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岩松:从传统到创新,共筑乳腺健康防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05 22:04:00 来源:鲁网

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岩松:从传统到创新,共筑乳腺健康防线

在中国,乳腺癌是发病率排在第1位、死亡率排在第5位的肿瘤。在乳腺癌这一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前,科学的探索与防治策略的不断革新显得尤为重要。近日,针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传统治疗手段及新型治疗方法,记者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三病区主任医师刘岩松主任。刘岩松主任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系统介绍了乳腺癌防治各类医学知识及最新进展,提升了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与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女性健康的坚固防线。

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岩松:从传统到创新,共筑乳腺健康防线

一、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探析

刘岩松告诉记者,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均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方面,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基因有很多种,目前研究最成功的是BRCA1/BRCA2基因突变:约5%-10%的乳腺癌与遗传相关,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女性终身患癌风险高达70%。总体讲基因还是通过下游通路等交互网络机制增加风险家族史方面,(母亲、姐妹)患乳腺癌,风险增加2-3倍;若亲属在年轻(<40岁)时发病,风险更高。

激素因素,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初潮早(<12岁)或绝经晚(>55岁)导致雌激素暴露时间延长。未哺乳或未生育的女性风险略高。

此外还有外源性激素,激素替代疗法(HRT):长期使用雌激素的绝经后治疗(>5年)可能增加风险。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10年)可能轻微升高风险。药物方面,某些治疗胃病、高血压的药物可以影响泌乳素的分泌,间接影响雌激素。

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方面,肥胖与代谢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绝经后肥胖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脂类代谢异常,雌激素增加);高血糖、胰岛素应用可能增加肿瘤生长的风险。每日摄入酒精≥15克(约1杯酒)风险增加10%-15%(酒精可能提高雌激素水平)。缺乏运动特别是久坐不动与乳腺癌风险正相关,运动可降低雌激素水平。 辐射暴露,例如青春期或年轻时接受胸部放疗史显著增加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前病变也是乳腺癌影响因素之一。乳腺导管或小叶非典型增生(ADH/ALH)的女性风险为普通人群的4-5倍。多发的导管乳头状瘤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

除此之外,环境污染物因素,如长期接触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如双酚A、有机氯农药)可能与乳腺癌相关。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内分泌环境。

刘岩松告诉记者,有些保护性因素也可预付乳腺癌的发生。首先是母乳喂养:每哺乳12个月,风险降低约4%-5%。其次是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风险。最后是要注重健康饮食:富含膳食纤维、低脂低糖、Omega-3脂肪酸的饮食可能有保护作用。

二、乳腺癌的发病特点概览

乳腺癌以其隐匿性高、进展迅速的特点,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刘岩松指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特点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病率逐年上升,城乡差异显著

刘岩松表示,总体来说,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均增长约3%-4%,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城市地区。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乳腺癌常年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去年才降为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城市发病率是农村的2倍以上,可能与城市女性生活节奏快、肥胖率上升等因素相关。

发病年龄年轻化

高峰年龄早于西方: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发年龄为45-55岁,比欧美国家(55-65岁)早约10年。约10%-15%的患者确诊时年龄低于40岁(西方为5%)。

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中国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占比约60%,而西方国家以绝经后为主(约70%)。

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特点

激素受体阳性为主:约60%-70%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ER/PR+),与西方国家相似,HER2阳性比例高于西方(约25%-30%,西方约15%-20%)。三阴性乳腺癌(TNBC)比例略低:占比约15%-20%(西方约10%-15%),但年轻患者中TNBC比例较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危险因素的特殊性

生育与哺乳模式:中国女性初产年龄推迟(平均27-30岁)、生育次数减少、母乳喂养率下降(城市尤其明显)是重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BRCA1/2突变携带者比例较低(约5%-10%,西方约10%-15%),但年轻患者中遗传易感性相对显著。

其他因素:肥胖、缺乏运动、激素替代治疗使用增加(尤其在更年期女性中)等。

筛查与早诊率低

筛查覆盖率不足:中国适龄女性(40-69岁)乳腺筛查覆盖率低,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中国I期占比约20%,美国约50%)。目前这种状态正在改善

