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3 21: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海潮镇王氏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王凌看着自家水稻丰产,开心地合不拢嘴。

2022年底,王凌放弃打工回了家,决心把家里的农活操持起来。他学习技术、考证和购买植保无人机,解决了劳动力、时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是,我觉得现在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王凌说。

“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

王凌准备操控植保无人机干农活。杨理摄

因为父亲遇到“难题”

他放弃打工返乡务农

22岁的王凌,是海潮镇红合村最年轻也是第一个“植保机飞手”。去年,他在成都锦江区慧飞天府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四川天府分校)参加培训后,拿到了《植保无人机操作证》,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植保机飞手”。

作为年轻人,王凌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要比老一辈“强”一些。父亲有了自购植保无人机的想法后,就由他去“落地实施”。培训学校是他自己通过网上查询后找到的,联系培训、参加学习、考证等一气呵成。家里这台型号为大疆T60的植保无人机,也是王凌花费6万元买来的,型号、功能、质量都经过精挑细选。这些事情,父亲一个人几乎办不到。

王凌说,自己读书不在行,进社会的时间比较早,也曾很“冲闯”。前几年,他跟着海潮镇本地的木工师傅学技术,后来跟着师傅去了新疆、江苏、云南、贵州和山东打工,跑过好多地方,对外面的世界并不陌生。然而,王凌感觉到自己虽然不“社恐”,却不太喜欢跟太多陌生人打交道。

2022年之前,王凌的父亲王定均一直独自在家务农,那年,父亲提到一件事:家里的杂交水稻田需要施肥、施药,但自己越来越老了,有些吃不消。偶然间听说外地有人用大型无人机操作农活,可以省去繁重的劳动力。

父亲到处打听询问,最终从成都租用了一台植保无人机,请了操作员到自家田地里作业,一番体验下来,父亲连声说“高科技就是好”。但经常租用有些不划算,而且距离远,时间也要提前预约,很是麻烦。

父亲这么一说,王凌当即有了自己的想法,2022年底,他放弃打工回了家,决心把家里的农活操持起来。

植保机更适合年轻人操作

他说返乡后悠闲又充实

回家后的王凌,一刻也没闲着,率先落实的就是学习技术、考证和购买植保无人机,先把父亲忧心的事情解决了。

2023年开始,王凌操控植保无人机帮父亲务农。植保无人机用处很大,通过正确操作,可以完成施药、施肥、授粉扬花等农活。更重要的是,家里有了植保无人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时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王定均说,2022年前,家里160亩稻田都是靠人力干活,人手不够,他就请人,比如扬花授粉,他要抬着6米长的杆子去“抖动”开放后的稻花,抢时间的状况下,完全不能歇气,但这样的授粉方式不算最好,如果用植保无人机授粉会更均匀。打药的话,120亩的土地,10个人要连续干两天,而植保无人机在1个半小时内飞几圈就完成了,所以,人工和机械操作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回家后可以睡懒觉。”王定均说,儿子王凌回家后整个人都放松了,压力不像原来那么大,最明显的就是可以睡懒觉。

王凌说,父亲也可以学着飞植保无人机和考证,但就驾驶技术和熟练度来说,还是年轻人更合适,比如从安全角度考虑,遇到障碍物等紧急情况时需作出反应,年轻人应该比老一辈更胜一筹。现在,父子之间常为生活日常拌嘴,但两人都感觉很幸福。

儿子回家后,父亲又有了干劲,他申请成立了“海潮镇王氏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接下来想把家里的种植稻田再扩大,先增加到300亩。

“现在,海潮镇应该还有七八个人考了证,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王凌说,返乡务农后他感觉很充实,家里的农活不在话下,除了操作植保无人机,下田插秧、收种自己都会。镇上有农户需要,他也会拿着植保无人机去帮忙,甚至还在宜宾兴文县接了不少单,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最重要的是,他仔细算下来,现在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

王凌说,飞植保无人机、干农活,以及农户的需要,给自己带来了成就感。稻田的收获也让人欣喜,关键是家里人还能互相照顾。

“赚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有满满成就感”

王凌一直盯着显示屏,观察作业过程。杨理摄

海潮还有不少年轻人

也选择了返乡务农

如今在海潮镇上,返乡务农的年轻人不止王凌一位。镇上的泸县绿植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位“90后”去年也选择返乡务农,在4个“80后”的带动下学习农技知识和技巧,也正在进行植保无人机的培训和考证。该专业合作社现在拥有3台宽度1.8米左右、载重120斤左右的植保无人机,还有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用机械设备,都是交给年轻人操作。

“他们中,有的人以前在成都打工,有的从事教师行业,甚至还有高级职称,但都选择回了家乡,因为他们心里都有家乡情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洪丰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想法有了变化,他们也想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以前,用的都是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农户很是辛苦,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镇上几个人开始研究外地先进的机械化耕作方式,一边学一边干,一边购买机械,才渐渐有了现在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操控农用机械的技术也更灵活,这些都被农户们看好。

