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18: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公元219年,张绣之子张泉因魏讽谋反连坐被曹丕诛杀。临死前,他仰天长叹:“我父子落得这般下场,都是听了贾(诩)老贼之言!”

公元197年,宛城一战,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都死于张绣之手。虽然为了皇图霸业,曹操表现出容人之量,后来接纳了张绣父子。

可是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枭雄只是暂时隐忍罢了。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10年后,张绣跟随曹操征讨乌桓,在路途上被曹丕逼死。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22年后,已经掌控朝堂的曹丕直接以栽赃的形式,诛灭了张氏全族!

张泉临死前,为何会埋怨贾诩呢?这还要从张绣叔父骠骑将军张济说起。

张绣本是凉州豪族,因武艺高强,被叔父张济收到帐下。

公元192年,张绣以军功卓著官升建忠将军,获封宣威侯。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公元196年,张济率兵攻打荆州,为了抢粮与刘表交战,结果中箭而死。凉州军大败,张绣带领残兵投靠了刘表,被安置在宛城成为荆州北方藩屏。刘表此举的目的,就是防备劲敌曹操南下。

次年,曹操率大军南征,张绣见敌人势大只能率众投降。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宛城,对降将张绣更是瞧不起。加之其爱好独特,便一时脑热霸占了张济的妻子。

因知遇之恩,张济叔侄情同父子。这种奇耻大辱,使得张绣深恨曹操。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某天深夜,张绣趁曹军不备偷袭中军大营。曹操狼狈而逃,然而曹昂(长子)、曹安民(侄子)、大将典韦因掩护其逃跑全部战死。

公元198年3月,曹操亲领大军南征张绣,想要一雪前耻。在贾诩的谋划下,张绣再次大胜曹军。

公元199年,袁绍与曹操交恶,他派出使者招揽张绣。张绣本要同意,却被贾诩劝阻,理由有3点: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1、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大义在曹且名正言顺。

2、曹操势弱,袁绍强大,“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获得的收益更大。

3、袁绍目光短浅,不能容人;曹操志向高远,为天下大计,定会不计前嫌。

张绣听后,思虑良久,最终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请降。正如贾诩分析的那样,曹操隐忍杀子之仇,不仅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还与其结成了儿女亲家。

公元207年,在征讨乌桓的途中,张绣诡异身死,儿子张泉袭爵定侯。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关于张绣的死因,《魏略》有明确的记载:曹丕因大哥曹昂战死之事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呵斥张绣道:“杀我兄长,你还有何脸面苟活?”

长期的心理压力终于压垮了张绣的精神,为了家族的延续,也为了平息曹家人心中的怒火,张绣只能自杀。

此后,张泉一直谨小慎微,本分苟活。12年后,谁也想不到曹丕的怒火并没有熄灭,借魏讽谋反牵连张泉,狠下杀手诛灭了张氏一族。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

对于张泉是否参与谋反之事,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史料中,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魏讽谋反案牵连甚广,王粲之子、刘廙之弟先后被诛杀,相国钟繇还因此被免职。

当时,曹操身在汉中,主持审理此案的人正是曹丕。

史书记载“坐死者数十人”,王粲早死,虽然刘廙依法连坐死罪,但是在曹操的直接干预下,刘廙得以免罪。可见张泉之死,确实是曹氏父子想法一致的结果。

张绣和张泉父子先后死于曹丕之手,可以说,贾诩当初力劝张绣降曹有很大的原因。这才引出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张泉死前对贾诩的怨念如此深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2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
一、曹操厌恶曹丕其实,曹操在5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兵败赤壁之后,那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便相当于“死”了。不再以“一统天下”为人生奋斗目标,转而开始眼睛向内,努
2023-06-08 10:40:00
三国中曹操厌恶曹丕与抢甄宓无关,贾诩一语道破真相
...喜欢的一个人就是长子曹昂,其次就是曹植和曹冲,至于曹丕排在第几位不清楚,但肯定是“老末”。甚至于可以说,曹操对这个二儿子非常不喜欢,曹植、曹冲做一些好事,曹操还会夸赞两句,可
2023-06-13 19:37:00
...投降,而被关羽杀死,9月,魏王国都城邺城发生叛乱,曹丕斩杀了以魏讽为首的叛乱者,并连坐数千人。12月,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的东吴名将吕蒙病逝。219年去世的人还有孙权的堂弟孙皎
2024-07-22 20:35:00
夺嫡之争:曹丕曹植的权力游戏与智慧对决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其中,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就是一条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结局大家都知道,曹丕击败曹植,顺利上位。但是,曹丕没有放弃对弟弟的打压,这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023-09-09 16:07:00
...次归顺曹操。贾诩也顺理成章成为曹操的谋士,他还暗助曹丕夺取世子之位,使其胜出。那么他这样一个斩杀曹操爱子、侄儿及爱将,还卷入储君之争的谋士,为何还能得到善终呢?没有像杨修一样
2024-06-02 20:08:00
...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昂的故事。公元217年,曹丕战胜竞争对手曹植,被曹操立为世子;公元220年初,曹操病逝,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公元220年冬,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
2024-05-22 07:07:00
曹丕并非曹操最优秀的儿子,为何他能当皇帝
...争。相信大家都学过一首诗《七步诗》,这首诗正是描述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夺嫡之争。曹操家族中并不缺人才,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被后世称为建安“三曹”,这三人的文学造诣在历史上占
2023-06-25 17:29:00
正史中,曹冲是曹丕害死的吗?
曹丕(公元187年-公元226年6月29日),即魏文帝(220年-226年在位),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与其父曹操
2023-01-07 16:57:00
曹操对将才钟爱有加,对妻妾儿女怎么样?
...5个。但其中大多数早亡(包括那位称象的神童曹冲),只有曹丕、曹彰、曹植三个儿子最著名。这么多妻妾、子女,该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家庭。曹操本人雅性节俭,自称“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
2022-12-17 12: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