公众认知不足:对乳腺自检和定期体检的重视程度较低,部分患者因“忌讳就医”或者未能规范诊疗,导致延误。

生存率逐步提高,但仍有差距

刘岩松告诉记者现在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从2000年的约73%升至2020年的83%(美国约90%),和新的治疗手段可及性增强有关,但晚期患者生存率的改善仍不理想。乳腺癌的治疗规范性存在差异,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规范治疗的可及性仍有提升空间。

刘岩松认为,在乳腺癌的防控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母乳喂养等)对降低发病率至关重要。加强年轻女性筛查意识、推广农村地区早诊早治、优化规范化治疗。

三、综合治疗手段及其利弊

关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刘岩松告诉记者,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治疗手段的个性化方案,旨在提高疗效、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的治疗手段存在着各自优势和不良反应,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治疗

保乳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保留乳房外观。

全乳切除术:切除整个乳房,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灶性病变。

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优势

- 直接切除病灶,明确病理分期和分子分型。局部治疗的首选

不良反应

- 局部损伤造成疼痛、感染、出血。

- 腋窝清扫后可能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活动受限。

- 乳房缺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

2. 放射治疗(放疗)

- 术后辅助放疗(尤其保乳手术后)或姑息性放疗。

优势

- 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率。

- 对骨转移等晚期患者可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

-短期:照射区皮肤红斑、疼痛、破损。

- 长期:心肺损伤(左侧乳腺癌需注意心脏保护)、肋骨骨折风险,罕见继发恶性肿瘤。

3. 化学治疗(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药敏试验改善治疗效果)或术后辅助化疗,晚期缓解化疗。

优势- 杀灭全身性潜在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 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保乳手术可行性。根据治疗反应筛选不敏感人群指导进一步治疗。

不良反应

- 骨髓抑制(贫血、感染风险)、恶心呕吐、脱发。

- 蒽环类有心脏毒性,紫杉类可能导致神经病变。

- 长期风险:继发白血病、不孕(与年龄相关)。

4. 内分泌治疗

适用人群:激素受体阳性(ER/PR+)患者。

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阻断雌激素作用, 发挥治疗乳腺癌的作用

优势

- 服用方便,长期使用(5-10年)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对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其他治疗手段

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增厚、血栓风险、潮热。

-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血脂异常。

更年期症状加重(如盗汗、情绪波动)。

5. 靶向治疗适用人群:

- 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ADC药物(如T-DM1)。

- CDK4/6抑制剂(如哌柏西利):用于HR+/HER2-晚期患者。

优势

- 精准攻击肿瘤细胞,显著改善HER2+患者预后。

- CDK4/6抑制剂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

不良反应

-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需定期监测心功能)。

- ADC药物: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炎。

- CDK4/6抑制剂: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

6. 免疫治疗

适用人群:PD-L1高表达或特定亚型(如三阴性乳腺癌)。

-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

优势

- 激活免疫系统,可能产生良好疗效。

- 主要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

不良反应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肺炎、结肠炎、甲状腺功能异常。

-7. 中医中药及其他支持治疗

- 中药调理、针灸、营养支持等。

优势

- 缓解治疗不良反应(如疲劳、恶心),改善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综合治疗的核心原则

1. 多学科协作(MDT):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共同制定方案。

2. 个体化选择:根据分子分型(Luminal A/B、HER2+、三阴性)、分期、年龄及患者意愿调整。

3. 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如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局部控制,或靶向治疗减少化疗需求。

刘岩松特别提醒,各类治疗手段的不良反应可通过预防性用药(如止吐药)、康复训练(淋巴水肿管理)及定期随访有效控制。患者需密切与医疗团队沟通,预防缓解不良反应,优化治疗体验。

四、乳腺癌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刘岩松强调,乳腺癌治疗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基因诊断、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有独特的优势,正逐步改变着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多学科协作(MDT)与全程管理

-整合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心理支持等:根据患者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方案,关注患者身心康复。

- 生存者全程管理计划:长期监测不良反应,心血管健康、骨密度及心理状态,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优势:确保治疗系统化,兼顾疗效与生活品质。

