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近日,大鹅某位雇佣军集团领导人突然意外身亡,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将领临阵领盒饭,出师未捷身先死,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当李牧的死讯传来时,赵人反响不一,有人愤恨,有人庆幸,有人不安,也有人惋惜。从朝堂到市井,人们都热切地讨论着:李牧究竟是不是反贼?他又死于谁人之手?

兵凶战危之时,国之干城身死功灭,这对赵国意味着什么?对天下大势又意味着什么?

或许李牧命运复杂,或许他曾犯过错,但他也曾率领赵军将士浴血奋战,重创秦军。他的死,对时局影响深远。或许更多的事正在酝酿之中……

李牧,秦灭赵战争中的关键人物。面对秦国发起的灭国之战。李牧曾屡次击败王翦,拱卫赵国7年之久。如果照此态势打下去,很可能会瓦解秦军攻势,并导致秦国统一战争就此终结。

可李牧最终功败垂成,死在了火线上。

李牧死,赵国亡;赵国亡,六国灭。

关于李牧的死因,有人说是功高盖主,有人说是拥兵自重,也有人说是陷入内部纠纷。可这些问题在王翦身上同样也存在过,但人家却能够功成身退,片叶不沾身。

同样出色的将领,结局却截然不同。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其所面对的内外环境问题。

事实证明,当面对强敌时,绝不可高估其道德底线。

李牧和数十万赵军将士浴血奋战,花费多年构筑起钢铁长城。可秦国利用已有矛盾,仅花点小钱,就收买了郭开、春平君、赵悼倡后等人,轻易将李牧和他的防线撕得粉粹。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名将李牧统一六国战争,极有可能被李牧终结

假如穿越回战国末年的赵国,你会发现形势有多危急:

经过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多次消耗,赵国已元气大伤,军队规模大不如前。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元前231年,赵国代地遭遇了地震,之后赵国全境发生旱灾,罕见的大饥荒也随之而来。当时民谣唱到:“赵人哭,秦人笑。如不相信,请看地里长不长苗。”

此时,赵国国力已经接近油尽灯枯。

秦军本想乘虚而入,一举轻松将赵国灭亡。可偏偏赵国有李牧。只要李牧在,秦军死活就赢不了。

并且,按照当时战况,秦统一六国战争,还极有可能会被李牧终结。

一、李牧多次重创秦军

李牧有多无敌?他已然给秦军造成了心理阴影。

1、宜安之战

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率军由上党往东,攻占了赵国的赤丽、宜安两城,向邯郸挺进。

秦王嬴政对这一仗寄予厚望,特意跑到黄河以南地区去督阵。

赵王迁急调李牧带着驻守代地的边军南下迎战秦军。

这一战,李牧以逸待劳,率不足20万赵军,彻底歼灭了30万秦军,桓齮仅率少数亲兵突出重围。

这次大捷后,李牧因功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2、番吾之战

公元前232年,不甘心失败的嬴政再度发兵40万进攻赵国。

这次秦军两路大军分别从南北两面发起攻击。南路军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途经太原,沿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李牧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采取“先北后南”的战略,先给番吾秦军以沉重的打击,接着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而后,李牧立即挥师南进,锐不可当。漳河沿岸及上党等地的秦军纷纷撤退,不敢应战,赵军最终击溃秦军。

强大的秦军,竟然在李牧的反击下,由攻势转为守势。

番吾之战中秦军战败的消息传来,秦王政极为震惊,急召文武近臣商议对策。王翦由此被派往秦赵战场救火。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赵军战斗力爆表

二、李牧逆袭打败王翦、杨端和

公元前231年赵国的大灾,让秦人看到了希望。

于是嬴政派出了最顶尖的将军:王翦和杨端和。

这场战国名将的对决,可谓是空前绝后。王翦和杨端和的兵力之和约30万左右,李牧兵力在15万左右。秦军人数是赵军的两倍。

秦军攻势十分致命,搞不好会让赵国首尾难顾:

