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笋农周发贵忙碌的一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7 00: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通讯员 孔 菲 谢 贤 徐 勇 文/图

四月,是收获筇竹笋的季节,竹枝飘摇,竹笋悄然“拔”尖,绿色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映照着笋农们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筇竹笋,绥江县板栗镇罗汉坪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四月,在潮湿多雾的罗汉坪,筇竹笋从山脚向山顶渐次萌发。笋农的身影在竹林间若隐若现。采笋虽苦,但筇竹笋却是罗汉坪这片金山银山赋予笋农们最好的丰收之礼。目前,绥江县有筇竹面积7万亩,年产筇竹笋约1500吨,带动近4.2万笋农增收致富。

4月13日,清晨5时30分,闹钟“叮铃铃”响起,睡梦中的笋农周发贵随即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天气预报显示绥江县今日最低气温17℃,是个晴朗天气。但在罗汉坪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笔者还是感到了阵阵凉意。周发贵起床后到院子里看了看,喃喃自语道:“今天是个采笋的好天气,但不是笋子生长的好天气。”雨水越是充足,竹笋长势便会更加喜人。尽管下雨天会增加采笋的难度,但笋农们依然期盼更多的雨水天气。

周发贵的妻子杨在碧在厨房生火做早餐,像多数笋农一样,老两口的早餐也是米饭、腊肉、素白菜,还有一碗昨天新采的竹笋做的酸菜竹笋汤。

吃过早餐,6时30分许,老两口就穿上雨靴、采笋专用外套,拿上削笋的小刀、自己制作的笋兜……骑上摩托出发了。

上山采笋路上,总能碰见三三两两的笋农,或骑摩托,或开三轮车,还有开小汽车进山采笋的。相互之间打个招呼,开几句玩笑,说说笑笑一起走。

10多分钟后,周发贵就到了他家的“地盘”——公路旁一片陡坡上的竹林。

“取大留小”是自然之道

采筇竹笋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

筇竹笋毛壳与地上的枯叶颜色相近,要想又快又准地找到适合采摘的筇竹笋,既需眼力,也需脑力。周发贵边找竹笋边说:“太小的笋不能采,太嫩了没长起来,挖了可惜,太老的采去人家也不收,要采合适的。”在竹笋旺长期,一片笋林每隔两三天就可以进行第二次采摘了。

“哪些才是合适的?”周发贵从七八岁就开始进山采笋,采笋40多年的他一边手不停歇地采笋,一边向笔者解释:“我们采矮留高,比如像这种高的就不采它,留上一两年就是竹子了,如果你把深的竹笋掰掉,这个竹林就会老化,一老化了它就会死,所以每一年都要留一些新竹子。”

说话间,周发贵看中了一根合适的筇竹笋。只见他前倾上身,左手捏住竹笋根部轻轻一掰,“啪”一声,竹笋应声而断,右手的采笋刀从笋尖到笋的根部一削,然后将笋壳从头到尾一卷,一颗鲜嫩诱人的竹笋便呈现在了眼前,把根部比较老的那一截掰掉,往背上的笋兜一丢,便继续下一棵竹笋的采摘。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在竹林的一小块相对空一点的地方,有一根看起来合适的筇竹笋,但是周发贵摇头说,这根笋长得好是好,但是采不得,“竹笋合不合适,除了看大小,还要看它生长的位置。”

“取大留小,取矮留高,取弱留强,不但要采得好还要留得好。”周发贵朴素的话语中,透露着笋农质朴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这是为竹林不断壮大的生长之道,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生存之道。

一家人的希望

从山脚采笋而上,周发贵的笋兜越来越重,走路也越发吃力。汗水顺着胡须滴落下来,衣服也被汗水和露水浸湿了大半。

笋不等人,眼下正是采笋的最好时节。无论每天有多累,周发贵夫妇俩都会迅速将竹林中适采的竹笋采回。

“家里4个孩子,两个闺女在读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一个星期需要600元的生活费。”杨在碧说,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技专家进行了竹林管护技术培训之后,大家的管护意识和管护水平都有所提高,卖竹笋的收入较之前翻了3倍。村民们家里现在不仅盖起了小楼房,还买了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

