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观察家】
◎小 柯
近日,北京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自印假期刊,制作山寨检索截图,供人发表论文,每篇论文收取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版面费;4年时间发论文10多万篇,牟利1800多万元。
在很多单位,发表论文是获评职称的前提。有需求就有市场,在网上搜索“论文发表”等关键词,很容易搜到一堆做这方面生意的中介,从写作到刊发,“一条龙服务”。代发机构形形色色,有的拿钱不办事,有的造假期刊来糊弄事主。2021年就有案例:事主掏钱后,拿到了一本一百多页的、封面和版式看上去像是建筑专业期刊的印刷物。当事主拿着去评职称,才被指出期刊是假的,还遭到了单位的处分。造假期刊的人,充分利用事主一般不愿意声张的心理,疯狂作案,冒充杂志的种类包含建筑、医学、科技等多方面。
代发的论文大多用于评职称,但其中有多少论文值得一看?寻找中介解决论文的很多从业者根本就没有撰写论文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学术素质。实际上,评职称只看论文发表与否,是一道简单粗暴的门槛;对论文质量的忽视,不仅裹挟一些期刊为创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催生了论文买卖、假期刊产业链。
北京假期刊案折射出,当前人才评价体系还需要更精细的质量控制机制。要从根上铲除灰色论文市场,就必须在加强惩处力度的同时,不断改进人才评价体系,使之更科学、更细化、更全面。或许不是所有行业评职称发论文都是必要的,但必须发论文的,应当严格把好论文质量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