2. 精准诊断,达到多基因检测层面

-多基因检测工具:指导早期HR+患者是否需要化疗,避免过度治疗。晚期患者寻找更多治疗靶点

-循环肿瘤DNA(ctDNA)监测:通过液体活检实时监控微小残留病灶(MRD),早期预警复发。

优势:精准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治疗不良反应,优化治疗决策

3. 手术与放疗,局部治疗更加精准微创,改善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减少手术的创伤,保留了女性的形体美,减少后续的心理压力,改善预后。

- 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清扫**:减少淋巴水肿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精准放疗:精准定位肿瘤,保护心脏和肺组织(尤其左侧乳腺癌)。

整形修复手术:提高了患者的形体美,将不可切除变为可切除的手术

4. 靶向治疗的突破**

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抗体和药物的偶联,如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有效,突破了传统HER2阳性/阴性的二分法,显著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

基因改构药物:如马吉妥昔单抗(Margetuximab)对耐药患者有效,联合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基因下游通路抑制剂:针对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的特定基因突变(如PIK3CA),提高耐药性患者的疗效。

优势: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

2. 免疫治疗的崛起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联合化疗,成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显著提升病理完全缓解率(pCR)。

个体化肿瘤疫苗:基于肿瘤新抗原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有望激活特异性免疫应答。

优势:对传统治疗反应差的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选择,降低复发风险。

5. 内分泌治疗的优化**

- CDK4/6抑制剂:联合传统内分泌治疗成为HR+/HER2-改变了早期晚期患者方案

SERD类药物**(如Elacestrant):针对ESR1突变患者,克服传统内分泌治疗耐药。

优势: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生存期,口服用药便捷。

6. 新辅助治疗的推广

-术前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手术创伤,部分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预示长期生存获益。治疗不敏感的提供改变治疗方案的依据

-适应性治疗策略:根据新辅助治疗反应动态调整术后方案。

优势:缩小手术范围,为高危患者提供治愈机会。

关于乳腺癌治疗的未来方向与挑战,刘岩松表示,ADC药物的迭代如靶向TROP-2的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未来将会扩展三阴性乳腺癌适应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也将进一步发展,如通过影像组学和病理组学预测治疗反应。同时,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将进一步探索耐药机制及联合用药策略(如靶向+免疫)。

最后,刘岩松认为未来乳腺癌的治疗将向四个方向发展。更精准,基于分子分型的治疗减少“一刀切”;更有效‘’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更人性化,保乳、保腋窝、口服靶向药提升生活质量;更早干预,新辅助治疗和ctDNA监测推动早诊早治。这些进展使乳腺癌逐渐向“慢性病管理”模式转变,但个体差异仍需结合临床指南和患者具体情况决策。

