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眼下,华为、小米很难改变潮水的方向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16 10:04:00 来源:汽车咖啡馆

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可以预见,2024 年的车市,华为和小米将是两大顶流。所到之处,皆为流量。

2024 年第一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排位赛出来了:AITO 问界以 6 千台反超理想,问鼎销量榜首(1 月1 日-1 月7 日销量统计)。凭借问界新 M7、M9 的热销,华为智选车开门红。于此同时,理想汽车全系降价,降幅超 3 万元。

跨了一个年,小米汽车首场发布会的热度还没散去。

“小米是从小卷到大的,从来没怕过。”开年后接连三天,小米汽车针对去年 12 月 28 日的技术发布会,连载式地回答了 101 个问题,并再次高调表示:50 万以内小米 SU7 没有对手。

熟悉的口号式营销节奏,它来了。不过,“9.9 万元没有了、14.9 万元也不可能了”,雷军称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一下子打破了“年轻人第一台电动车”的期待。

2021 年 3 月,小米官宣造车。彼时,雷军喊出的口号是,“小米汽车要做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汽车。”他恐怕也没料到,在小米汽车低调地筹备着上牌桌时,另一边,已在牌桌上的玩家却掀翻了桌子。

堆料、降价,2023 年车市大混战,逼得魏建军(长城汽车董事长)要给中国汽车提个醒:高质量发展不是干死一个算一个,我要挣不了钱,几乎中国谁的汽车都挣不了钱。

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在 2023 年卖出了 9.4 万辆问界。那场被他形容为“起死回生”的一役中,问界新 M7 凭借 5 亿元研发投入和较老款 7 万元起售价的下调,成为了遥遥领先的代表作。

眼下,华为、小米很难改变潮水的方向

而在价格战打响的上半年,余承东曾说,“只有没有水平的人才打价格战,因为自身竞争力不行,是不得已而为之。”

即便华为不得已参与了价格战,接下来的智界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问界吗?

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 S7 上市当天,入门车型最终定价比预售价还便宜了近 1 万元。围绕智界 S7 的定价在企业内部反复讨论,最终四个版本定价都是亏钱的,只能期待后期放量来弥补亏损。

余承东曾预估,“当我们帮车厂实现(销量)过了 100 万辆,车 BU 就能盈利。”那么,在华为智选车模式下,赛力斯、奇瑞、北汽等车企伙伴们,要卖出多少辆才能盈利呢?这笔帐是车企不得不算的,也是华为能否成功复制问界模式的基调。

与华为广交朋友圈的方式不同,小米汽车更像是雷军的再次创业。

“我们没有‘智选车’这样的计划,我们认为只有全资造车、全栈把控,才能把控好汽车每一个环节的品质”。

在 ALL IN 造车这件事上,小米的速度这次超过了苹果,成为手机业态中第一个以独立车企身份上牌桌并已经有了准量产车的玩家。

眼下,华为、小米很难改变潮水的方向

不过,今年的车市对新入局者并不友好,小米很难凭借在手机市场上性价比之王的经验,来改变汽车市场潮水的方向。

只有在定价虚高的行业,小米才有机会把价格拦腰斩断,腾挪出爆品的空间。新能源汽车显然不是这样一个赛道,供应链端已经没有太大的整合空间了。

而小米汽车一上来就对标纯电 C 级车市场,面对智界 S7、阿维塔 12、银河 E8 等新对手,小米 SU7 堆料凶猛,仅电池这一项成本,就很难做到价格屠夫。

年轻人期待雷军来整顿汽车市场,把价格打下来,但结果很可能是雷军先被车市整顿了。

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效应比燃油车时代要求更高。光大证券研究机构预测,2024 年,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销量规模在 5 到 10 万辆之间,而当企业一年销量在 30 到 40 万辆以上,毛利率爬坡到 15% 左右,才有机会实现盈亏平衡。

小米发布会结束后,有观点认为,没有惊喜、有点平庸。“虽然在现有体系上把每个维度做到了一流,但没有带来造车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想法、新模式”。

其实,相较于颠覆与创新,眼下对雷军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手机领域的铁粉转化成汽车领域的消费者,从几千元消费额上升到二三十万元。

这种跨越需要极强的破圈力。汽车行业的破圈,终归需要回到产品与服务,这也是小米有待市场验证的地方:技术落地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实际的生产交付能力究竟如何。

眼下,华为、小米很难改变潮水的方向

发布会开始前,小米曾向比亚迪、华为、蔚来、小鹏、理想等友商致敬,这些新老造车势力们都曾被赋予颠覆行业的期许。

至少目前来看,汽车行业虽然朝着新能源、智能化大步迈进,但并没有被谁真正颠覆。

铁打的汽车市场,流水的造车新势力。不可否认,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初代造车新势力”,和以华为为代表的“闯入者”,都加速了车市格局的演变,它们值得业内重视。但在颠覆性技术真正到来之前,没有谁真正坐稳了牌桌。

不要忘了,2023 年最赚钱的车企还是丰田,全年 270 亿美元的利润,相当于小米致敬的那五家企业每年累计汽车研发投入的 3.7 倍。

谁会拥有未来汽车产品的定义权?眼下,没人知道答案。让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些。

