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一号文件连连看②)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7 05: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汪文正

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一号文件连连看②)

江西省丰城市曲江镇引导农民发展萝卜、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图为曲江镇罗湖村村民在萝卜种植基地采收胡萝卜。

周 亮摄(人民视觉)

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一号文件连连看②)

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图为人们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帏麓营地露营。

新华社记者 胡 超摄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从一方水土中挖掘乡土资源,各地打造了哪些“名片”?如何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发挥好乡村“土”味优势?

村里有了更多乡土特色品牌

“咱这果蔗可甜了!”正值果蔗收获上市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蒲庙镇广良村种植户梁荣卓忙得不亦乐乎:“这茬种了10来亩黑皮果蔗,收成不错,1亩产量大概1万斤,很快就卖出去了。”

凭借适宜的光照和气候条件,广良村近年大力推进果蔗种植。广良村村委会副主任梁承运介绍,果蔗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广良村全年日照充足、气候温润,适宜种植。“这几年,我们不断扩大果蔗种植规模,打造‘广良良品’品牌,目前全村果蔗种植面积达1200亩,产值约1200万元,果蔗已成为广良村颇有名气的‘土货’。”梁承运说。

立足本地优势资源,越来越多地方下力气做好“土”字文章,乡土特色品牌加快涌现。在黑龙江,海伦大豆、东宁黑木耳等“黑土优品”畅销海内外;在江西,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婺源绿茶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有力推动农民增收;在陕西,米脂小米、眉县猕猴桃、韩城大红袍花椒等地标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从培育数量看,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0个;从品牌效益看,省级重点培育的区域公用品牌平均溢价率超过17%。

更多“土特产”打响了品牌,也促进了特色产业集聚升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各地新建40个、续建5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集群139个、超500亿元的14个、超1000亿元的3个,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各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

“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词’,特色产品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集聚升级。”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周洁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这将强化乡村产业的品牌效应,擦亮区域公用品牌“名片”,进一步彰显乡土产业“土”味优势。同时,文件强调标准体系建设、生态安全底线,为寻找乡村“土”味优势资源提供了新视角,如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等举措,将进一步优化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避免乡村产业同质化。

土特产要卖得出、卖得好

产得好,也要销得开。在部分地区,由于缺乏销路,好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

“让土特产真正走出去,不仅要靠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文化内涵,也要依靠现代化、网络化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说,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通过优化农村直播发展环境,配备专业化设施设备,打造本地化的电商运营团队,能够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加速直播在乡村“下沉”,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已在农村做了多年电商生意的李海挺高兴:“这几年通过做电商,我们打开了村里特色苹果等农产品的销路,希望这次政策的出台能带来更多技术培训、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让村里更多人加入到电商、直播带货队伍中,让咱们的‘土’味产品卖得更好。”

电商加快发展,物流等配套设施也得跟上。山西省大同市为黄花产业建设共享冷库,引进企业生产以鲜黄花为原料制作的预制菜品,全市新增多家黄花产品线上配送和线下直营店,黄花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快速增长。

周洁红分析,聚焦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等举措,是要鼓励加工和流通企业供应链下沉,充分激发农产品消费活力,为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和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此外,针对乡村特色产业在冷链储藏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让特色农产品既要“产得多”,也要“卖得远”。各地应重点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在供给端强化“最初一公里”的初加工能力,同时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仓,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农、文、旅加快融起来

做好“土”字文章,需要特色农产品,也需要依托乡土优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

今年春节假期,不少地方乡村旅游火热,成为节假日消费新亮点。东北看雪赏冰、海南划船垂钓……各地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为乡村经济打造了不少增长点。

在江苏省徐州市,春节期间全市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同比增长44.28%。“这个春节假期,来鲤鱼山庄旅游的人可不少。”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洪山村党总支书记周全胜介绍,鲤鱼山庄位于睢宁县黄河故道风光带,是特色田园乡村、国家森林乡村,村里以此为依托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游客到这里除了品美食、赏美景,还可以体验鲤鱼孝义文化、黄河渔耕文化,穿汉服游诗意田园。

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越来越多村庄实现精彩蝶变。在浙江省宁波市,全市范围内55%的村已成为景区村庄,全市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未来乡村数量居浙江省之首。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通过引进农文旅项目,实现乡村旅游年收入超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这几年,双休日、节假日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鞍山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李隆虎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各地共宣传推介了256个美丽休闲乡村,发布“乡味”浓郁的109条精品线路和365个精品景点,累计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53个,打造了一批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打卡地”。