面对乳腺癌这一挑战,科学的认知、及时的筛查与合理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刘岩松主任的权威解读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乳腺癌的复杂面貌,更指明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全方位防治路径。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乳腺癌的防治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王 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到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5台高难度手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与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开启全面深化合作,3月8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镜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
2024-03-11 16:57:00
枣庄市抗癌协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办
...院余之刚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长平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岩松教授、山东省立三院张金庆教授等省内外权威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们围绕“乳腺癌保乳手术进展”“乳腺肿瘤MDT(多学科
2025-07-04 19:54:00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桂林市中医院
2024-08-20 14:38:00
山东省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专家吴国君到菏泽市立医院坐诊
...博10月18日,走进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与甲状腺外科门诊,山东省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吴国君正在为患者检查病情,而这天也是吴国君首次在菏泽市立医院坐诊。当日上午门诊结束后
2023-10-19 17:42:00
李简、赖春晓、李建国、王琪将到日照市中医医院开展诊疗工作!
...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肿瘤内分泌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山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乳腺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中国
2024-05-23 16:02:00
“乳此关爱”乳腺癌精准治疗沙龙圆满落幕
...下午,“乳此关爱”—-乳腺癌精准治疗沙龙在济南君心肿瘤医院顺利举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杨秋安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汪延明教授,山东省肿瘤
2023-12-20 11:45:00
程文元、李建国两位专家将到日照市中医医院开展诊疗工作
...将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带到日照日照市中医医院特邀请天津肿瘤医院头颈科专家程文元 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著名乳腺外科专家李建国
2024-04-24 12:22:00
青大附院乳腺专家李建国教授,本周六来日照!
...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肿瘤内分泌治疗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山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分会 常务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乳腺健康管理分会 委员
2024-03-08 15:09:00
颈部无痕,美丽无忧——山东省中医院乳甲外科腔镜甲状腺手术重塑患者生命尊严
...得关注的是,约48%的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年龄低于45岁。”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孙子渊的这番话,揭开了当代年轻群体面临的健康隐忧。在诊室外,刚做完检查确诊为良性的孙女士
2025-08-20 17: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十大高口碑护肝片终极排名,Livereliv肝细胞修复效率第一
加班熬夜时你是不是也在一杯又一杯地喝咖啡,明明早就已经精疲力尽,可是到了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这并不是小问题,根据相应的数据显示
2025-09-05 12:27:00
2025药品安全周首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医美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安全的提示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中,注射类产品因创伤小
2025-09-05 12:28:00
防慢病,治未病,主动健康才是硬道理
近日,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研究指出,早发糖尿病群体(即40岁以下确诊者)的疾病发展轨迹与中老年患者显著不同
2025-09-05 12:29:00
贝锐蒲公英:云端一键部署,加速医疗手术视频跨地域协同
在医疗行业迈向数字化的进程中,多模态数据协同应用与远程协作正成为大势所趋,有力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与普及。不少医院已着手打造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
2025-09-05 12:29:00
昆明太医堂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全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昆明太医堂医院是由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审批成立的正规医院,按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具备合法的医疗执业资质。昆明太医堂医院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
2025-09-05 12:30:00
温差偷袭易感冒,白露养生有妙方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将至,昼夜温差在这一节气达到一年中的巅峰。中午还觉得热意不减,而早晚却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
2025-09-05 12:30:00
为什么大健康品牌都在抢报「健观产品创新榜」?
大健康品牌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产品创新力十足,却缺权威认证难获市场信任?渠道拓展四处碰壁,优质产品困于 “酒香也怕巷子深”
2025-09-05 14:14:00
埋线、微创、全切,哪种双眼皮术式更适合你?厦门美莱眼整形享福利补贴
在追求精致容颜的今天,双眼皮手术已成为医美领域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然而,面对埋线、微创、全切三种主流术式,许多求美者陷入选择困境
2025-09-05 14:16:00
前沿生物全产业链筑底,小沿易贴差异化领跑疼痛管理市场
在远红外治疗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一款产品要想脱颖而出,既需强大的企业背书,更需过硬的品质。前沿生物药业作为深耕医药领域的上市企业
2025-09-05 14:17:00
淋巴瘤免疫化疗 5 大不适:患者自查与就医要点
适用对象: 正在或即将接受免疫化疗的淋巴瘤患者与家属使用说明: 本文为健康宣教材料,不替代医生面诊与个体化处置。出现“红旗信号”请立即就医
2025-09-05 16:40:00
常见恶性肿瘤早识早检
适用对象:公众、体检人群及肿瘤高危家庭成员使用说明:本内容用于健康教育,不替代医生面诊与个体化诊疗。一、肺癌:久咳与“反复肺炎”要提高警惕早期线索
2025-09-05 16:41:00
告别 “诊断难、转诊累”!烟台奇山医院MDT门诊“一站式”破解复杂感染难题
感染性疾病的复杂性,常让患者陷入“诊断难、治疗难、转诊累”的困境。尤其是疑难感染病例,因涉及病原体识别、多器官功能评估
2025-09-05 16:46:00
90%跑者用错骨痛灵酊!怎么贴?贴多久?正确贴敷30分钟,关节骨痛消得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穿上跑鞋,在城市与赛道上尽情奔跑,当跑步后的膝关节疼痛从偶尔不适变为持续困扰,甚至让你考虑放弃跑步时
2025-09-05 17:13:00
家恩德运遗传中心:守护宝宝健康从科学预防出生缺陷开始
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北京家恩德运医院再次聚焦残疾预防这一健康基石。残疾预防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而科学备孕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起始篇章
2025-09-05 17:15: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韦荣常:三个村医,三代人 一个甲子,一件事
“第一天晚上和寨老们吃饭时,他们说,荣常啊,你回来吧。你给我们大家看病,积大功德啊。你可能本来活65岁的,神仙能让你活75岁呢
2025-09-05 1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