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雅明的无线电岁月:穿越时代的城市之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4:11:00 来源:澎湃新闻

【 编者按:论文申请受挫、发展学术事业希望渺茫、几乎没有稳定的收入……沃尔特·本雅明选择通过写作和广播节目增加收入。在六年的时间里,本雅明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成为了听众最为熟悉的“城市之声”。然而,随着纳粹上台,这位天才的声音也逐渐远去、逐渐静默……本文作者为彼得·E.戈登(Peter E. Gordon),本月原载于《 The Nation》杂志。】

本雅明的无线电岁月:穿越时代的城市之声

沃尔特·本雅明

沃尔特·本雅明的所有音频都未能被保存下来。他的声音曾被形容为优美,甚至是悦耳的,正是那种适合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传播的新型媒体广播的声音。只要支付无线接收器的费用,听众就可以在下午或傍晚听到本雅明的声音,通常是在所谓的“青少年时间”(youth hour)。

他涉猎的话题广泛,从柏林郊外的铜器作坊到那不勒斯的鱼市。在一次广播中,他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家古董书店上,书店里的走道像迷宫一样,墙上装饰着魔法森林和城堡的图画。其他时候,他会讲“真实的狗狗故事”,或者用脑筋急转弯和谜语让年轻的听众陷入困惑。他还写过,甚至演过各种各样的广播剧,讽刺德国文学史,或进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世界。其中一部广播剧介绍了一个名为Labu的月球生物,它有着一个庄严的头衔:“月球对地球研究委员会主席”。

如今,本雅明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评论家和理论家之一。但他的职业生涯起伏不定,屡遭挫折。1925年,在法兰克福的哲学系拒绝了他神秘的德国巴洛克戏剧研究,并粉碎了他的学术事业希望后,他发现自己漂泊不定,几乎没有稳定的收入。但这次失败也带来了自由。他脱离了大学的束缚,可以无拘无束地追求自己的兴趣,他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写作中,他的文章涵盖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高雅文学到儿童读物,从摄影到电影。在近六年的时间里,他通过广播节目增加收入,有些节目针对成人,有些则专门为儿童制作。他为法兰克福和柏林的广播电台制作了许多广播节目,总共约90个,但只有一段录音的片段被保存下来。我们无法听到本雅明的声音,这实在令人遗憾。

现在,这些广播的文字记录已经被Lecia Rosenthal汇编并翻译成英语,她深刻的引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真正意义。人们不禁会好奇,本雅明对自己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将做何感想?因为他倾向于将自己的广播工作视作是“微不足道”的。在与朋友格舒尔姆·肖伦(Gershom Scholem)的通信中,他略带尴尬地提到了“琐碎的广播事务”,并几乎谴责其中的一切内容都“只有经济层面上的益处”。如今我们知道本雅明错了。这些文字记录不是过眼云烟;它们是本雅明解释方法的完美样本,是他在流亡巴黎期间运用的城市符号学风格的实践。汉娜·阿伦特曾将这位已故的朋友比喻为一名潜水采珠人(pearl diver),称其有一种潜入资产阶级文明废墟,带着最稀有宝藏浮出水面的天赋。这些广播记录进一步证明了这位天才的职业生涯是多么的短暂。

对于那些觉得本雅明的主要著作如《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或《拱廊计划》过于沉重或令人生畏的人,这些简洁明了的手稿方便他们去理解本雅明的思想。尽管涵盖了大量的主题,但这些文字也具有个人散文的亲密性,就像是直接传入你耳朵的声音。毕竟,书面记录在技术上也是一种“无声”的录音。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些记录时,我们仍然可以听到文学学者口中的“作者之音”。即使那些并不特别关心本雅明的人,也会将他的广播故事视为技术传播史上的珍贵范例,这段历史从早期的无线新闻,贯穿至当下的数字播客时代。踏进一台时光机,穿越到一个世纪前:你会听到沃尔特·本雅明,而不是《美国生活》节目的主持人伊拉·格拉斯(Ira Glass)的声音。

无线电时代

1923年10月29日晚上8点,德国的听众听到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它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电台便静默下来。柏林的“Funk-Stunde”或“广播小时”很快将其节目扩展到每天近八个小时——节目内容以音乐为主,偶尔会有讲座、文学朗读或剧目。到了1930年,地区广播公司的电波已经覆盖了近70%的潜在德国观众,但真正能负担收听费的听众仍然以城市居民为主;农田和森林仍然一片寂静。

