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01-17 17: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一个个摩托车骑手跨上车座,从繁华喧闹的珠三角大都市,顶风冒雨骑行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小时,最后回到远方山村的家乡——十多年来,“摩托大军”一直是“春运”这场人口大迁徙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和同事每年都会前往“摩托大军”返乡的通道,用镜头记录他们路上的苦与乐。我们曾全程跟踪记录他们的骑行返乡路,倾听他们艰辛甚至有些惊险的返乡故事,也和他们一起感受多年来沿途服务始终不变的温馨,见证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个群体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0年2月3日,返乡过年的广西农民工骑摩托车进入广东封开县长岗收费站。封开县是321国道从广东进入广西的第一站,是广西籍农民工驾摩托车返乡的必经之路。据初步估计,2010年年春运期间,通过该县返乡和返回珠三角的摩托车超过13万辆。(新华社发/韦石明摄)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1年1月26日,外出务工者驾驶摩托车排队通过321国道两广交界梧州段的收费站。当日,通过广东、广西交界的农民工摩托车返乡流迎来春运以来的最高峰,仅从321国道梧州段进入广西的摩托车就超过5000辆。(新华社发/何鎏摄)

2011年在广西南丹,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记录了“摩托大军”冒着冰冷的冻雨骑行返乡的情景,至今,那一幕还在我眼前不断浮现:冰冷的雨水浇不灭返乡人充满热血的心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1年1月19日,在210国道南丹县境内,一群骑手在雨中赶路。棉衣、护膝、雨衣、棉毯、手套……当日,一群“全副武装”骑摩托车冒雨返乡的农民工行至210国道广西南丹县境内。据介绍,这批数十人组成的摩托车返乡队伍1月17日从广东出发,准备驱车近2000公里回贵州老家过年。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地处两广交界的广西梧州市、贺州市是“摩托大军”返乡的两个重要站点。每年春运,这里不少加油站都会变身临时春运爱心服务驿站,政府相关部门、爱心企业和社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汇聚于此,为返乡人员提供服务。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中国石油广西贺州分公司员工蒋英明(左)在春运期间帮助在广东打工返乡的李彩美照顾孩子(2017年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17年1月19日,我们见到李彩美时,她正坐在春运服务站的临时帐篷里吃志愿者送来的姜糖汤圆。为了省下一些路费,在广东肇庆市打工的李彩美独自一人带着两个月大的宝宝骑摩托车回贺州老家。“天气太冷,孩子都冻感冒了。”骑摩托车返乡的艰难,超出了李彩美的预想,幸亏有沿途这些温暖的服务站,让李彩美能够不断地补充“能量”和勇气,顺利走完返乡路。

2013年2月,我跟着周生等5名在广东务工的“摩托骑手”返乡。从广东佛山到广西靖西,这支摩托小队经过两天一夜,完成了这段1000多公里30多小时的骑行。当时,与爱人一同骑行回家的周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乘坐汽车相比,骑车回家单程可节省费用1000元左右。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3日,周生(前)携妻带儿在321国道广西梧州段骑行。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3日,在小车队到达广西藤县天平镇前几分钟,一辆返乡摩托车被客车刮倒,所幸没有人员受伤。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由于天冷路滑、车辆混行,我每次都要为滚滚车流中险象环生的骑行人员捏一把汗,偶尔还看到摩托车相互刮碰或者被汽车碰到,车倒人伤。

在2013年的那次旅途中,周生他们一路上加了3次油,历经几次险情,其中第一次骑行回家的覃章高还掉队并走错方向。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3日晚,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城郊,周生和掉队的覃章高联系。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3日晚,小车队行进在广西贵港市境内。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3日晚22时许,周生携妻儿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城一家小旅馆投宿。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13年2月4日,周生一家骑行在广西靖西市境内。

关于骑车返乡的原因,摩托车骑手们的回答除了可以节约路费外,往往还有“火车票难买”“老家路不好只能开摩托车”等。

相比外人眼中的艰辛与不易,务工者们的乐观却常常让我们感动。他们总会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明年会更好”……作为记者,我们也坚信“摩托大军”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改变在悄然发生着。今年和去年春运,我和同事们在广西梧州东出口春运情暖驿站看到,工作人员依然热情不改,但路过的摩托骑手却零零星星屈指可数。数据显示,“摩托大军”人次自2013年春运期间达到峰值约110万辆次后,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近两年来,交通部门已不再将此群体作为春运返乡的重点监测对象。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2023年1月7日,骑行返乡人员在广西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情暖驿站休整。

邹丹是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管理三大队教导员,参与过10多年“摩托大军”春运服务保障。这两年的春运,邹丹脸上写满了轻松。“‘摩托大军’数量大幅减少,开汽车返乡的人多了,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在发生改变。”

“摩托大军”去哪儿了?我们追踪的很多骑手告诉了我们答案。

2014年,南广、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家住广西博白县的白祖利终于把骑了多年的摩托车放在了家里。2022年,他坐上了广西铁路部门为返乡务工人员免费开行的动车专列。近些年,逐渐实现“公交化”运行的南广高铁春运期间开行列车数量也屡创新高。

