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刘天放
近日,北京八十中学的课程创新引起了大家关注。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排柿子树,每到柿子成熟的时候,常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问题,比如柿子的种子在哪个部位、柿子不熟的时候为什么是涩的、如何去除涩味等。
而后,学校就地“取材”,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开发了综合实践课程——“柿柿如意”,其中涉及美术、语文、生物、地理等几个门类的学科。比如,劳动课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绘出美丽的柿子图,语文课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等。课程创新是根据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做出的探索,生物、地理被列为了考核科目。没有中考分数的压力,教师自然有更多精力设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有些学校、家长、学生过于强调智育,分数第一、分数计较、提前学习等导致过度教育等倾向。一些学校和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学校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育人观。
从劳动课上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上绘出美丽的柿子图,到语文课上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学习制作“果丹皮”“果脯”等,“一排柿子树变五门课”,让学生从表象认识到动手实践,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习更加有趣、实用。
打造育人新平台,就像“一排柿子树变五门课”这样,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使育人方式和内容更丰富,成效更显著。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依托课程创新,教师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创新形式,做出有益探索,多些不一样的新方法才能助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