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7 17: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紫禁城)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二十三日。

大明京师紫禁城,左掖门,一场别开生面的帝国最高级别会议正在召开中。

之所以说这场会议别开生面,是因为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主持人居然并不是时任大明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而是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钰。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一个月前,明廷北边的瓦剌人频频滋扰,而英宗朱祁镇在心腹宦官王振的怂恿下选择了御驾亲征,他们大约在一个星期之前抵达了战场,并且成功送出了人头,大军被瓦剌人偷袭,几乎全军覆没,而朱祁镇本人也被活捉了。

朱祁镇率领的二十万中央军被他给玩个了底儿掉,而瓦剌人则挟持着朱祁镇,趁势南下,想要一举入侵明朝内地。

所谓内地,那第一个要遭殃的,就是京师紫禁城。

所以,在这样的危机面前,大明王朝的臣僚们立刻开会讨论,商量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会上,一部分大臣表示,瓦剌人凶悍,我们不能抵挡,为了保全江山基业,应该放弃京师,先逃到留都南京再说。

持这种想法的人,以翰林侍讲徐珵为代表,徐珵同志甚至还搬出了一套自己的说辞:

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徐珵说了,我夜观天象,发现星辰有变,这是大明气数已尽的象征,留在北平已经没用了,是徒劳的,只有把都城迁回南京才能度过这次劫难。

怕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怕死你还要硬装。

徐珵同志,可以说是当时大明朝廷一部分怯战畏死的文臣之缩影。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徐珵)

这些文臣们打嘴炮一个顶十个,写奏疏的时候都是抛头颅洒热血,真到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走的比谁都要快。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这么没有骨气,你比如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就是一个忠君爱国,且很有胆色的人。

他站在列席中听到徐珵大谈星象之学,劝大臣们南迁,可以说是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于是他二话不说就站了出来,指着徐珵就是一顿骂:

言南迁者,可斩也!

提议南逃的,现在就应该把他给杀了。

诚然,于谦的想法,那是很正确的。

司马睿衣冠南渡,东晋虽然偏安一隅,却终年生活在十六国的恐惧之中。

宋高宗南去临安,到最后也没能改变被蒙古人灭亡的命运。

往事历历在目,岂可重蹈覆辙?

于谦不愧是于谦,讲话铿锵有力,振聋发聩,大臣们被他所感染,纷纷表示要誓与京师共存亡。

大方向确定了,但却还有一件小事儿没有解决。

这件小事儿,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提出来的。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陈镒)

都察院,主要负责监察,举报,弹劾,而右都御史陈镒则是该部门的最高领导,是朝廷里极有排面的从一品大员,说话那是很有分量的。

陈镒说了一句什么话呢?是这一句:

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

宦官王振导致大明王朝到了如此危险的境地,必须诛灭他的九族,今天不把王振的党羽给收拾了,我可就不走了。

作为大明王朝的初代权宦,王振这个人深得朱祁镇的宠幸,他仗着有皇帝给他兜底儿,作威作福,党同伐异,坑害百姓,残害忠良,混蛋事儿干了一大堆,大臣们早就看他不爽了。

更何况当初要不是王振整天怂恿皇帝亲征,又怎么会酿成今日之祸呢?

所以,陈镒要求,惩处王振,以及王振的党羽。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法不责众,只诛首恶,那么按照这个道理来说的话,陈镒无非是希望可以把罪魁王振绳之以法。

但问题是,王振本人跟随朱祁镇御驾亲征,此时生死不明,也不知道是逃跑了还是死在乱军里了,所以陈镒的要求变成了,处理王振党羽。

陈镒率先发声,立刻在大臣们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帮大臣们齐刷刷的跪下,纷纷要求惩处王振党羽,整肃官场风气。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朱祁钰)

我们知道,会议的主持人,是郕王朱祁钰。

作为一名封地就在京师的藩王,朱祁钰这么多年来,一直很没有存在感。

他是天子的弟弟,他可以拥有富贵的生活,但却无法掌握哪怕一丁点的权力,更没有机会接触政务工作,所以这个被临时拉过来的朱祁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来凑数的。

他没有人脉背景,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政治基础,所以当一帮大臣们神情激动的跪在他面前要说法时,朱祁钰很显然有点茫然无措。

茫然不行,大臣们今天必须要个说法。

当时的朝堂状况,可以说,在历史上长河中,那都是很罕见的。

有的大臣高声呵斥,有的大臣声泪俱下,有的大臣捶胸顿足,有的大臣要以头撞柱,表示你今天要是不把这事儿给我们办利索了,我们就死在这儿。

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朱祁钰是个老实人,他很慌乱,眼下只好起身安慰一众大臣,表示那我就听你们的,王振此时不在京师,咱们先把王振的家给抄了。

大臣们当然拍手称快,于是朱祁钰立刻叫来在会场负责维持秩序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让他带人去抄家。

查抄大臣,这是锦衣卫的本职工作,然而朱祁钰的这个安排,却并不妥当。

至少,在这帮臣僚们看来,是不妥当的。

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

大家表示,这个马顺,他当年是王振的爪牙,他成分不行,应该让右都御史陈镒去抄家才对。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金英)

当时,负责传递朱祁钰旨意的,是司礼监的太监,金英。

大臣们在底下吵吵嚷嚷,发表反对意见,搞得一时间朝堂上的秩序很不好。

朱祁钰虽然只是藩王,是临时顶班,但只要是坐在了那个位置上,那就代表他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

自己拿的是皇帝的诏书,传达的是皇帝的旨意,平时传旨,你们这帮大臣们只有跪地听封的份,今天居然敢跳着脚说反对?

