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健康“医”点通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可防可控 请记住这些知识
陈子源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艾滋病是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一般感染HIV后,会经过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在进入艾滋病期前,患者多无临床症状,且持续7至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所以很多HIV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进入艾滋病期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直至死亡。
李侗曾指出,HIV不会通过普通的社交接触、空气、水源、食物、马桶或游泳池传播,其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具体来说,感染HIV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皮肤或黏膜上的伤口;带有HIV的体液交换;有足够的数量和浓度的HIV病毒。
“目前,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也无有效疫苗,但艾滋病可控可防。如果发生了易感染HIV的行为,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高度重视。”李侗曾强调,发生危险行为后72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遵从医嘱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李侗曾提示,检测是确定个人是否感染HIV的唯一方式,应主动到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或医疗机构寻求艾滋病检测服务,确定感染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或线下药店购买HIV自检试剂,自己在家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检结果呈阳性,仍需到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测。
“检测诊断感染了HIV,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医疗建议和监测免疫系统功能可以帮助患者延缓或避免进展到艾滋病阶段。”李侗曾强调,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及时获取关于艾滋病的准确信息,学会自我防护,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艾滋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