王翦先是率领20万秦军从井陉突破,自北向南攻打邯郸,一路平推。然后由杨端和率8万秦军由南向北进攻。

如果赵军主力迎战王翦,那么杨端和就可以迅速接近邯郸并发起攻城,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赵军主力在邯郸附近与杨端和交战并被拖住,那王翦大军就能顺利南下与杨端和军会师,把邯郸围起来。

这两路,哪路都不好惹。杨端和,多次进攻魏国和赵国,还不知道输字怎么写。而王翦更是战国四大名将,武力值逆天。

而赵国呢,只有一个李牧。

此次防守战由此达到了地狱难度。

可李牧从容不迫地应对:

他让副将司马尚带兵到邯郸南边,凭借漳水和赵国南长城构筑起防线。而自己则率主力北上迎战王翦。

李牧的战斗力果然彪悍,一到战场就将王翦打了个大败。

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战国策·秦策五》)

从这段记述中可得知一个信息:李牧当时身处北面战场,肯定是击败了王翦。而赵王还专门接见并敬酒,可见这场胜利战果空前,意义非同寻常。

而在南边邯郸城外,司马尚按照李牧所交代,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这让杨端和没法发挥出自身水平,只能望城兴叹。

北边大胜,南边固若金汤。照这种形势来看,李牧应该又一次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赵军已经隐隐有了获胜的趋势。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王翦鸭梨山大

三、秦国的统一战争,极有可能被李牧终结

秦军其实对围攻邯郸有心理阴影。

一旦秦进攻邯郸失败,会有几种可能:1、秦国被赵国击退;2、秦国久攻不下,被赵国请来援兵击退。3、秦国久攻不下,被魏楚等国偷袭。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发动邯郸之战时,就碰到了援赵的诸侯联军,秦军惨败。秦国不得不在随后二十多年里转为守势。

嬴政这次伐赵若再失败,将导致秦国转攻为守,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到那时,秦国的运气可能就不会那么好了:

嬴政死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19年后。

嬴政死后,如果胡亥继位,秦国别说统一六国,估计自身安全都难以保障。

那么,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很有可能止步于赵国。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秦始皇的野望李牧的“原罪”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完美无缺。特别是那些天才,在某一领域可以登峰造极,但在其他领域可能连常人都比不过。所以对人才,不可苛求完美,所谓“用人如器,各取其长”就是这个道理。

李牧同样如此。虽然他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却有着太多的缺点甚至污点。

一、有个在秦国当太傅的爹

李氏先祖李兑,参与了逼死赵武灵王的沙丘之变,后来曾任赵国相国。

李兑的儿子李跻,生了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在赵国做官,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

此后,李氏家族便花开两朵,分别在秦赵两国发展壮大。

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长子李崇,任陇西守,封南郑公,定居秦国。尤其值得注意的便是四子李玑,他曾任秦国太子太傅。而李玑的二儿子便是李牧。

这样就带来一个隐患:赵国的儿子会不会临阵通敌,向秦国的爸爸投降?

二、拥兵自重的军阀

李牧在北方代地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军事上的胜利,让李牧争取到更多特殊政策:

在军队驻守的代地,李牧不仅能够任命官员,财政收入都为他的军队所得。李牧则拿上这笔钱,重赏将士,广收人心。

这让李牧在代地拥兵自重,具有了军事割据的雏形。

三、陷入权力纷争

赵王迁之母,本是个下海舞女。可赵悼襄王对这个舞女十分宠幸,以至于后来将公子嘉的太子之位转给了迁。

李牧曾极为反对换太子。显然李牧是公子嘉的支持者。

要不是李牧军事才能突出,且秦军即将兵临城下,赵王迁早就让李牧下课了。

赵国唯一可依赖的雄师,居然掌握在政敌手中。对于赵王迁而言,这是不容忽视的巨大风险。

特别在秦军进攻赵国时,更是传来一个可怕消息:公子嘉逃到代地去了。

代地,可是李牧的地盘啊。两人要是一会合,军队转而听公子嘉指挥,赵王迁立马就会成为光杆司令,王位难保。

赵王迁若要深究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就足以让李牧死无葬身之地。

对这些疑点,应该辩证地看:如果李牧真有异心并采取了行动,赵王迁在即位后的七年时间里,就应该早早地就拿到证据,将李牧绳之以法。又何至于临战前让他带病上岗?所以所有疑点,只能归于“莫须有”。