筇竹笋的采摘周期在40天左右,但适合采摘的生长周期只有三四天,只要冒尖,筇竹笋就会迅速生长。“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能长10多厘米。”杨在碧说,“错过采笋的时间,笋子就老了,卖不上价。”

一个上午,老两口便将装笋的口袋装得满满当当。15时许,笋商们开着货车在竹基地产业道路上沿途收笋。周发贵背着满满一口袋筇竹笋到路边,又返回竹林里背了半口袋出来。

就在竹林边上秤一称,按照7元1斤的价钱,笋商现场便把1200元的笋钱支付给了周发贵。由于山上没有信号,笋商们都会带着现金结账。

周发贵和其他笋农今天采的筇竹笋会被快速运到盐津、四川宜宾等地加工。晚饭时,这些早上还浸润着雨露和泥土的新鲜筇竹笋,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我家有100多亩筇竹林,劳动力不够,租出去了60亩,剩下四五十亩自己采摘。”周发贵说,这个采笋季,出租竹林和采笋的收入预计能有8万元。

拔节生长的生活

“以前卖笋可没这么轻松。”

卖完笋,夫妇俩坐在竹林边吃点零食歇口气,周发贵打开了话匣子:“易地扶贫搬迁前,我家住在罗坪村木瓦沟深处,去板栗集镇上赶个集,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能到家,有的村民一辈子连绥江县城都没到过。采笋难卖笋更难!”

近年来,山里的路修好了,笋商直接开车等在竹林边收购,鲜笋不愁销,笋农也不用背着笋翻山越岭去卖了。

笋商李文富边装笋上车边说:“现在竹笋管护得好,产量提高了,我已经收了400吨,到采摘期结束,预计要收800吨左右。”话音未落,小货车的发动机便响了起来,李文富说,这个时候每耽误几分钟,就可能少收几百斤鲜笋。

“我们罗坪村有两种竹林,一种是方竹,另一种是筇竹。每户人家多的有300多亩,少的有几十亩,每年多的可以有10多万元收入,少的也有几万元收入,这竹林就是我们存在山上的银行,一年可以采两季笋子,给我们增加经济收入。”看着漫山的竹林,周发贵夫妇俩眼神里充满感激和骄傲。

