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在福山区“乡约端午”东厅乡村文化旅游节上,老官庄村用本地传统原料、传统技艺包粽子,让人惊叹失传多年的老味道——
“大黄米粽子又回来了!”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 通讯员 陈鸿源 孙成勇)“这才是真正的北方粽子!”“失传的老味道又回来了”6月6日,在胶东民俗里的“小端午节”来临之际,福山区东厅街道年度文旅盛宴——“乡约端午·2024东厅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老官庄村、东厅大樱桃市场和裕盛采摘园三个点位同时拉开帷幕。这个饱含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以“乡情、乡味、乡愁”为主题,通过“镜头里的东厅”“舌尖上的东厅”“乡愁里的东厅”三个板块,向客人们展示“端午乡约在东厅”的独特文旅体验。
定格乡情,“镜头里的东厅”舒展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
上午八点三十,“镜头里的东厅”在裕盛桑葚采摘园启动。来自烟台各地的20位摄影师按动快门,寻觅山脚下的古朴村落,拍摄辛勤劳作的农民,捕捉丰收里的灿烂笑容。
“这些生动而真实的画面,深刻记录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挥洒着人们对土地的那份深厚而淳朴的情感。”摄影来自福山区摄影协会的刘卫芳发出感慨。
“‘镜头里的东厅’是为集中展现东厅街道的淳朴风土人情、秀美自然风光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东厅街道党建办副主任陈俊飞告诉记者,这次邀请的20名摄影师,全程参与“乡约端午”乡村文化旅游节主题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烟台市樱桃大赛现场,他们用镜头捕捉樱桃的靓丽与甜美;在桑葚与大樱桃采摘园,他们用镜头记录丰收的喜悦;在老官庄村,他们用镜头定格了村民包粽子、非遗古琴表演的热闹场景,用自媒体传播东厅独特的端午习俗和乡风民情。
品味乡味,“舌尖上的东厅”奉上地道风味的文化盛宴
“今天我往广东市场发货一两千斤,端午节到来这几天,我们从果农手里收购的价格每斤涨了一块多。”在如火如荼的烟台樱桃大赛现场东边,来自栖霞的果贩老潘,正领着几位分拣作业的大姐忙得不亦乐乎。东厅大樱桃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端午节期间,市场每天的销售额也不低于30万斤。
陈俊飞告诉记者,“舌尖上的东厅”是“乡约端午”借力“烟台樱桃大赛”,向各地客商和本地消费者推介东厅的一个重要窗口。樱桃大赛在大樱桃市场举办,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蜂拥而至,交易量持续攀升。
“舌尖上的东厅”,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产业的盛会。“裕盛桑葚采摘园已接待游客3万人。”采摘园负责人高德兴说,预计今年进园采摘等收入可达50万元。
陈俊飞说,立足都市型农业精品定位,东厅街道近年来坚持“一村一品”做好“土特产”文章,靠“品牌经营”打造“红橙黄绿白蓝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得以快速培育,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大黄米包粽子,“乡愁里的东厅”传递山沟里民风民俗
下午三点,“乡愁里的东厅”特色活动拉开帷幕,烟台天立高级中学的学生们与东厅街道的青年志愿者,在老官庄村齐聚一堂,跟村里的奶奶、大妈学习有关胶东大黄米包粽子等本地端午节民间风俗知识,学习包粽子以及用浸泡粽子叶的开水煮鸡蛋等方面的技能,接过传统民俗文化新老传承的接力棒,传递这一代人的乡土情、乡愁心。
“现在,连我们北方都普及南方糯米粽子了,可历史上,胶东一带一直有用大黄米包粽子的传统。”老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史秀光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因为原料越来越少,在北方用大黄米包粽子的传统已经失传几十年了。为了让承载乡愁的老味道重新回到北方食客的餐桌,老官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从2020年在每年1000多亩的小米的基础上,将大黄米种植面积扩大到数百亩,为重振北方“传统粽子”提供了坚强后盾。
活动现场,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们手中的粽子,用村里自产的大黄米作为主料,加入红枣、花生等丰富馅料,每一个都充满了制作者的心意。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些手工制作的粽子在热气腾腾中被捞出铁锅,分发到村里47名8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现场的高中生和青年志愿者手中余下的粽子,也被在村里等候了一个下午的游客们“抢购”一空。来自威海的孔丽敏对记者说:“这粽子才正宗!老味道又回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