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即将在宁上演
演员胡晓龙以“金刚”之躯守护千年敦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
6月7日至8日,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将在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体育馆上演。在该剧中,演员胡晓龙饰演守护敦煌的“金刚”一角。
“刚接到这个角色时,我是充满着敬畏之心的。‘金刚’是力量的化身,更是洞窟与壁画永恒的守护意志的凝聚。”胡晓龙表示,在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中,他都能感受到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温度与力量。
“金刚”的故事,是“一曲穿越时空的守护者之歌”,他诞生于古代工匠们对信仰的极致虔诚和对艺术不朽的渴望。当时间流转至风雨飘摇的近代,面对外国探险家的觊觎,“金刚”内心的痛苦与愤怒达到了顶点。他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守卫者,更是莫高窟精神价值和文化尊严的化身。他的挣扎与战斗,深刻隐喻着敦煌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劫难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将敦煌莫高窟第206窟彩塑“金刚”造像转化为舞台上充满生命力的立体人物,是胡晓龙面临的首要挑战。“我试图赋予‘金刚’一种‘大地般深沉’与‘烈火般刚烈’并存的气质。”胡晓龙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观众相信,这尊‘金刚’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憎的。在我迷茫的时候是田沁鑫导演‘点醒’了我,她告诉我,‘金刚’的形象若要鲜活,便不能塑造成传统认知中‘威严’的形象,这样便与观众拉开了距离,‘金刚’应当是平易近人的、憨厚的。”为此,他从彩塑“金刚”造像面部线条中揣摩金刚应有的气韵与动势,同时赋予这座穿越千年的“文物”以青年人的幽默和憨态可掬。
当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与历史名城南京相遇,“金刚”将用极具雕塑感的肢体语言和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张燃共同开启一场横跨万里、穿越百年的奇幻之旅。千年敦煌的“召唤”,宛如从古老洞窟中传来的回响,点“燃”中式美学的极致浪漫。
谈及那些在黄沙大漠中默默奉献的敦煌守护者,胡晓龙的神情充满由衷的敬意:“每一次站在舞台上演绎‘金刚’,都让我更深刻地触摸到莫高窟的心跳。我想对一代代敦煌守护者们说,你们才是真正的‘人间金刚’!是你们在无边的孤寂与漫长的时光里,用一生的坚守,抵挡了岁月的风沙与世俗的喧嚣,让千年艺术得以呼吸、延续。舞台上的‘金刚’因你们而有了灵魂,我们短暂的演绎,只为向你们永恒的守护致敬!”
当被问及剧中哪个瞬间让胡晓龙“受到了召唤”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是常书鸿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写的《愿为敦煌燃此生》这本书。常书鸿先生听到了敦煌古老文化的召唤,他决定去研究以及保护它,使得非常多的敦煌文化得以留存下来。常书鸿先生的事迹和书籍留给后辈无限的精神力量,也包括我。”
胡晓龙感慨地说:“敦煌那些来自千年之前的艺术瑰宝并不只是壁画和雕像,更是一种精神和力量。这让我深信,敦煌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之美及其守护精神,拥有穿越地域与时空的力量,深深根植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