在最初的几年内,收音机是城市中产阶级专属的奢侈品。要收听广播,一个家庭必须购买收音机,并向邮局支付“许可证”以及月费。在大众的想象中,我们倾向于想象一家人舒适地依偎在一个扬声器前,就像围坐在家庭的壁炉旁。但最早的收音机并不是为了提供共同经验而设计的优雅家具;它们是外观奇特的装置,具有暴露的机械部件和个人耳机,将每位听众隔离在私人听觉空间中。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家庭收音机才采用更加家用的形式,配备单个扬声器,将广播内容投射到共享的房间中。这就是本雅明首次登台的时候。

想象一下,1927年3月23日,“沃尔特·本雅明博士”(正如他在法兰克福电台公报上所列的那样),他那无形的声音第一次通过电波飘进了德国的千家万户。他讲述的是年轻的俄罗斯作家,这是一个有启发性的话题。由于他最近去过苏联,因此他可以说对这个话题有些熟悉。他在莫斯科度过了两个月寒冬,与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共产主义者阿西娅·拉西斯(Asja Lacis)追求一段无望的恋情,后者活跃在儿童无产阶级戏剧中。尽管这次早期节目的完整记录已经遗失,但那只是本雅明在同一年发表的众多苏联文化报道的样本之一,所有这些报道都反映出他严酷的认识。

本雅明的无线电岁月:穿越时代的城市之声

人们利用无线电听广播

在首次尝试电台广播评论后,本雅明继续在德国建立自己的事业,同时兼任自由撰稿人和电台评论员。几年来,他一面设法维持生活,一面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成就。1930年,他向一位朋友承认,他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德国文学最重要的批评家”。然而,他的抱负未能实现,他对高级文学作品的大胆尝试,比如早期对歌德小说《选择性亲缘》的评论,虽然精湛却很罕见。更典型的是他对短篇评论的练习,包括他专为广播写的故事。其中最有趣的是那些将日常生活变得充满异国情调,或将现代元素与怀旧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报道。在1929年末或1930年初的一次广播中,他描述了小时候首次去到柏林市场大厅的经历,在那里,鱼、奶酪、鲜花、生肉和水果的气味在一个屋顶下相互混合,营造出“朦胧而迷离的香气”,与“从阴暗的铅框玻璃窗渗透出的光线” 相映成趣。他也不会忽略最细微的细节:“别忘了总是被污水或洗碗水冲刷的石头地面,感觉就像冰冷而滑溜的海底。”

最熟悉的城市之声

这一描述预示了本雅明关于巴黎拱廊的计划,那些铁和玻璃构筑的走廊上布满了商店,成为在1930年代,令本雅明着迷的焦点。但这些广播节目几乎完全来自本雅明移居法国之前的时期,在许多节目中,人们可以听到这位柏林本地人的热情,他最喜欢分享关于他最熟悉的城市的故事。他也忍不住向听众暗示:“如果我想要好好享受,我会在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去林登大街市场大厅散步。也许有一天我会在那里碰到你们中的一人。但我们不会认出彼此。这正是广播的缺点。”

这真的是一个缺点吗?有人认为,收音机是本杰明的理想媒介,因为他喜欢隐藏起来。尽管一些读者声称本雅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激进分子,他最大的快乐并非卷入公开的争议,而是私下与书籍相伴,埋头苦读。在1930年的一档名为《恶魔柏林》(demon Berlin)的广播节目中,他告诉听众,小时候父母曾禁止他阅读19世纪德国作家E.T.A.霍夫曼(E.T.A. Hoffmann)的小说,因为后者的故事里充斥着鬼怪、魂魄和“各种怪物”。霍夫曼是神秘的大师,他同时代的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本雅明的远亲)曾经评论说,“即使是魔鬼也写不出如此邪恶的东西。”因此,本杰明更热情地、秘密阅读了霍夫曼的故事。当他独自坐在家里的餐厅里,阅读这些故事时,本雅明告诉我们,“所有的恐怖,比如短嘴鱼,会在黑暗中逐渐聚集在桌子边缘。”

印刷的书页是本雅明的安全之所,他可以像童年时那样躲进其中。但他也把城市景观本身变成了一个避难所:他把外部的城市空间设计变为内在;他把城市,主要是柏林和巴黎,作为阅读的对象。霍夫曼成为了本雅明早期实践的灵感来源,本雅明告诉他的听众,霍夫曼以面相学家的眼光看待柏林,揭示了“这个平淡、冷静、开明和理性的柏林是多么吸引讲故事的人:它的闪光之处不仅在于它中世纪的角落、僻静的街道和阴暗的房子里,更与每个社会阶层的劳动者息息相关。”