四月的罗坪万亩竹基地绿意盎然,欢声笑语和笋香交融,笋农们脸上收获的红晕与晚霞一色。竹林深处,筇竹笋带着汗水争先恐后破土而出,承载着笋农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拔节生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南大关: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节节高”
...加工厂(无人机照片)。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将筇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大力发展,全县竹林总面积115.83万亩,2022年实现竹笋年产量3.5万吨、竹材年产量2.5亿
2023-11-01 12:05:00
...迅)近日,记者在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看到,漫山遍野的筇竹林苍翠欲滴,采笋道路、采笋用房、育苗基地等配套设施齐全。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筇竹产业,当地群众鼓起了钱袋子,拓宽了致
2022-12-21 00:09:00
科技助力竹产业拔节向上
...县木杆镇细沙村村民罗坤恒俯下身,查看一株粗似水管的筇竹的长势。“管护砍小留大,竹子才能长得好!”罗坤恒说。大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日照少、湿度大
2024-05-29 07:36:00
莲花山种竹记
...自:昭通日报记者 刘静涛/文 谭泽涛/图莲花山上苍翠的竹林,逐渐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3月,莲花山的清晨,空气清冽甜美,阳光透过树林斜照进竹林,叶尖的露珠闪耀着光芒。天刚蒙
2023-04-21 07:48:00
不辜负每一位顾客的期望
...辜负每一位顾客的期望——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者发贵“您好,我是顺丰快递员,刚刚在App上看到您下单要邮寄东西,请您稍等,我们马上来取。”4月30日14时30分,刚送完一批
2024-05-03 07:17:00
​绥江:鲜笋出山采笋忙
...土而出,沐浴着阳光雨露拔节生长。笋农纷纷走进茂密的竹林中,抢抓时节采摘鲜笋。“已经采了一个多星期了,估计还要采十来天,这个月底能采完。”罗坪村6组笋农周国一边麻利地采笋,一边
2023-09-25 00:13:00
“竹”梦三十年,董文渊背后的百万“筇海”
...,还是必然?有趣的是,三者之间,能找到一个媒介——筇竹。筇竹是竹子界的大熊猫,1980年由著名竹类学家薛纪如定名,1984年被公布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据《史记·大宛列
2023-07-31 12:01:00
春天也是“收获季” 山间竹笋和海中“菜田”迎来丰收
...量4万吨左右,年产值约1亿元。云南大关:竹笋破土而出 筇竹春笋产量预计近4万吨同时,迎来丰收的还有云南昭通大关县的笋农们。在超百万亩的筇竹林里,春分过后,竹笋破土而出,长势喜
2024-04-01 13:45:00
火场“父子兵”的故事
...父母联系罗恩家乡安宁市也发生了森林火灾他们的父亲李发贵积极响应号召已于4月13日晚到火场参与扑救父亲不想让罗恩担心叮嘱罗娜不能把他上火场的消息告诉弟弟“一定要注意安全” 看
2023-04-23 19: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从“咳咳咳”到“深呼吸”:儿童呼吸道的“守护指南”
儿童呼吸道健康是家长日常关注的重点,从轻微咳嗽到反复感染,这些“小毛病”常让家庭感到困扰。呼吸道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
2025-11-15 05:22:00
魔术师刘谦公开抗癌秘诀,全靠做好这件事!
大河网讯 11月11日,知名魔术师刘谦在节目中谈及自己的肺腺癌发生和治疗经历:中间抽空得了一次癌症,再抽空把它治好了。这话听着云淡风轻
2025-11-14 11:23:00
别让“甜蜜”成为负担,来看这份抗“糖”指南
大河网讯 如今,“控糖”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健康话题,相关话题讨论度与互动量十分可观,从低糖饮食分享到控糖生活日记,各种内容刷屏社交平台
2025-11-14 14:58:00
66万吨!138%!粤海饲料前三季度战绩斐然,虾蟹料增长超20%!
在刚刚过去的10月,粤海饲料以优异的经营成绩,和“华东三角+东南亚枢纽”战略格局的成功构建,在水产饲料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11-14 15:08:00
中国中医科学院检测报告:CD4艾立克片——免疫提升的科学力证
在免疫调节领域,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始终是探索热点。其中,CD4艾立克片作为一款以传统药食同源成分为根基、现代细胞免疫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产品
2025-11-14 15:08:00
关节痛和老年痛不再是难题!关舒宝-复方塞隆胶囊的疗效揭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疼痛、腰腿酸痛等问题逐渐困扰着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关节痛、活动受限、麻木僵硬,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11-14 15:10:00
拒绝干燥和过敏!这份科学过冬手册请收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摄影记者 吴涛秋冬一到,天干物燥,加上室内取暖供暖设备加持,很多小伙伴表示最近常觉得口干舌燥、莫名烦躁。那么在供暖季,有哪些事项需要我们注意呢
2025-11-14 15:54:00
主治医师何耀辉:融中西治糖尿病,仁心仁术解沉疴
在当代医学格局下,中西医结合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成都双流甄养堂互联网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何耀辉
2025-11-14 16:58:00
只要防得好,幸福跑不了——津力达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糖这个词乍一看就让人觉得幸福甜蜜,但当它组词成“糖尿病”时,却瞬间成为“健康公敌”、唯恐避之不及。2025年11月14 日
2025-11-14 16:59: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栓痔该如何预防
血栓痔属于外痔的一种,多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抬举重物、粪便等而引发。临床症状表现为肛门肿胀
2025-11-14 21:21:00
久咳不愈,如何从根上调理?中医儿科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鲁网11月14日讯为啥娃的咳嗽总反复?咳嗽起来老不好?如何才能从根上调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小儿咳嗽门诊,以“温和辨证
2025-11-14 17:33: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