• 我的订阅
  • 国内

“加减乘除”解纷法减少法院受案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4 02: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加减乘除”解纷法减少法院受案量

赤峰法院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 颜爱勇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法院受案数为18.3万件,2022年受案数减少3.8万件至14.5万件,2023年1月至9月,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再下降6.96%。

受案量实现“两连降”的秘诀何在?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深入赤峰法院采访了解到,近年来,赤峰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访无讼”转变,打造“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端口前移+多元解纷”诉源治理新模式,创新多元解纷“加减乘除”工作法,探索形成了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诉源治理“赤峰经验”,助力受案量连续下降。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赤峰市案件数量下降,我觉得诉源治理工作功不可没,把诉源治理工作做好了,农村矛盾纠纷就少了。”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党委副书记、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打造“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端口前移+多元解纷”诉源治理新模式,创新多元解纷“加减乘除”工作法,有效破解案多人少、基层矛盾易发多发等难题。此外,全市法院审执综合质效持续走在全区法院第一方阵。

赤峰市的做法是:人民法院、基层法庭与基层政法单位、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建联盟”,推动基层成立117个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凝聚解纷合力;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触角延伸的工作理念,在全市未设基层法庭的苏木乡镇设立29个“马背法庭·巡回审判点”,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共设立351个“法官便民工作站”,形成“法官便民全覆盖、纠纷解决无死角、司法服务零距离”解纷格局。与此同时,赤峰市出台《关于为赤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服务乡村振兴;在全市重点企业设立24个“法官驻企工作室”,依法妥善审结在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兴业集团、蒙都羊业破产重整案,盘活资产160亿余元;市中院领导多次到基层调研,找准矛盾纠纷易发点,出台《赤峰市法院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方案》,为基层化解纠纷提供指导;联合基层党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6万余次,协调解决涉农纠纷3.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80%。

实现“情理法”融通解纷

打“感情牌”,把“人情”说透。将传统“无讼”文化融入现代法治文明,既调“当下争”,更促“持久和”。常态化组织法官“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对基层易发多发案件就地审判、现场调解,坚持借助案例故事、传统习惯疏导和启发群众,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其中,林西县人民法院与街道共建“社区微法庭”,发挥“乡村话事人”“法律宣传人”作用,妥善化解社区邻里纠纷72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打“天理牌”,把道理说清。发挥“公道自在人心”道德评价作用,组织司法听证、联合接访,协商讲理、大家评理,促使无理纠纷回归理性轨道。深化家事审判机制改革,注重家训、家风、家教引领,运用离婚“冷静期”、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手段,引导当事人敞开心扉、消除误解。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选聘112名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会同妇联等部门在法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为未成年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打“法治牌”,把国法用足。一方面讲天理人情,一方面用法律作后盾。2022年,全市法院协同联动严厉打击“老赖”,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列入失信名单2165人次,限制高消费3.5万人次,使失信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在解纷主体上做“加法”。着力构建“法院+”联动解纷大格局,与市司法局、总工会共同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将各类非诉解纷力量引入法院开展多元调解。打造“四大调解平台”,在消费者调解平台方面,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市场监管局等联合开展消费纠纷诉源治理,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完善旅游、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打造行业解纷品牌。在劳动者调解平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调解平台方面,构建“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诉讼增量上做“减法”。扎实开展“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活动,建立一次性立案、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审理、一次性有效执行“四个一”机制,让老百姓办理诉讼服务事项“一次办好”“一地办好”。推进诉讼服务智能化,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自助立案终端、诉讼风险评估等信息化设备,设立24小时自助法院,完善诉讼服务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2022年,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7万件,调解成功率81.8%。

在纠纷化解上做“乘法”。激发诉源治理“乘数效应”,打造“多元调解+速裁快审”解纷模式,高效速裁快审案件4.9万件。对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制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办法》,确定对接主题,有针对性地征询听取代表、委员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调解案件。

在堵点痛点上做“除法”。对多元解纷运行机制不规范、服务不精准等问题,聚焦靶向,着力打通诉源治理“肠梗阻”。发挥基层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作用,依托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构建基层诉讼服务网络,前移司法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建立“无讼乡村”“无讼社区”机制,全市各旗县区法院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选取有条件的村、社区进行先行先试,打造诉源治理示范点,随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例如,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达来诺日法庭根据地广人稀区域特点,以特色法庭建设为抓手,在辖区设立10个“共享法庭”,将诉源治理分为前端、中端、末端三个阶段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2023年1月至9月,达来诺日法庭诉前调解并确认有效案件100件,诉前撤诉31件,诉前调解有效直接履行案件36件,指导人民调解前端解纷321件,受理案件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58件。

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巴彦塔拉法庭结合调解、庭审、座谈、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工作机制,一辆车、一枚国徽、一把法槌、一名法官和几名干警组成了巡回审判团队,轻装简行于田间地头,让巡回审判“接地气”,把法治宣传“送到家”。法庭还组建法律宣传小队,利用法庭开放日,邀请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开展观摩庭审、模拟法庭等活动,让村民直面庭审现场,切身感受法律的威严。今年上半年,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63件,受理案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60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0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诉源治理研究会成立大会暨赤峰市法院特色法庭建设助力诉源治理推进会在克什克腾旗召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法学会、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2023-10-15 06:30:00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自发布《关于简单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流程管理规定》,成立由5名员额法官组成的快审团队后,大力推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的审判
2023-02-17 06:25: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晨报近日,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法院海拉苏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包某驾驶机动车在道路行驶时因疏忽导致王某的马当场死亡。经王某
2023-01-17 08:27:00
...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经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检察院居间促和,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日前,监督申请人某美容会所负责人赵某表示:“没想到我这样的
2023-11-29 05:06: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晨报1月10日,受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的委托,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法院专职委员马占臣、办公室主任张建民对因公牺牲干警家属进行了慰问并送上春节祝福和慰问金。同时,也
2023-01-17 08:27:00
男子被控奸杀18岁姐妹判死缓,35年后终昭雪
...之身走出法院。12月20日上午,他早早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人民法院。过去的35年,周永刚有很多身份。他曾是难与妻子团圆的丈夫、无法尽孝的儿子、错过女儿童年的父亲。他
2023-12-27 10:25:00
玉龙故里,检花如玉
...里,检花如玉——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检察院赤峰市检察院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赤峰市检察院女干警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检察院现有检察人员1
2024-05-31 07:37:00
婚礼闹纠纷  法官巧化解
...刻之一。然而结婚仪式上音响设备故障无法播放声音,让赤峰市敖汉旗一对新人内心蒙上了一层阴霾。近日,经过办案法官的调解,敖汉旗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婚礼庆典服务合同而引发的纠纷
2023-04-18 04:46:00
...:能动履职为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民营企业合同诈骗案中,为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2022年12月30日,被害企业到赤峰市
2024-05-14 07: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