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河北新闻网讯(黄松子、杨楠)“今年苹果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1万多斤,多亏了区里聘请的专家教授,定期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还帮我们改良了果种,你看这苹果果实圆润、大小均匀,微酸浓甜、脆爽可口,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近日,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岩子口村的富士苹果种植大户贺绍臣兴高采烈地介绍着。
近年来,抚宁区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人才发展需求,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将人才服务前置,助力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快速成长。
抚宁区实施“政府搭台、基地引领、院地合作、人才唱戏”发展模式,紧紧抓住高校院所这一人才“孵化器”,与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果研所等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先后在茶棚乡优质西红柿种植基地、汉风耕读苑种植基地和秦皇岛小江蔬菜合作社等地建起4家产学研用基地,搭建起集优种研发、农技推广、农民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人才培养走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区利用在重点产业链上建立的产学研用基地,开展产业关键瓶颈技术攻关7项,技术指导153次,推广新品种24个、新技术18项。
注重人才培养,长效培训是关键。持续深化专家人才“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引导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产业人才“走出去”拓视野,先后5次带领产业人才到山东寿光、浙江杭州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在打造设施农业发展新高地中的新经验、新成果。专家教授“请进来”解难题,聘请行业一流专家开展产业发展、电商营销、技能培养等培训55场次,培育各类人才达2万人次。科技人才“沉下去”助增收,以“农民下单、专家接单”的方式,遴选132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采取专家讲座、现场“一对一”指导、远程问诊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各类产业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先后举办2023年度京津冀地区旅游推介会、秦皇岛市2023年度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活动,为330余家人才主体提供交流学习机会。
发挥产业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产业兴旺。围绕打造京津冀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建设,建成以西红柿、生姜、马铃薯、中草药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示范园6个、电商中心8个、培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依托农村合作社等人才主体,打造马铃薯高效种植品牌,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开展订单种植,每亩增收1000元。重点培养扶持返乡创业青年,建立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防风、北苍术等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500亩,农民每年每亩增收3100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