我看是给你们惯坏了!

于是,宦官金英立刻严声指责众臣,认为他们不守规矩。

当一个王朝的尊严被剥夺时,剩下的唯有仇恨。

这一次,窝火的百官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罪之人。

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众欲捽殴英,英脱身入。

朋友们,这个时候的朝廷百官们的情绪,其实就已经有点不太好控制了,所以金英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几个大臣围拢过来,想要把金英按在地上捶一顿,幸好金英身材矮小,十分灵活,一个箭步就跑了出去,这才躲过一顿胖揍。

金英知道大事不妙,然而这个列席会议的锦衣卫马顺同志却毫不自知。

他站在台上听这帮大臣们议论半天了,一直在说要惩处王振党羽。

越听,他心里越不是滋味。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王振)

王振党羽?自己不就是王振最大的党羽么?惩处王振党羽不就是惩处我么?

今天这帮人要抄王振的家,明天岂不是就轮到自己了?

马顺只觉大事不妙,于是他立刻站了出来,高声呵斥众人,要求臣公们赶紧散去,不要在这里无事生非。

朋友们,实在是不知道,以马顺这个智商,他是怎么混上锦衣卫的高级领导的。

如果他足够聪明,他就应该想明白,这个时候的大臣们由于无法将愤怒宣泄到王振身上,已经快要憋疯了,正愁没有地方发泄,刚才金英随便说两句都差点要挨揍,你现在跳出来,你不纯纯是找罪受么?

马顺啊马顺,你要遭老罪喽。

明朝最高级别的会议上,大臣们为何打起了群架

(遭老罪喽)

马顺走下台来,大声斥责,正在人群之中颐指气使的节骨眼儿上,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冲了出来,左手拽住马顺的头发,右手顺势一推,直接就把马顺给按倒在地,然后开始疯狂击打马顺的面部,一边打还一边说道:

以前王振当权的时候,他所做的诸多恶事,都是交给你马顺去办的,你干了那么多坏事儿,事到如今,你居然还敢这么嚣张?

局面,彻底失控。

大家一看王竑都上了,纷纷撸胳膊挽袖子,对着躺在地上的马顺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几分钟过后,居然活活把马顺给打死了。

马顺死了还不算,大臣们踢开马顺的尸体,又开始向朱祁钰要人,要求朱祁钰交出王振的两个亲信,一曰毛贵,二曰王长。

毛贵和王长的智商,那很显然就比马顺高多了,听说大臣们要找自己泄愤,立刻就往后躲,然而站在这俩人后边的太监金英,也就是刚才差点挨揍的那位,平时正好和毛贵王长有仇,顺势直接把这两位仁兄给踢了下去,结果毛王二人也被群臣围殴,活生生给打死了。

马顺,毛贵,王长,这三位在中国历史上,乃至明朝历史上都不太有名气的人物,就以这么一种残酷而荒诞的方式,创造了新成就——历史上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在未经过皇帝允许,而直接被大臣在朝堂上群殴至死的锦衣卫和宦官。

紫禁城的城墙入云,宛如高耸的山峰,殿宇巍峨华贵,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闪烁着霞光,令人目眩神迷。

几滩猩红的血水,四下慌乱的局面,在这座宏伟的东方宫殿里,一场血案,终于表演完毕。

他如花之绽放,却又如花之枯萎,看来,人性可叹,善恶是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朝堂群殴:明朝午门血案揭秘
...过,在朝堂之上打架这种事,恐怕没人能够想象出来。在明朝的时候,就发生了朝堂打架的事件。1449年9月12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早朝。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天的早朝
2023-09-04 12:40:00
历史上的“好人”皇帝,真的人缘很好吗
...后来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长,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作为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前14后8的皇帝生涯,倒是让他平添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在朱祁镇即位初期,就出现了张太后主政,三杨(杨
2023-01-03 21:21:00
朱祁镇被俘,到朱祁钰登基,这21天里发生了什么
一提到土木堡之变,大家都知道,这是明朝历史上莫大的耻辱。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当了瓦剌的俘虏,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际,明朝的大臣们,展开了迁都与否的大论战。最终,朱祁镇的
2024-04-26 21:44: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
2024-06-24 22:01:00
历史上三个不平凡的中秋节,许多人的命运被改写
...以皇后身份行降禅亚献。在唐朝之前,亚献之事一直是由最高级官员垄断的,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此时的权利之大。此后近十年间,整个朝堂也一直相对平静。可是,武则天却清楚地看到,那平静
2023-10-02 10:01:00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是怎么争取到如此评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亲自带领大明朝年轻的皇帝朱祁镇,和20万精锐士兵,在土木堡,用自己的无知和愚蠢,造成了史上耻辱的“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朱祁镇被俘,2
2024-01-28 17:14:00
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
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家族役使的官吏。到了明朝时期,由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导致皇帝对朝政疲于应付。在此背景下,皇帝重用宦官来加强对朝政的掌控,这促使明朝涌现出了一批名震朝野的
2023-07-22 14:01:00
明朝宦官权力膨胀:王振专权与土木堡之变
...下,他任用贤臣,继续执行祖父、父亲较为开明的政策,明朝的国力在他在位的初期,达到全盛。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张太后在世时,王振有所忌惮
2024-04-19 06:53:00
明朝最霸气大臣,皇帝被俘后放话:这个皇帝不要了
...看到许多组织,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抵抗满清的统治,明朝都已经覆灭几百年了,但是任然受百姓爱戴,然而唐朝宋朝这些汉人王朝在灭亡之后,就没人打着复唐的旗号,那明朝到底有什么魅力?
2024-02-23 2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