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贵州考察调研,从花茂村“红色之家”小院里的亲切交谈,到化屋村苗族乡亲家中的温暖关怀,再到肇兴侗寨里的深情勉励……习近平总书记步履所至,心系民生;言谈话语,饱含深情。“向总书记报告”系列微视频,将镜头对准那些曾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干部群众,通过他们的深情讲述和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新成效,回望温暖的记忆,感受沉甸甸的责任,展现澎湃的奋进力量。
“以前的花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美多了,有山有水有乡愁,别人来了都羡慕。”在自家的便利店,涂华琴乐呵呵地说。
2013年3月,涂华琴返回家乡,在村头开起了一间小小的便民店。那时的花茂村,道路是望不到头的泥泞,鸡鸭在泥水里扑腾。
涂华琴简陋的店面里,只有几十样商品,每月几千元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她的生计与期盼。2014年,农村信用社的便民服务代办点落户小店。从此,取款、转账、缴纳水电费、医保社保……这些曾让村民翻山越岭的麻烦事,在方寸柜台间迎刃而解。一年下来,她为乡亲们节省了十万余元奔波之累,小小的窗口,成了连接便利生活的温暖驿站。
真正的巨变始于那个令她终生铭记的时刻。“那是2015年6月16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从马路边下车,那种心情,真的激动!”回忆涌上心头,涂华琴的语气微微颤动。总书记缓步走进小店,亲切询问生意如何,关心村民都买些什么。
一晃十年过去了,花茂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尘土飞扬的村道铺上了青石板,杂乱泥泞的院落变成了白墙黛瓦的黔北民居,绿水青山间流淌着崭新的生机。涂华琴的小店,也从几十样商品的寒酸门面,变为琳琅满目的综合服务点。月销售额从几千元一路跃升到几万元,变化背后,是村民日渐鼓起的腰包,是“笑容更灿烂”的幸福写照。
站在店门前,涂华琴望着眼前如黛的青山、潺潺的流水、整洁的院落和游人如织的街巷,由衷感叹:“你看我们这个地方真的漂亮了!”从为生计奔波到为乡亲服务,涂华琴的脚步踏在故乡温热的土地上,她的柜台虽小,却稳稳托起了一份使命。
统筹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星 徐全莉
编辑谢佳杰
二审 彭玲
三审 成嘉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