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浙北水乡,到浙南丘陵,浙江乡村一步一景,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时光倒回到2003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才是大多数浙江乡村的“底片”,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却赶不上脚步。“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走过百个垃圾村,才找到一个示范村”。根据当时省农办排摸的数据显示,全省3.4万个村庄,只有4000个村人居环境较好,占比还不到12%。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今后五年,对一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其中一千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二十年来,浙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宏伟愿景变成了美好现实,勾勒出中国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从一个小切口“消灭垃圾城”为支点,撬动了美丽乡村从外到内的“大变革”。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意味着浙江持之以恒抓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和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为全世界多样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千万工程”撬动“景之变”
在2018年,联合国颁发“地球卫士奖”时,安吉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在领奖台上的一番话,说出了浙江人民的心声:“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变成了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如今浙江已经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风景线743条、示范乡镇724个、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
20年久久为功。从2003年起,浙江共选择1万多个建制村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建成了118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0303个环境整治村。200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继续实施第二轮“千万工程”,在全省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的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积极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塘,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达到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2016年浙江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通过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和美丽庭院“五美联创”,把“盆景”变风景。
放眼全国,这一成功实践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样板。
“千万工程”撬动“业之变”
今年五一长假,长兴县小沉渎村游客量一路“狂飙”到日均近2万人次。今天的这个太湖边“网红村”,20年前却是污水横流、噪音扰民的织布村。高峰时候,全村1500多台织机“共鸣”,废水直排河道、农田,汇成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牛奶河”。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浦江水晶、富阳造纸、路桥金属拆解等一批批产业在浙江野蛮生长,如芒在背。
这根“刺”必须拔,但怎么拔?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余村调研时,对村班子引导村民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中,关停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农民身心健康的小石矿小水泥厂,发展绿色经济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并由感而发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新理念,而后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中,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成为指导“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深化,进而推动形成了生态省和绿色浙江建设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在“千万工程”第三次现场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把美村和富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整治美村、富民强村的路子。2010年,浙江启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加快发展以重点景区为龙头、“农家乐”休闲旅游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新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的理念,逐渐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开启了一个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
“千万工程”撬动“人之变”
在安吉余村,莫干山脚下,500名青年人一头扎进村里,当起了“数字游民”;东阳寀卢村,村里的地交给了“黑科技”,从城里来村创业的“新农人”操作无人机,小麦田从种到收不用伸手,产量还能冒尖儿;在丽水古堰画乡,青年画家返乡教学,农民拿起画笔,将家乡美景,风土人情,尽收笔下……今天的浙江乡村,处处上演“返乡热潮”。
从“进城”到“回乡”,改变缘何发生?实施“千万工程”建设之初,浙江就提出政府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开门是花园、全村皆景区”,农村变得更加宜居;2021年,浙江启动“未来乡村”建设,村庄变得更加智慧;通过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村庄变得更有活力。这样的乡村,让外出的游子纷纷回归,寻找“乡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20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擘画的“千万工程”战略决策,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造就了浙江的万千美丽乡村。
“千万工程”二十年,留给浙江的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大场景下,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浙江智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