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院停满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新疆这家农户“真豪”!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30 16: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农机越来越多、机型越来越大、马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仓库”的变化,印证着兵团农机发展的步伐。截至去年底,兵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5%,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地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

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正值春耕时节,高大的拖拉机带动着六行播种机作业。一台农机一天就能播完几百亩地,机械化农业取代了曾经的“人拉爬犁”。

从普通农用拖拉机、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到巨大的联合收割机、番茄采收机,还有一排排播种机、施肥机、植保无人机……记者来到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的小院,只见铁皮棚下停满了各式农机。

杨发英家农机的变化,印证着这些年兵团农机发展的步伐。截至去年底,兵团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47万台、采棉机3574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5%。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地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

小院停满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新疆这家农户“真豪”!

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棉机。

李华北 摄

小院停满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新疆这家农户“真豪”!

杨发英家停放的拖拉机。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 摄

农机户杨发英“农机丰富了,服务半径也更大”

2004年,杨发英和丈夫李爱波下定决心,要借钱买台大拖拉机。两口子跟父亲李润说完这事,就被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老人好强了一辈子,没欠过债。他担心我们欠债还不上。但我们分析了当时农户发展急需农机的情况,‘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怕错过这个机会。”杨发英说,两口子手头没有多少钱,而当时能买到的铁牛—600型号拖拉机,一台要5.38万元。

在小院的铁皮棚下,杨发英看着这台如今已锈迹斑斑的老拖拉机,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背上不少外债,才买回这台拖拉机,还有播种机、打埂机、中耕机等配套机具。”

机器刚运回来,农场的种植户们就抢着租用,杨发英两口子根本忙不过来。“打一米田埂1角钱,播种一亩13元。春耕时节,早晨6点下地,要一直忙到夜里12点。”杨发英说,那一年赶上了农业机械化的春风,两口子挣到了钱。

“以前种地,地里几十号人都忙不过来,干得还慢。有了拖拉机,一人开着在前面播种,两个人跟在后面查漏补缺,种植户一亩地能省一半多工钱。”杨发英说。

第二年,两口子买下了家里第二台大中型拖拉机。这一年,兵团得到国家农机补贴资金350万元。

2014年后,靠着国家农机补贴的政策支持,杨发英几乎每年会购入新的大拖拉机、采棉机、番茄采收机……她家的铁皮棚下,农机越来越多、机型越来越大、马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广。

拿出厚厚一摞登记证书,杨发英告诉记者:从2004年购买第一台大中型拖拉机到现在,家里一共有23台拖拉机、2台番茄采收机、8台采棉机,以及多台播种机、打药机、施肥机等。

“农机丰富了,服务半径也更大。一开始只能干5公里内的活儿,后来延伸到周边的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甚至还去过五六百公里外的塔城地区等更远的地方。”杨发英说,这两天,丈夫李爱波正驾驶农机在和田地区策勒县提供服务。返乡年轻人李威良“学一些新东西、试一些新路子”

小院停满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新疆这家农户“真豪”!

李威良在田间操作无人机。

张元新 摄

麦苗青青,李威良站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1999年出生的他,从小没干过农活,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又在上海找了份不错的工作。2019年底,他对比了两边的收入和发展前景,和母亲杨发英反复商量后,决定回到老家务农。

“回来是好事,将来怎么干农业,该他们年轻人拿主意了。”杨发英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自己这辈人在挑选、使用一些智能农机时,已经有些吃力。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能吃二两土。”刚回去时,李威良要学要干的有很多,“跟机子、扛管子、播种子,晚上拿出手机一看,一天步数能有好几万。”拖拉机、收割机、采棉机……家里五花八门的农机,他也要逐个学着用。

回老家的第一个春耕季结束后,原本肤色白皙的李威良就被晒得黝黑。除了学习家里已有的农机,他还琢磨着要“学一些新东西、试一些新路子”。“我发现无人机挺火,就买来做植保。一路试错摸索,已经用到第五台,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谈起自己走过的弯路,李威良虽有点不好意思,但仍然满怀信心,“我还在招聘飞手做无人机施肥、打药,现在市场好得很。”