“我们操作植保无人机帮农户们扬花授粉,每天至少要完成400亩的农田耕作。”23岁的武思豪直言,感觉自己比当初想象的还能吃苦,因为得到了农户们的肯定,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

“喜欢机械类的东西,上手快,算是我们年轻人的特长,而且植保无人机前景还可以。”22岁的赵武艺也是抱着对农业机械的喜爱加入了专业合作社,他说,现在专业合作社的无人机已经“飞到了”镇外,去了合江还有纳溪,远点还去了隆昌。

在海潮镇,选择返乡务工和创业的年轻人都说,待在家里的感觉很好,守着亲人和农田,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自己充满干劲儿。(彭茜、杨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岛故事丨即墨小伙玩转无人机“飞防”,一上午作业300亩
...的新技术去改变老一辈的传统耕作方式,这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王锴铖说。如今,这支由20余名青年组成的“智慧飞防队”,服务范围已覆盖即墨、平度、莱西三区市的70余个村庄
2025-07-28 17:47:00
这群学生体验“农人”生活,在希望的田野耕耘未来
...到成片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排满稻田,感受到栽秧插禾的成就感。增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臧鹏程在致辞时表示,增城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坚持“五育
2023-04-22 21:49:00
新职业·新观察丨让更多农民享受数字红利——探访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展示平台,实用的农信产品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成就感更高。从农业大国跃向农业强国,需要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有志青年投身农村。无论是被晒得黝黑的一线种粮大户、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2022-12-24 16:48:00
爱“折腾”的老黄
...1台旋耕机。”老黄说,“折腾”了十多年,他总算有点成就感。“现在,从育秧开始,到种植、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病虫防治用无人机喷雾,收割后又有专业设备烘干。种田还是有大作为的。”
2023-02-17 02:23:00
大讲堂一路奔跑在希望的田野
...我们汇聚了一群年轻力量,为种植户提供植保服务,很有成就感。”从在外漂泊到回乡创业,李益洲在开“飞机”上找到了做农业的第一抹甜。2017年,李益洲回到新洲区三店街道份子村,成立
2023-12-30 04:27:00
新职业 新动能(网上中国)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工作更有趣,也更容易体会到成就感。”济南科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白坤鹏说。凭借数字化管理师的“副业”,彭龙成为全国闻名的“低代码乡村教师
2022-12-21 04:42:00
80后“飞手”,日施肥600亩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赵永菁(右)正在操控农用无人机。 顾俊摄使用农用无人机,效率提高30倍80后“飞手”,日施肥600亩本报讯(记者 顾俊 通讯员 司东伟)伴随着阵阵“嗡嗡”声,一
2024-02-23 01:01:00
新疆:新农民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员跟着他都挣到了钱。“看到大家挣钱,我也开心,很有成就感。”赵宏远说。新农民是这样的——他们有学识、有担当,返回家乡,扎根生养的土地,深耕农业。2016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2023-09-25 10:36:00
...一方面要完成这些挑战,追求更高的产量,就会有更大的成就感跟满足感。如今,在江苏海安,像刘林这样的“农二代”已经越来越多,他们正从已有的47个数字农场种植经验出发,辐射带动全市
2024-04-15 00: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烟台市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指导
2025-11-12 19:36:00
王正谱在沧州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11月11日至12日
2025-11-12 19:45:00
11月12日从小店区教育局获悉,刘家堡乡洛阳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烹饪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烟火气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与魅力
2025-11-12 19:47:00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国防教育演讲比赛
鲁网11月12日讯为厚植少年儿童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强国必有我”的远大理想,11月12日,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以“童心向国防
2025-11-12 16:32:00
鲁网11月12日讯平邑县郑城镇作为著名的"药材之乡",近年来依托金银花、山楂、党参等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2025-11-12 16:32:00
徐家楼街道宅子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续工 补齐民生道路短板
鲁网11月12日讯“以前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终于要修了,以后出门可方便多了!”看着施工队进场划线、清理路面
2025-11-12 16:32:00
大皖新闻讯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怎样提升,产业培育有哪些创新举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安徽工业如何绿色低碳转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样发展壮大……在11月12日上午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2 16:33: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拉近邻里情谊,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联合九歌梆子剧团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2025-11-12 16:34: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师生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竞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学院财经系教师郝天齐
2025-11-12 16:34:00
雨污分流“小切口” 托起万家庄村“大幸福”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的街头巷尾多了一道道忙碌的施工身影,挖掘机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网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近日,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组织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入开展排查矛盾纠纷与普法宣传工作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这张‘食品经营许可简易续证’的明白纸,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生意一忙,真容易忘了证照到期这回事。”在青岛市崂山区海信·财智谷食百味美食城
2025-11-12 16:35:00
信阳:委员下沉网格 居民幸福满格丨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争论不休的“飞线充电”难题,到引进第三方公司新建11处充电桩;从搭建政企平台,到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信阳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5-11-12 16:35:00
全会精神“声”入人心 泰安高新区石灰官庄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0日,石灰官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思践悟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共建社区”主题宣讲活动,用“接地气
2025-11-12 16:36: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在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8日,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在日照落幕。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组建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
2025-11-12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