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乳腺癌传统治疗手段如何焕发新活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22 16:5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民健康开展“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系列肿瘤防治科普,邀请金山茶花计划专家做客人民好医生,围绕肿瘤防治进行系列科普,助力形成加强肿瘤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诊疗模式已从“一刀切”转向“量体裁衣”的精准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昕在“人民好医生”科普直播中讲到,乳腺癌确诊后第一时间明确分子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而术后辅助治疗的规范性和长期随访监测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

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的"导航仪"

直播中江泽飞说到,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分类而治”时代,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如同肿瘤的“基因身份证”,直接决定治疗路径的选择。同样是2-3厘米的肿瘤,不同类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差异显著:

激素受体阳性型(占比约70%),首选内分泌治疗,部分患者需联合靶向药物。术后需持续5-10年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雌激素活性防止复发。HER2阳性型(占比约20%),需采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近年来双靶向治疗显著改善预后。三阴性型(占比约10%),以化疗和免疫治疗为主,新兴的抗体偶联药物为晚期患者带来希望。同时,治疗过程中还需动态监测分型变化,如复发灶与原发灶可能存在分型差异,需重新活检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复发风险:多因素决定,全程管理是关键

“手术只是抗癌长征的第一步。”王昕在直播中说,即使完成治疗,患者仍需终身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5年后每年复查,重点关注骨、肝、肺等常见转移部位。目前液体活检等新技术可提前6-12个月预警复发迹象,为早期干预赢得时间。

术后复发风险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是肿瘤生物学特性,三阴性及HER2阳性型早期复发风险较高;其次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4个或肿瘤>5厘米属高危;最后是治疗是否规范,未完成标准辅助治疗者复发率增加2-3倍。

内分泌治疗:持久战中的生存密码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面对长达5-10年的内分泌治疗,王昕用“战后清扫”比喻其重要性:“手术切除肉眼可见肿瘤,但体内可能残留百万级亚临床癌细胞。”

临床数据显示,5年内分泌治疗降低50%复发风险;高危患者延长至10年可再降15%风险;新型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使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突破5年。尽管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专家强调"两害相权取其轻":通过补钙、运动等管理措施,90%患者可坚持完成治疗。

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无限可能

随着分子检测技术进步,乳腺癌分类已细化至数十种亚型。江泽飞教授说:“未来的乳腺癌治疗将不再依赖‘经验医学’,而是基于每位患者的分子特征、免疫状态和动态监测数据,制定真正个性化的方案。”随着基因编辑、mRNA疫苗、双特异性抗体等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有望成为首个实现“精准治愈”的实体瘤之一。

