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察言观色”发现信号
了解孩子情绪问题的根源
六年级学生小轩(化名)这学期因成绩下滑,时常感到焦虑不安,变得不爱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自卑和厌学的情绪。小轩不愿和家人交流,小轩妈妈十分着急:“平时工作忙,确实没太多时间关注到孩子的情绪。但也没见他遇到什么具体事情,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本期《你问我答》邀请汉阳区德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杨丽帆,与家长分享如何识别孩子情绪、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的方法。
■ 识别孩子的情绪
小学生情绪问题的识别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涉及对孩子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
首先,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绪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孩子的面部表情往往能够直接反映他们的情绪状态。例如,当孩子眉头紧锁、嘴角下垂时,可能表示他们感到难过或沮丧;而当他们眉开眼笑、嘴角上扬时,则可能表示他们感到开心或愉悦。
其次,倾听和观察孩子的言语也是识别情绪问题的关键。孩子的言辞往往能够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当孩子表达出消极、沮丧或愤怒等情绪时,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并尝试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观察孩子的语速、音量和语调等也能为我们提供关于他们情绪状态的线索。
此外,注意孩子的身体语言也是识别情绪问题的重要方面。孩子的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等都能反映出他们的情绪状态。例如,当孩子低头垂肩、躲避眼神交流时,可能表示他们感到自卑或害怕;而当他们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时,则可能表示他们感到兴奋或开心。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情绪问题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发生变化。例如,孩子可能突然变得暴躁易怒、攻击性强,或者变得退缩、胆小、不愿与人交流。这些行为变化都可能是情绪问题的信号。
在识别小学生情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持续存在或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或治疗帮助,通过更系统和专业的方法来评估和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 情绪管理小贴士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在我的心理健康课程中会向学生介绍情绪转移、积极思考、宣泄、升华、自控等调控情绪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使用“生气汤”“我会好好说话”等绘本故事教会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
在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创设产生积极情绪的情境,如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尤其要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往往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的是失败,很少有成就感,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在课堂中,我会让他们有当“主角”的感觉,能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我会在课堂提问中使用具体的、肯定的评价,表达对其进步的肯定,都能从心理上暗示他们“我能行、我很棒”,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学会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比如,当你感到生气时,可以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发脾气。这样可以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也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平静下来。借助表达情绪的固定语句,例如:“刚刚你______让我感觉到_______,我现在有一些_______,你能________,可以吗?”这样的语句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表达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支配,去情绪化的表达。
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来放松心情,有些人则喜欢运动来释放压力。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尝试几种方法,看看哪种最适合。我会用到初步正念的方法——假如我是一棵树的活动。告诉孩子:准备姿势,舒服地站着,脚趾向前,收腹。肩膀平静地放平。根据引导词:“现在站直,身体呈一条直线。这有助于你的身体自然运动。我们来种下树根。现在你可以放心地动了,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牢牢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举起胳膊。现在,风开始轻轻地吹,使树叶在微风中飘荡……”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平静下来,并且感受被大地支撑的力量,从而获得宁静和内在的生命力。
最后,引导孩子多和身边的人沟通。当他们感到困惑或不开心时,可以找好朋友、家人或老师聊聊,他们会给自己提供支持和建议,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情绪。以上这些方法家长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尝试。
杨丽帆,汉阳区德才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个体辅导案例400小时,团体辅导90小时,获湖北省学习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论文一等奖。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