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4:20: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牧不死,赵国难灭,而赵国不亡,也基本上没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原什么事了。但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死,让留下一个非常值得深刻讨的话题。军人,到底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是以拯救国家危亡为第一任务,弄明白这点,这可以知道李牧死得冤不冤枉了。

战国末期,赵国的两任君王都是猪油蒙了脑子,赵孝成王以赵括代替廉颇而导致“长平之战”惨败,而赵王迁干得更彻底,干脆杀了能拯救国家于危亡的大将李牧,让秦军长驱直入,最终灭亡了赵国。如果站在李牧的位置上,你该如何做?

李牧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成长

李牧是长期驻守代地,拒匈奴于雁门关外。当时的边陲重镇,赵国给边关大将的权限是很大的,可以自行收税充作军费而不用上缴。因此,李牧的边防军小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天天宰牛杀羊,士兵们满嘴流油。

李牧天天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小心巡逻,并建立了情报机关,深入匈奴腹地获取情报。但就是只守不攻。只要匈奴人进攻,就全军马上退入营垒固守,匈奴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但攻击营垒就无能为力,攻不破营垒就只得退兵,赵国也没什么损失。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如此过了很久,匈奴人以为李牧胆怯怕打仗,连赵国的士兵也这么认为。赵王派人责备李牧,但李牧仍然我行我素。于是赵王生气了,把他召回去,另外派人过来接手。但赵军却打不过匈奴,屡战屡败,损失很大,百姓放不了牧,也种不了地。

于是赵王又重新起用李牧,李牧依然我行我素,见匈奴人也捞不到便宜,赵王也就随他去了。边境的士兵成天领着很高的赏赐,又无仗可打,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都想跟匈奴人打一仗,松松筋骨。

于是李牧调集了1300辆战车,1300匹战马,锐士50000人,善射的士兵10000万,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模拟各种军事对抗场景,有点现代战争的味道。同时让大批的牲畜满山遍野的放牧。匈奴人果然来了小股军队,李牧就假装逃跑。故意丢了几千人给匈奴擒获。

匈奴单于听到赵军如此不堪一击,准备来一次大的军事行动。就率匈奴人倾巢出动,准备洗劫赵国边境,却冲进了李牧布下的包围圈。赵军骑兵左右两翼包抄,战车堵住匈奴的退路,一战杀死匈奴十多万人,消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李牧与秦军对抗

公元244年,赵王又中了别人的离间之计,让乐乘接替廉颇的职务,廉颇一怒之下,率军打败了乐乘,然后逃到了魏国,乐乘也只得逃走了。这时,田单、赵奢、蔺相如早已过世,赵王只得重用边关大将李牧,李牧自此成为赵国重臣。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攻取赵国的平阳、武城,并在武遂斩杀了赵将扈辄,消灭了10万赵军。次年,桓齮又乘胜进击,从上党出兵,翻过太行山深入赵国的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兵锋直指邯郸,形势非常危急。

赵王从雁门关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将军,率军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赶走了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后来又率军在“番吾之战”,“肥之战”两次大败秦军,李牧击败秦军后,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惨遭冤杀

公元前229年,由于赵国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再加上北方的代地发生地震,天灾人祸,秦国乘机又派大将王翦率军攻打赵国。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由于秦军有备而来,兵锋太盛。于是,李牧采用廉颇用过的老办法,固垒不出。

秦军再一次远道而来,再一次被李牧用固守之策对峙于边境。秦国故伎重演,再施反间计,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相同的配方,甚至连散布谣言的人都是相同的郭开。赵王迁也跟赵孝成王一样,深信不疑。

于是派赵葱、颜聚接替李牧,但李牧以国家危亡,临阵换将会被秦军有机可趁为由,拒不服从赵王的安排。赵王迁就派人乘其不备,将他逮捕并杀害了,同时撤了司马尚的职务。三个月后,王翦在赵王迁的神助攻之下,很轻松地灭亡了赵国。

李牧死,赵国亡:一段历史的遗憾与思考

写在最后

赵国的灭亡,跟赵国领导人昏庸失察有很大的关系,屡屡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不自省,以致亡国。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领导,终被谋反之罪而惨遭横死,李牧之死,看起来是有点冤。

但话又说回来,国家法律每个人必须遵守。而李牧手握国家军队,接着换防命令后,若执行换防命令,秦军就打进来了,灭国在即;若不执行,国家以军人不服从命令为由合理斩杀;如果你是边关大将,碰到这种情况,又将是如何应对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战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传奇与遗憾
...国后期有所谓四大名将之称,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在战国末期,赵国是战国七雄中唯一可与秦国较量的国家,又拥有两大名将,为何最终还是亡国呢?第一,廉颇两度浮沉
2024-03-22 08:58:00
危急存亡之际,赵王为何要处决李牧?只因人性反噬没格局之人
一代功臣的悲剧战国时期,赵国虽然在军事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在这一历程中,有一位将军的遭遇颇为凄惨,他就是李牧。李牧是赵国当时最出色的将军之一,在抗击匈
2024-12-08 19:45:00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战功赫赫,却惨遭冤杀
李牧,这位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孕育出的名将,以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与白起、王翦、廉颇齐名,共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的一生,仿佛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诉说着英勇与智慧。李
2024-09-10 14:19:00
赵国名将李牧的死,到底应该谁负责?
...”,可惜这两位都未能善终,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赵国名将李牧。有些人同样为白起感到遗憾,虽然白起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但从战争的性质上来说,白起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都属于“侵略
2023-05-02 11:49:00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国英雄与国家命运的悖论
在战国风云变幻的时代,赵国以其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牧的名字,更是与赵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后世常言“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这样的说法,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历
2024-04-08 13:57:00
李牧为何能全歼十万匈奴精锐
公元前244年,匈奴单于亲率十万精锐,进犯赵国边境。然而最终,在赵国名将李牧的领导下,匈奴这边非但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反倒是被赵国歼灭了几乎全部的主力。除了匈奴单于,率领极少数的亲
2024-06-11 10:41:00
了解王翦和李牧的历史背景
...而,在史书中却有这样一句话:“王翦一出,李牧必死,赵国必亡。”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争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王翦和李牧的历史背景。王翦是秦国
2024-11-21 19:22:00
中国历史抗击匈奴第一人李牧,为何惨遭反间悲惨而亡
...一人,最终还是逃不过昏君赵王迁的杀害,悲惨而亡。而赵国,终于也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李牧死后不久,赵国灭亡。大破匈奴,使之十年不敢南下匈奴是游牧部落相互结盟而成的多民族国家
2024-05-13 21:03:00
国难当头,为什么赵王还要杀掉李牧
前言“李牧死,赵国亡”这句话是后世对于赵国的总结,但是在这相信会有人不理解,那就是为什么在当时那个万分紧急的情况之下赵王还是要杀了李牧。李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
2024-05-28 17: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