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白光迪
《人民日报》1月25日4版版面截图
原标题:农场里开启新生活
腊月二十四,雪花纷飞,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秀山家庭农场银装素裹。
1972年出生的周明经营着这家农场。周明从小就在渔船上过活,十几岁时上岸,从贩卖湖鲜到围网养殖,再到经营水上餐厅,一直与这固城湖水打交道。2020年长江百万渔民退捕上岸,固城湖周边的渔民也在其中。作为渔民代表,周明负责全村渔船腾退工作。
“政府为我们想办法、寻出路,大家才有好日子。”周明一边带路,一边介绍,“这家庭农场就是利用补贴资金建的,有150亩土地。”
禽类养殖区、螃蟹塘、鱼塘、果园……农场中处处皆有周明的精心安排。说话间,他指向远处背靠荷塘的一座小山:“这山上我种了橘子树,去年收获了几百箱呢。”
因为经营方式较为多样,农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提升。“去年夏天天气太热,螃蟹收成一般,鱼反而卖得不错!”周明介绍,之前餐饮和养殖受到一些影响,但依靠售卖水产家禽,加上葡萄、橘子以及农家乐收入,总体还是盈利的。
荷塘畔,拆除动力装备的渔船静卧在水面上,这是周明为农场布的景。虽然不打鱼了,但渔民爱船之心未变。周明稍加收拾,做成农家乐的包间。“在这上面吃饭就有原来的感觉,饭都能多吃两碗。”周明打趣道。
虽然在高淳城区买了房,但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周明都住在农场。“这两天正琢磨,开春养螃蟹好还是花鲢好。”言语间,周明满怀憧憬。
《人民日报》2023年1月25日4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