既然是“莫须有”,就是查无实据。

那问题就来了:难道李牧在与秦军作战的短短几个月之内,会突然心性大变,换了一个人?

说李牧功高盖主不得不除,那秦国的名将王龁、王翦、司马错等人,功劳就比他小了?人家秦国为什么能够稳住局势,平衡各方利益,从没临阵死过将领?

事实上,在某些滤镜的加持下,李牧的所有“莫须有”的问题都被放大,并逐一爆发了。

他突然成了万民唾弃的罪人。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李牧本就不完美浴血奋战难挡唇枪舌剑

眼看秦军形势不妙。被逼急眼的秦王,使出了独门秘笈:第五纵队。

可怜十几万赵军将士浴血奋战,竟然败在了带路党的一番花言巧语下。

一、强大的渗透能力

秦国的渗透能力,相当强大。

尉缭入秦之初,就对秦王提出建议,对敌对诸侯各国,“赂其豪臣,以乱其谋”:

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这个策略得到间谍专家李斯的继承和发扬。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这样秦国的间谍策略初步成型:谋士游说——重金收买精英——刺客重点打击——猛将统兵进攻。而这四个步骤的中心,就是破坏山东六国的统治秩序,从而为秦军的军事进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事实证明,秦国的这套做法,相当好使。

当下,一个解决李牧问题的行动便迅速展开。

主导人是春平君。他是赵国公族,曾在秦国做人质多年,后被秦国买通,成为赵奸。

他决定从赵国的内部矛盾切入。

赵悼襄王死后,赵悼倡后当权,宠信郭开、韩仓等佞臣。

李牧对外作战屡战屡胜,已经达到了功高盖主、功高不赏的地步。这不仅盖过了其他贵族功臣的风头,还让赵悼倡后、赵王感到有些不爽,小人们便开始兴风作浪。

只是因为形势危急,仅靠李牧力挽狂澜,不好对其下手罢了。

当务之急,是春平君得让赵王下这个决心。于是他开始接近赵悼倡后,并随之与其勾搭成奸。

二、带路党逆转乾坤

春平君想方设法讨好赵悼倡后,时不时就对其发起金钱攻势,几轮下来,赵悼倡后差不多就对春平君言听计从了。

虽然赵悼倡后被拿下了。但扳倒李牧的事总不能让太后去干吧?还需要有个实施者。

郭开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句话说得好:“战国四大名将何足道哉?仅凭郭开一人,就干掉了其中之二。”

老将廉颇曾因不满赵王换将的决定而出走魏国。后来赵王派使者到魏国探望廉颇,想召他回国。郭开曾与廉颇有仇,便让使者对赵王说廉颇坏话,让赵王以为廉颇年纪大不中用,让一代名将从此被雪藏。

所以郭开嫉贤妒能,且见钱眼开,绝对可堪“大任”。

果然在春平君的重金贿赂下,郭开沦陷了。

于是春平君+赵悼倡后+郭开的倒李组合便成立了。

郭开率先发难,向赵王迁谗言陷害李牧和司马尚谋反,准备与秦军里应外合攻灭赵国。

随后赵悼倡后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在赵王迁面前添油加醋地拼命诋毁李牧。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迁本来就对李牧心有不满。在郭开和赵悼倡后再三鼓动下,终于下了铲倒李牧的决心。

可搞垮了李牧,秦军怎么办?