2014 年秋天,苹果的造车计划被曝光。近十年过去了,苹果汽车仍是未知数,这并不妨碍业内将其作为假想敌。某德系汽车巨头曾在预言 2030 年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时给出了两个名字,一个是特斯拉,一个是苹果。

在中国市场,车企对于强势跨界者也是虎视眈眈、如临大敌。每逢一波新玩家入局,市场乐于预测:外来者能否改变潮水的方向?尤其是华为和小米,都是既会做产品又会做营销的企业,其资金储备、技术实力、渠道资源、组织能力,远非创业公司能比。

华为在 ICT 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问界的火爆离不开华为智驾技术的加持。2024 年必定是“智驾之争”的关键一年,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等多个模块的布局,以及全栈式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是其“遥遥领先”的资本。

小米汽车试图打造的人车家生态,虽然现阶段还没真正闭环,但其“车手互联”的可想象空间,的确比传统车企大很多。当雷军在发布会上演示如何将手机应用Pin到车上时,现场一阵欢呼。

眼下,华为、小米很难改变潮水的方向

汽车行业太期待创新了,毕竟那是一个被称之百年未有大变革的赛道,充斥着机遇和诱惑。谁不想成为 17 年前的 iPhone 呢?当下的车市貌似喜新厌旧,但也没有“新人保护期”。事实证明,这些颠覆者们在改变造车格局的同时,也都在被汽车行业改变着。

汽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短期内,只靠一两家企业推出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是很难的。好在市场竞争从来不是技术一个维度。

随着新玩家的入局,家底、技术与流量,或将成为2024年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竞争的关键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为小米“智势力”入场,与造车新能力大战在即
...,如今它们不得不担心中国科技企业的入局。除了小米,华为也已入局汽车行业。尽管一直宣告不造车,但华为在汽车行业搅起的风浪却不小。临近年末,华为率先发力,举办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
2024-01-15 15:26:00
小米造车,AI先行,雷布斯变身“雷斯克”?
...过1000亿元。面向AI未来,小米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但与华为相比,依旧差距巨大,不在一个量级。早在2018年,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便已突破1000亿元。这一年,小米的研发投入
2024-01-04 11:09:00
雷军致敬华为!剧透苏7:有点贵,是“有理由的贵”
...产品。不过这周密集的流量,对汽车行业来说略显拥挤。华为系旗舰SUV问界M9上市,抢先一步登上舆论高地,作为手机行业的老对手,华为和小米在汽车圈再次碰头。极氪007、极狐阿尔法
2023-12-27 20:02:00
...雄厚资金实力的传统车企和科技与消费电子巨头,特别是华为和小米等公司。他解释称,这些企业的“口袋”很深,意味着它们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长期的投资和研发,这是新兴电动汽车企业难以比拟
2024-04-23 16:27:00
雷军和余承东决战2024:困难、压力、All in
...最惨的人”。雷军和余承东,以及他们身后的小米汽车和华为,作为造车圈的“新新势力”,在踏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决战后,也都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近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华为与奇瑞共同打
2024-02-18 09:41:00
要成小米首位车主,魅族抓紧「上车」
...味着,魅族正式进入汽车市场。“无界智行开放平台”与华为鸿蒙智行一样,不需要合作车企统一汽车品牌。此外,无界智行也可以给车企提供车机操作系统Flyme Auto,以及基于操作系
2023-12-29 15:11:00
原阿维塔CMO:2024年是汽车营销人至暗时刻、除了华为小米比亚迪
...营销人的“至暗时刻”。他断言,除了自带流量的小米、华为和比亚迪外,其他营销团队很难在老板那里获得高分。李鹏程分析道,传统营销手段成本高昂且见效慢;直播虽能带来大量流量,但同样
2025-01-03 12:14:00
发布会到底看什么?写在小米汽车发布会前
...体来说难度可控。手机企业造车并非没有先例,但区别于华为、星际魅族,小米却走的是一条独立造车的路径。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后者的轻资产,亲自下场造车,需要动辄百亿甚至千亿的投入
2023-12-22 11:02:00
昨夜今晨: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 美团调整网约车战略
...一部分留在网约车,其余的将分批次调配到其他业务线。华为否认拆分消费者终端业务业内有消息称华为可能考虑对终端业务(前消费者业务)进行部分拆分,将部分手机终端业务的研发团队转移到
2023-03-07 11:00: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
“车间前移”解难题 暖心服务护出行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实际行动践行“车间前移,服务前置”的服务宗旨,每周一次主动走进各车队,为运营车辆开展“上门式”检修服务
2025-11-01 17:22:00
蔚来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4万台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多家车企公布上个月交付量。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同比增长92
2025-11-01 17:39:00
非凡“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丨“新”潮澎湃向未来 十堰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10日
2025-10-31 20:51:00
8年苦练“氢”功,东德实业为中国氢能装上“烟台心脏”
胶东在线10月30日讯(记者 王向荣 阎威臣 摄影 李刚)在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是氢能产业的“心脏”与“动脉”
2025-10-30 18:0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陈苏萍王刚记者王婷婷)10月22日,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通大道,全球知名动力总成企业邦奇动力第400万台变速箱正式达产
2025-10-30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