有了这样快捷、安全又方便的春节返乡动车专列,“摩托大军”的骑手们不必再为了回家而顶风冒雪、长途奔波。这应该是“摩托大军”日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经济的发展带动个人经济条件的提升,也成了“摩托大军”日渐消失的另外一个原因。我跟踪拍摄过的韦寿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4年1月11日,在广东佛山务工二十余载的韦寿宜,驾驶着刚刚购买的小轿车,在高速路上行驶7个多小时600多公里后,顺利回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的家里,与家人团聚。

十多年前,韦寿宜也曾是“摩托大军”中的一员,饱尝过骑行旅途的艰辛。凭着多年来在广东的努力打拼,韦寿宜逐渐成长为工厂的骨干,收入不断提高。如今,他已经购买两辆轿车,家里建起了楼房,而且还在县城购买了房子。村里也经实现了屯屯通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无论是春节返乡还是走亲访友,都方便快捷了很多。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开车回家的韦寿宜和小儿子在314省道路边休息(2014年1月19日摄)。

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和消失,必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摩托大军”的兴盛与消失也是如此。“摩托大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背后,除了方便安全的春节返乡动车专列、个人经济条件的提升之外,还有一个主要且强大的因素在发挥着力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不仅让农村路网更加完善,也让不少人有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并实现脱贫致富的机会和条件。

2017年,从“摩托大军”车流里退出后,广西藤县农民覃鸿非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种植了50亩八角。靠着勤劳的双手,覃鸿非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曾经返乡骑行的摩托车已经成了他运输八角的专用工具。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广西梧州市藤县农民覃鸿非曾是返乡“摩托大军”一员,2017年他回乡创业,在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种植八角,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春运返乡路上,曾经的“摩托大军”正逐步退出舞台,务工者们回家的方式变了,交通工具变了,谋生方式也变了,但整个社会为返乡人员提供服务的初心和坚守没有变,大家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信心也没有变。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十四个春运,我们见证返乡“摩托大军”的变迁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黄孝邦、曹祎铭

编辑:邓坚、蔡湘鑫、卢烨、肖恩楠(实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运随之按下“启动键”。广东地区一群独特的“摩骑”返乡大军,从珠三角出发,骑行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返回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农村。结束一年的辛劳,带上各类行囊,开始浩浩荡荡踏
2023-01-16 04:05:00
广东春运变迁路:“摩托大军”坐上小车,交警不间断疏导守护
...,春运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摩托车大军”到自驾返乡,从翻地图走国道到开导航上高速……走过七十载,春运发生了巨大变化。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从贵州、湖北等地来广东工作的人们
2024-03-07 11:33:00
“骑迹”回家路有了新变化
...南方日报本报记者跟随“摩托大军”由广东至广西,记录返乡者的团圆时刻“骑迹”回家路有了新变化1月15日,黄炳东一家三口从佛山顺德出发,骑摩托车返回广西梧州老家。途中的加油站为黄
2023-01-20 06:47:00
(新春走基层)无惧“失业”的志愿者:20年坚守温暖“摩托大军”回家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李金兰为返乡者戴上围巾。王以照摄中新网南宁1月21日电(林洁琪)“快来吃碗汤圆暖暖身子,还有围巾、面包免费领取。”连日来,在中国石化广西石油梧州都连春运服
2023-01-21 11:53:00
...号的拉杆箱、几盒包装精美的特产,让大多数人“轻装”返乡。网购、物流的发达,让一些游子能够将“心意”提前寄回老家。人多了,车多了,基础设施的保障力更强了。举个例子,1988年之
2024-01-27 01:43:00
消失的“摩托车大军”,未尽的春运故事
...正年不仅成为了纪录片《1350KM》(主题为记录摩托车大军返乡)的主角,还成为了2013年央视春节主题系列公益广告《迟来的新衣》的主角。汪正年的微信头像依旧是2011年春运纪
2024-02-03 15:19:00
【新春走基层】在春运变迁中感受“流动中国”活力
...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伴随返乡“民工潮”和“学生潮”而生的春运,也走过了40多个年头。春运不仅是一年一度的“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还是一场对于社
2025-02-02 11:26:00
直击广西梧州春运返乡路:“摩托大军”渐渐淡出春运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把驾驶摩托车返乡当成乐趣的年轻骑手停靠梧州东春运服务站休息。蒋雪林摄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 题:直击广西梧州春运返乡路:“摩托大军”渐渐淡出春运史作者 蒋雪林
2023-01-19 20:03:00
春归有期|直击“摩托大军”返乡,有加油站免费为车辆加油
...等待给车辆加油的是数十米长的摩托车队,驾驶员们正为返乡做准备。这些骑着摩托车的人被称为“春节返乡摩托车大军”,他们大多数是从外地到广东务工的工人,春节前将骑摩托车返回广西、贵
2023-01-08 18:0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
“车间前移”解难题 暖心服务护出行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实际行动践行“车间前移,服务前置”的服务宗旨,每周一次主动走进各车队,为运营车辆开展“上门式”检修服务
2025-11-01 17:22:00
蔚来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4万台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多家车企公布上个月交付量。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同比增长92
2025-11-01 17:39:00
非凡“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丨“新”潮澎湃向未来 十堰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10日
2025-10-31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