没事,赵军不已经抵抗多年了吗?换个人他就守不住了?

赵王迁于是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和司马尚的位置,并将李牧诛杀,将司马尚免职。

李牧作出了唯一的反抗,便是紧握军权抗命不从,但还是没能逃过赵王迁布下的圈套,最后惨遭斩杀。

赵将李牧临阵被杀,是死于内耗还是外敌

李牧之死结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李牧一死,接下来秦军便势如破竹。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俘虏赵王迁及颜聚。

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秦国只不过花费千金,买通了几个小人,便轻松达到了目的。可怜李牧多年苦心经营,只在须臾之间,一切便彻底付诸东流。

春平君、赵悼倡后、郭开这些带路党,失去了责任和担当,只为个人利益谋。这些公知精英,身为赵国人,不仅不救赵图存,却反过来诋毁、诬陷爱国者,吃里扒外成为带路党。他们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这对于当权者也带来了深刻启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大胆起用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特别是有民族和国家情怀的人。

制定公平均衡的赏罚和用人机制,用合理的制度来约束权力,管住人。

同时,也要有容人的雅量。楚汉战争时期,韩信占领齐地后要挟刘邦封王,刘邦以大局为重满足了韩信要求,从而争取到战胜项羽的重要力量。

否则先是委以重任,而后又百般指责和边缘化,只会导致自毁长城的结果。

当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只要能够及时起用合适人才,也不难补上窟窿,稳住阵脚。

可见,李牧之死,在当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参考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牧:赵国的守护者,秦国和匈奴都忌惮他
李牧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也是赵国名将。战国末期,秦国逐渐强大,因此秦国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战争,但是当秦军遇到李牧率领的赵军时,却是屡战屡败。匈奴也被李牧率领的赵军击败,十多年都不敢入
2023-11-29 14:38:00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国英雄与国家命运的悖论
...其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牧的名字,更是与赵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后世常言“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这样的说法,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历史内涵与深层意义?李牧,
2024-04-08 13:57:00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
...血淋淋的教训,因此这次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最终派大将李牧、司马尚迎战。众人皆知,这两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大名鼎鼎的将星李牧,这让一向威风凛凛的秦军也苦不堪言。尽管王翦老辣,秦
2023-01-06 16:50:00
李牧要是不死,赵国能摆脱被秦国消灭的命运吗?
...,若当年的他不死赵国的灭亡结局能改变吗?经历坎坷;李牧出生在赵国,从小因为父亲的谆谆教诲,便对国家有一颗忠良之心。而在长大之后李牧也选择从兵,在军营里面李牧的才华被关注并所用
2023-02-14 21:04:00
战国的四名大将中哪三名无一败绩
...昭王,而拒绝秦昭王的出兵,被秦昭王赐自杀。第三个是李牧。一个常年和匈奴周旋都没有败绩的名将,可以想象此人是多么厉害,李牧一生战功显赫,从未打过一次败仗,被人称常胜将军。李牧的
2022-12-30 12:37:00
揭秘李牧:为何能在秦军面前百战百胜?
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当然,笔者知道,当我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不信了。确实,说李牧“百战百胜”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李牧他老人家在正史
2024-03-15 06:55:00
为何会有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的说法
李牧可以说是秦国之外的其余六国,最后一个消失的大将了,除了他其余六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将。而且他在世时,几乎就凭他的能力,就多次抵挡住了秦军的进攻,并且大败秦军。最后,
2023-05-28 22:12:00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李牧不死,赵国难灭,而赵国不亡,也基本上没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原什么事了。但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死,让留下一个非常值得深刻讨的话题。军人,到底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是以拯救国家危亡为第
2023-10-27 14:20:00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
...是历史中九个有名的“馊主意”,你知道几个呢?赵王杀李牧作为战国的四大名将之一,李牧一生征战沙场,为保卫赵国的安全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就像是赵国的保护伞,只要有他在,赵国就难以
2023-02-02 2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