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9月1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实施
看看你买的茶叶包装“瘦身”了吗
●本报记者 梁梦婷
茶叶分装至小巧精致的瓶罐,再放进包装精美的礼盒,体积、重量翻了好几倍,售卖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过去,过度包装的“天价茶叶”在茶叶售卖市场屡见不鲜。
今年9月1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茶叶包装层数、外包装体积以及茶叶礼盒内部空隙率等作出了强制性限定。那么,新国标实施后,我市茶叶包装瘦身情况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高性价比产品受青睐
茶叶,作为许多市民的生活必备品,购茶、泡茶、品茶……已经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在走访过程中,有市民表示比较喜欢在实体店购买茶叶,看得见、闻得着,质量更放心;也有市民表示喜欢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茶叶,价格相较于线下实体门店更低,更加实惠。纵使购买习惯有所不同,但均反映出了当下消费者的一致购茶理念: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更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以前买茶叶时,首先关注的就是外包装,只有包装足够精致,才会想拿起来仔细看看产地、规格等相关信息。”在三元区东新六路一家茶叶售卖门店,市民刘建兴正在选购心仪的茶叶,相较于之前重颜值的选购标准,现在的他则更看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和性价比。“有些茶叶礼盒看着高大上,打开一看,实际上只装了两小罐茶叶,占礼盒总体积的比例都不到一半,简直是资源浪费。”说话间,他拿起一款包装简约,盒内茶包排列满当的大红袍,准备结账。
和刘建兴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家住上河城小区的市民吴先生。有着20多年茶龄的他,是一名十足的老茶客,不管是在家中休息还是在单位工作,先泡上一壶好茶是他的必备功课。他告诉记者,同一类茶叶因产地、品级等不同,价格浮动大是正常现象,但若是为了看似昂贵的包装礼盒花费高价购买,实属不明智的选择。
在走访的多家茶叶店中,记者看到,在售的茶叶产品包装主要以陶瓷、铝制等罐装为主,一些茶饼则使用纸张、细麻绳、塑料套膜等相对简易的包装。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精简包装的茶叶产品价格较低,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在售茶叶包装大“瘦身”
包装空隙率要合规、包装层数不应超过4层、包装成本除以商品售价应小于等于20%、包装内的茶叶和茶具组合不属于综合商品……茶叶包装迎来了专属“瘦身标准”后,线下各类茶叶售卖门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9月18日,记者走进三元区一家大型超市,茶叶货架上在售产品包装相对简朴,未发现多品类混装情况,包装层数也基本控制在4层以内,符合新国标规定。记者随机挑选一款净含量为250g的明前龙井茶礼盒进行测试,根据标准,250g的茶叶空隙率应小于等于30%,最大包装尺寸应控制在4643cm^3。记者对这款礼盒的外包装进行粗略测量,尺寸约为长30cm、宽15cm、高10cm,引入计算公式计算后,总包装尺寸为4500cm^3,符合新国标规定。
同天下午,记者在某家武夷岩茶售卖店看到,货架和冰柜里摆放着各类茶叶,大多为纸质、铁罐及礼盒包装,产品价格在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店内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在新国标实施前已经下架了所有不符合标准的礼盒,完成了超标包装产品的回收和整改工作,目前店内在售产品都符合新国标要求。
9月初,永安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整治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检查行动,发现10家茶叶经销商在售茶叶包装不符合包装标准;大田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茶叶经营户20余户,现场对不符合包装要求的茶叶进行下架处理……早在今年4月,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等6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防范和避免茶叶生产环节及茶叶销售环节过度包装。
“新国标的实施,顺应了推进绿色文明消费的主流共识。”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秘书长叶林生表示,许多茶叶礼盒难以二次利用,往往容易被废弃为生活垃圾,新国标实施后,对于规范引领茶叶行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获得更优质的购茶体验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辨别过度包装?
新国标的实施,引导越来越多消费者自觉向过度包装说“不”,但在茶叶产品实际销售过程中,仍有部分不了解新规情况的商家,在礼盒包装、空隙率、产品混装等方面,存在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在一家礼品售卖店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近期店内销量最好的一款中秋礼品套盒,里面除了一块广式蛋黄莲蓉月饼,还有一盒茶叶、一套陶瓷茶具和一只藤编杯垫。当记者询问,这样组合售卖是否违反新国标关于包装内食品与非食品类产品不能组合成综合商品的规定,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新规情况。
面对不合规产品混入销售市场的情况,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更好地辨别茶叶过度包装问题?
首先要看茶叶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其次要问清茶叶外包装层数,按照规定茶叶包装不能超过4层,需注意的是,敞口手提袋、固定内装物或包装物半托、袋泡茶内膜袋和生产工序中使用的与茶叶直接接触的包装滤纸或棉纸不算在外包装层数里;再者可计算空隙率((外包装总体积-13×茶叶总净含量)÷外包装总体积×100%),例如茶叶包装内所有单件的净含量均大于1g且小于等于5g,其包装空隙率应小于等于70%,若销售包装层数仅为一层则无须计算空隙率。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呼吁广大消费者,选购茶叶时不看包装看质量,拒绝过度包装,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铺张浪费,如发现茶叶明显过度包装现象,及时拨打12315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