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楚天评】东湖评论:“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25 12:09:0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当冬季的寒风吹拂荆楚大地,武汉市黄陂区甘露山文创城的国际滑雪场率先热闹起来,这座以冰雪综合体为核心的文创城的盛大开业,不仅为这座城市的冬季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为华中地区冰雪运动的发展铺设了一条崭新的跑道。而即将到来的湖北恩施“知音湖北・南国冰雪季”主题活动,更是预示着湖北冰雪文旅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湖北,这片位于中原腹地的热土,虽冬日短暂且寒意不及北方,但其冰雪文旅的热度却如熊熊烈火,燃烧得炽烈。在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蓝图下,湖北抢抓机遇,破冰前行,积极践行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国家战略。甘露山文创城国际滑雪场的惊艳亮相,不仅打破了传统冰雪运动的地域桎梏,更是对冰雪运动普及的一次勇敢探索。凭借其宏大的规模设计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它向全国乃至世界递出了一张张闪耀着湖北特色的冰雪文旅名片,极大地丰富了华中地区冰雪旅游的产品供给,吸引着大量本地及周边省份的游客纷至沓来。

湖北冰雪文旅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是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恩施的冰雪季活动也不仅仅是冰雪运动和赏雪项目的简单堆砌,而是融入大量当地民族文化元素,举办冰雪音乐节、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畅享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入领略恩施独特的民族风情,实现从“滑雪游”到“文化游”的华丽转身。随着这些冰雪项目与活动的持续推进,湖北的冰雪文旅产业将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冰雪装备制造到冰雪赛事运营,从旅游服务配套到冰雪文化传播,各个环节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全国冰雪文旅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然而,与北方传统的冰雪旅游胜地相比,湖北的冰雪资源在规模和质量上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湖北冰雪文旅产业若要谋求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取长补短,进而达成快速“出圈”之效。那么,究竟何种冰雪运动方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目光,赢得市场的由衷青睐呢?毋庸置疑,单纯的冰雪运动项目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在“冰雪+”上深耕细作、精研巧思,方能不断提升冰雪运动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在科技与数字化的浪潮下,湖北冰雪文旅迎来了新的机遇。各地不妨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借助 AR、VR 等技术,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冰雪文旅体验。比如在冰雪场馆内设置 VR 体验区,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荆楚大地的历史变迁与冰雪文化故事;或者利用 AR 技术,让游客在欣赏冰雕时,通过手机扫描就能获取相关文物或文化元素的详细介绍与动画演示,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

同时,湖北应持续深挖冰雪文旅资源的价值与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巧妙结合。开发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冰雪旅游线路,串联起湖北各地的冰雪景点与历史文化遗迹,让游客在旅途中既能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刺激,又能深入探寻荆楚文化的奥秘。此外,加强与旅游企业、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高品质的冰雪文旅活动与产品,提升湖北冰雪文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此外,湖北还可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与北方冰雪旅游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共享资源、经验与市场。例如,与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建立旅游合作联盟,共同开发冰雪旅游线路产品,互推客源市场。通过这种跨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湖北冰雪文旅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荆楚大地,山水灵秀,人文荟萃。湖北冰雪文旅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迎着冰雪与文旅交融共进的时代长风,精心雕琢每一处冰雪景观,用心讲述每一段文化故事,在银装素裹中铸就湖北文旅的不朽传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方泽琦(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3年暑期全省旅游市场相关数据。根据统计,今年7月、8月,全省共接待游客16932.38万人次
2023-09-07 16:37:00
近日,2023秘境巴东森林半程马拉松在华中凉都湖北巴东·野三关绿葱坡旅游度假区举行,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12名国际友人及全国各地5000名选手激情开跑,开启秘
2023-08-29 11:46:00
...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江夏区被誉为“楚天首县”,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创新百强、投资竞争力百强、幸福百强、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5个全国百强区,夺得城市吸引力指数
2023-11-02 17:50:00
“漫步新洲、相约花朝”,3月16日至29日,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花朝节活动盛大举行。花朝节期间,“花神”巡游、摆摊赶集、民俗展演,20万市民游客共赴新洲花朝节,演绎了一曲现
2024-04-03 09:33:00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特别是年轻人。近3年,老河口实施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工程(简称“两回两带”工程),共吸引1378人返乡创业,其中“80后”“90后”占一
2023-11-07 14:52:00
9月16日,第十四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将在宜昌城区拉开帷幕。期间,《上善长江》音舞诗画文化惠民演出、昭君文化旅游节、清江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长江钢琴音乐节等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轮番
2023-09-11 18:15:00
近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定》,擘画了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2024-08-29 10:17:00
...心技术攻关的“卡脖子”难题,对青年人才则通过“博聚楚天”等项目扩大基数、夯实后备力量,每年新进站博士后超2000人,并明确40岁以下人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比例不低于50%,加速
2025-04-01 17:38:00
...己的文化共鸣,让“知音故里”的城市气质愈发鲜明。“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是艺术季是城市发展的文化引擎。辛弃疾笔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辽阔意境,恰如武
2025-09-12 17: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