专家最后寄语患者:“乳腺癌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保持乐观,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通过分子分型指导的精准治疗策略,结合全程管理理念,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逐步实现从“治愈疾病”到“守护生命质量”的跨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岩松:从传统到创新,共筑乳腺健康防线
...为重要。近日,针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传统治疗手段及新型治疗方法,记者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三病区主任医师刘岩松主任。刘岩松主任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系
2025-04-05 22:04:00
七成乳腺癌患者将因“分型治疗”提升疗效
...在快速升高。“和我们刚参加工作那时比,如今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丰富很多,疗效也获得很大提升。但治疗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2023-10-09 05:51:00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要安全也要美丽
...间,难道只能做无奈的单选题?外科手术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在不能保乳治疗的情况下,传统乳腺癌手术往往会进行乳房重建或修复,但难免会在乳房表面留下较大疤痕,这成了爱美的女性患
2023-08-31 10:52:00
...转移。由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当前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同时,由于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及副作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亟须创新治疗手段。随着肿瘤免疫治疗
2022-12-16 11:20:00
“分子导弹”带来肿瘤个性化治疗曙光
...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化疗等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是通过无差别杀死所有细胞来进行治疗的。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导致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体内的正常细胞和
2024-02-16 05:43:00
...,意味着有远端转移,手术无法根治,通常不会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汤女士做了手术,并进行了淋巴结清扫,庄时利和据此猜测,她可能说的是BI-RADS分级里面的5类结节,这是乳腺癌筛
2024-08-07 20:14:00
侯新丽:乳腺癌“慢病时代”需注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转自:人民网“随着乳腺癌综合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治疗进入了‘慢病时代’,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更加关注患者生存质量。”近日,陕西汉中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2023-06-06 08:37:00
以爱之名,恒久守护 | 2025「恒爱」乳腺癌患者关爱活动,点亮身心康复之路
...乳腺癌诊疗从早期依赖进口药物、临床以化疗方案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时期,到如今中国原研创新药物不断涌现,为中国乳腺癌患者带来对标国际水平的“中国方案”。乳腺癌外科治疗也从传统的乳房
2025-06-17 10:07:00
从结节到乳腺癌,乳房经历了什么?滨医附院贾中明建议防癌要趁早
...,首先要明确诊断。在滨医附院乳腺中心可以采取综合的治疗手段,通过穿刺、病理,来确诊乳腺癌。如果是乳腺癌,我们要进一步把乳腺癌进行分型。明确类型后采取相对针对、个体化的性的治疗
2024-04-16 15: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高济健康以专业赛事驱动服务全面升级 重塑医药零售行业价值
近日,高济健康“2025年高济特慢病专业服务菁英峰会暨‘唐林杯’技能大赛”在南京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国精英药师的赛事,不仅是高济健康药师团队专业服务能力与特慢病管理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9-13 11:14:00
30天稳固定植肠道!共生源常宁宁益生菌守护随时在线
吃益生菌就像给肠道“施肥”,可要是菌株不对、活性不够,再贵也是白搭。最近,不少市民在挑选益生菌时犯了难。好消息是,随着本土国际化上市集团共生源研发的常宁宁益生菌固体饮料上市
2025-09-12 10:54:00
黛安蒂护肤品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品牌证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50岁以上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50+熟龄肌护肤市场正逐渐成为护肤行业的新蓝海。50岁以上人群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可达30岁时的2
2025-09-12 10:57:00
北纬41°的黄金馈赠,籽香坊用一瓶油撬动健康新纪元
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北纬41°的苍穹之下,蕴藏着一片被自然眷顾的黄金种植带。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高原气候
2025-09-12 11:33:00
持续疲劳休息难缓解?警惕血糖异常!中医智慧教你科学调理
最近总是感觉疲惫,休息过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持续的疲劳感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除了睡眠不足、工作压力等因素后
2025-09-12 11:35:00
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2025-09-12 14:52:00
尊师助老 情暖银龄——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举行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值此教师节与敬老情谊交融之际,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以“致敬教师节、调研医养基地、书画志愿服务”三项活动为抓手
2025-09-12 14:53:00
东城中医医院刘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刘轩: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五行针灸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
2025-09-12 15:1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
2025-09-12 15:55:00
体检查出肝内钙化灶?这一陈旧性病灶,多与4大因素有关
钙化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由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引发的现象,也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等)可识别的典型征象。肝内钙化灶亦是如此——在超声或 CT 图像上
2025-09-12 17:19:00
从“救心”到“强心”:冠心病介入专家详解PCI术后康复全攻略
当胸痛来袭,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堵塞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大家常说的“放支架”,是挽救心肌、恢复血流的关键手段
2025-09-12 17:19:00
太和夜话 | 耳内疱疹引发半月剧痛,太和微创射频术助老人脱困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在傍晚,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华灯初上,夜幕轻垂。当您结束一天的忙碌,正享受这份傍晚的安宁时
2025-09-12 17:41:00
刺身下肚,小心病“虫”口入——解码肝吸虫的隐秘江湖
薄如蝉翼的刺身(即鱼生、生鱼片),佐以鲜香蘸料,撩动无数食客味蕾。可就在这极致鲜美的背后,却潜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健康威胁——肝吸虫感染
2025-09-12 17:52:00
“子宫掉下来”是咋回事?
“下面掉出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走路磨得疼,坐着不得劲,太受罪了。”76岁的张奶奶(化名)讲到困扰自己的难言之隐,不禁哽咽
2025-09-12 18:27:00
“安利你一朵小红花”公益行动启动 杨子姗呼吁关注乡村儿童卫生与成长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中国儿童发展重点正从物质保障转向精神培育。这一转变不仅关系个体成长,更影响社会公平与人口质量。为缩小城乡儿童发展差距
2025-09-12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