周洁红认为,各地农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崭露头角,丰富了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为农民打开了致富之门。但也要看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存在融合度不高、产业链条短、产业链核心主体不强不大、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加快推动解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相关举措在注重挖掘乡村产业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康养功能的同时,兼顾了产业融合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育功能、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周洁红说,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支撑。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有利于推动农科教、产学研形成合力,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浙北水乡,到浙南丘陵,浙江乡村一步一景,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时光倒回到2003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才是大多数浙江乡村的“底片”,经济快速发展,村
2023-06-22 14:48:00
...为学生讲授气象科学知识。学生们还通过畅玩“预警信号连连看”气象科普小游戏、参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车和气象科普知识展等方式学习气象知识,感受气象科学的奥秘。
2023-06-14 11:53:00
7方面30条举措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
...工程”经验落实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重大要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内容(以下简称“一号文件”),对全省2024年“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指导
2024-02-23 01:02:00
村BA六省连连看|贵州娃潘远波:看,这就是我们农民的运动会
“我觉得‘村BA’的赛场就是农民的运动会,它让我们可以尽情做喜欢的事情还能为家乡带来荣誉,所以我也想在赛场上做得更好。”10月25日至28日,2023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
2023-10-26 21:55:00
四川青神:农民齐聚一堂欢庆丰收 谱写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运动会同期举行。来自青神县各乡镇的农民健儿,在粮食连连看、筷子运农作物、捉稻鱼、推磨盘、乡村赶鹅大战、乡村跳粮袋接力等比赛中大显身手,普通游客也乐在其中,体验丰收的快乐。据了
2024-09-23 17:31:0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新方向。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如何借助这一政策东风,让县域富民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025-03-05 16:25:00
核心提示:升格后的数贸会,让普通人现场体验全球最前沿的数字技术,还将重点举办丝路电商、数字文化贸易、数字金融等10场主题论坛,为数字贸易领域开展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高质量合作
2023-11-24 12:40:00
2023年东丽区农民丰收节暨东丽湖“都市农旅”文化节开幕 扫码阅读手机版
...题的文艺表演,同时组织游客参加幸福来“挑”战、蔬果连连看、“围”你吃个瓜、好运滚滚来等融健身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障碍挑战赛。 “百人绘丰收”环节,组织游客手绘长卷,描
2023-09-09 17:11:00
...视台新闻中心云端编辑部主任邓国辉表示。在短片《好戏连连看》中,观众感受到全国各地的媒体人积极投入整体宣推活动的热情干劲。聚焦“五大振兴”,山东在行动。通过视频联系,可以看到东
2023-09-21 17: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假的!
坊间流传“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的说法,在门诊,不少医生经常会遇到“不敢吃”的肿瘤患者:一边经受着各种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一边吃着“兔子餐”
2025-08-26 11:12:00
过油不及 餐桌控油指南来啦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
2025-08-26 11:12:00
厨房里的液体黄金 八种健康食用油大揭秘
脂肪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的功能包括帮助细胞生长、保护器官和促进吸收营养。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
2025-08-26 11:12:00
解锁新方式:上海圆梦纪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革新心理咨询
从“病耻感”到“科学维护”:社会认知悄然蜕变,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引擎。“心理健康被视为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6 11: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喷嚏、鼻痒、堵得慌?中药调理有妙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6 11:43:00
深化交流谋发展 医商协作谱新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赴本地机构考察交流
为深化跨领域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眼健康,2025年7月3日,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杨洪兵率医院骨干团队一行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之旅
2025-08-26 13:20:00
usmile笑容加《一支小牙刷》公益行动走进河源,携手医疗力量关爱乡村“一老一小”
2025年8月21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卫生院迎来了一场温暖而特别的健康行动——“口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一老一小”活动顺利举行
2025-08-26 13:21:00
假体 vs 自体软骨:该如何选择?厦门美莱隆鼻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镜子前反复端详自己的侧脸,鼻梁的弧度是否总让你意难平?隆鼻作为改善面部轮廓的热门项目,却在“假体”与“自体软骨”的选择题前
2025-08-26 13:22:00
二胎宝妈腹壁重塑新生!周智院长以杏林3.0腹壁重塑技艺缔造“动态美学腰腹”
2025年8月25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腹壁成型手术正在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年轻宝妈李女士(化名)
2025-08-26 13:22:00
济南大明湖添新景:“战痘方舟”成打卡热门
近日,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名为“战痘方舟”的巨型艺术装置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热点。该装置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汐莱朵打造
2025-08-26 13:23: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颌面手术中的平衡美学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颌面轮廓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求美者的选择。作为一项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它不仅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025-08-26 13:23:00
春芝堂:以文化为根 以科技为翼 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领域26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家民族企业既坚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5-08-26 13:23:00
莱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反复咳嗽、夜间反酸?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反复咳嗽、憋喘,以为是支气管哮喘?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当作慢性咽炎治疗?深夜被酸水呛醒、突发胸闷憋气
2025-08-26 14:37: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蔡学萌: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面瘫经验探析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8-26 14:45:00
参松养心胶囊树立房颤中医药防治新标杆
2025年8月9日,《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是在吸收国内外心房颤动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近年来有关房颤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2025-08-2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