在农场,和李威良一样返乡务农的年轻人已经有50多人,大家时常联系、互相支持。“我们这批年轻人最常交流的,就是农机发展的信息。”李威良说。

农业服务人员李斌“国产化、智能化成为兵团农机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农场一处大田边上,李斌一边跟农户拉家常,一边询问今年的播种情况。

李斌是共青团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014年以来,农场的农机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今,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从75台增长到170台,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农机已经有36台。农机马力数的增长,让很多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兵团农作物的质量水平也在提升。”已经从事16年农机工作的李斌,对相关情况了如指掌。

“国产化、智能化成为兵团农机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李斌说。

“比如,杨发英家以前的农机,很多是进口货,现在他们可以买到高性价比的国产高端采棉机、大型拖拉机等。”李斌介绍,共青团农场农业机械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五家渠市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棉机,一台约有10万个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3%。兵团企业生产的农机畅销20多个省份,还销往国际市场。

智能化应用更体现在兵团农机发展的方方面面。李斌说:“农场农户购买的播种机、收割机应用北斗导航系统,能进行无人驾驶作业;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智能滴灌、远程监管;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备、无人机飞防等也实现应用。”

据介绍,过去10年,兵团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当前,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将进一步完善,激发企业研发生产高端先进农机具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小院停满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新疆这家农户“真豪”!

刊于《人民日报》2024.4.29 第6版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

本期统筹:卢涛、娄霄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整体长势较好,秋粮丰收在望。在河南商丘柘城县,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为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商丘市共调动1200多台植保无人机,相比传统的人工喷洒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2023-09-18 01:19:00
“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
...心把家里的农活操持起来。他学习技术、考证和购买植保无人机,解决了劳动力、时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是,我觉得现在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王凌说。王凌准备
2024-08-23 21:59:00
农机“套餐”服务让农户“坐地生金”
...黔南日报都匀农机“套餐”服务让农户“坐地生金”植保无人机在施肥插秧机在田间作业 杨小友拖拉机开进田间地头耕地、打田;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播种;植保无人机飞上天空施肥……春夏
2024-05-28 15:57:00
...“左转、直飞、停留、右转、降落……”一台大疆T50植保无人机,10多亩地的农药喷洒作业,仅用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如今在大连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城东村,这种“科技范儿”十足的作业场
2024-05-16 05:21:00
湖北天门:无人机飞防队助力留守妇女增收致富
...从事植保行业的蒋明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植保无人机,并将其引入进行推广。随后,她组建了有十台植保无人机和十名飞手的无人机植保飞防团队。2019年,在妇联的支持下,她的团
2023-03-07 20:26:00
从三个账本看春耕春管新变化
...始在村里陆续流转了700亩农田,在他的种植基地内,植保无人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镇压机等设备有序摆放。为了便于计算各种成本,黄树强养成了记账的习惯。翻阅他的账本,记者看到购
2024-04-18 15:49:00
长顺:无人机飞防植保 为12万亩油菜丰收护航
...”关键时期,长顺县农业农村局正在广顺镇马路社区开展无人机智能设备“飞防”作业,精准施肥,全力保障油菜生长、农户增收。操作员正在注水。组装无人机、现场配药、起飞喷药,在操作员熟
2024-12-19 10:16:00
农机显身手 “描画”好年景
...间地头,成为农民的好帮手。耕地机犁地、插秧机插秧、无人机除虫害、收割机割稻......如今,从耕到种,从管到收,越来越多的现代农机设备在玉林沃野间大显身手。近年来,玉林将创建
2023-11-24 16:23:00
浙江县域观察:乡贤启智 科技赋农 绘就乡村共富图
...体化生产。机械化收割稻谷。 庆元县委统战部 供图植保无人机可用在田间喷洒农药防虫管护,大马力旋耕机可开沟、耕地,稻谷收割机可机械化收割稻谷……如今,举水乡农耕生产逐渐机械化,
2023-10-18 18: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