这不仅仅是对霍夫曼的效仿;本雅明也在创造自己的写作方式。这将成为这位作家的特殊技能:他呈现了现代生活的相貌,并将看到的一切转化成充满了希望和危险的梦境。他专门用一档节目报道了1755年的里斯本地震,其震感从摩洛哥延伸至法国的沿海地区。18世纪的里斯本是葡萄牙全球帝国的繁荣中心,拥有超过25万居民,其中近四分之一丧生。据说遥远的塞维利亚大教堂塔楼如“风中的芦苇”般摇摆不已。本雅明只是众多描写地震的批评家中的一员;从伏尔泰到康德,欧洲哲学家都曾思考过它的意义。但本雅明的描述能力,几乎超越了所有前辈,在短暂的20分钟广播中,他以无与伦比的精确传达了事件的恐怖。他赋予地震以重要意义,将其视为地壳永不安宁的迹象,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于“永恒的动荡”中,自然界的暴力不亚于人类的暴力史。

这个主题在他1932年春季的最后一次广播中再次出现,那期节目是关于1927年密西西比大洪水的报告,这场洪水夺去了几个州数百人的生命。根据本雅明的说法,从密苏里到肯塔基再到田纳西,洪水淹没了10万平方英里的农田。约五十万居民失去了家园,本雅明为听众描绘了三兄弟的绝望,他们试图拯救自己的牲畜,但被迫爬上屋顶,而洪水则在下方不断上涨。只有一个兄弟幸存下来,本雅明从这个人的悲惨经历中引用了一段长长的文字。本雅明以其特有的解读习惯,将这场灾难变成了政治寓言。在向听众告别之前,他承诺他还没有完成对密西西比洪水的描述:“在其他场合,我们将回到它的岸边,那将会是河流在河床上平静流淌的时候,但在岸边几乎找不到平静。”他再次说,“我们将发现自己站在密西西比河岸边,但这次我们面对的是人性的残酷”,他指的是三K党。他说,“法律为遏制这些人而建造的‘水坝’,表现得并不比那被洪水击垮的、用泥石造的大坝更好。”

逐渐静默

从这些话语中,人们可以听到一个知识分子日益绝望的情绪,他认识到无论是欧洲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美国的三K党,都使得他周围的文明受到仇恨浪潮的威胁。和那个爬上屋顶的人一样,本雅明报道了威胁着他的洪水,并希望能够获救。但水势继续上涨;1933年初,纳粹党将在德国夺取政权,本雅明的广播生涯就此终结。他受托为柏林广播电台创作的最后一份作品,是他创作的一部奇幻剧。这部名为“Lichtenberg: A Cross-Section”的作品是他写过的最奇怪的事物之一。居住在月球上的生物被委托调查德国启蒙时代著名物理学家乔治·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的职业生涯。这些月球生物有着离奇的名字:Labu、Quikko、Sofanti和Peka,它们以月球对地球研究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会议,使用奇怪的装置进行研究,每个装置“比咖啡研磨机更容易使用”。 “光谱电话”可以让他们听到和看到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将人类的言语翻译成音乐的“帕拉莫铵(Parlamonium)”;还有可以让研究人员观察人类的梦境的“梦幻镜”。

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月球生物试图理解为什么人类如此痛苦不堪。他们最终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即使人类不快乐,但“也许正是他们的不幸让他们前进”。为了纪念利希腾贝格先生的科学成就,他们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陨石坑,这个坑散发出“照亮千年的神奇之光”。

与其他广播不同,利希腾贝格的剧本从未在广播中播放过。本杰明最后一次在电台露面是在1933年1月29日,当时他朗读了其日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书:《1900年前后的柏林童年》的选段。就在第二天,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莱西亚·罗森塔尔记录了一个痛苦的事实:为了庆祝胜利,纳粹举行了一场火炬游行,并在整个德国进行了广播——这是第一次真正在德国全国范围内通过无线电进行直播。

随着第三帝国将所有形式的通讯纳入国家控制,广播成为纳粹宣传的另一种媒介,德国人民可以通过它听到元首的声音。讽刺的是,正是20世纪20年代无线广播的大规模扩展帮助纳粹加强了对大众意识的掌控。在美国也是如此,20年代引入的无线技术在30年代成为激起仇恨和阴谋论者,例如考夫林神父(Father Coughlin)和马丁·路德·托马斯(Martin Luther Thomas)的首选媒介。毫无疑问,所有形式的大众传媒都具有这一双重性:它们可以加强民主,但也可以破坏民主。这种讽刺性可能是广播与生俱来的问题,所有的大众媒体都面临着这一问题。想象一种不受这些病理影响的媒介,就像试图想象一种没有咒骂的语言——那将是一种仅供天使使用的语言。

本雅明的无线电岁月:穿越时代的城市之声

195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霍夫曼电子公司生产的霍夫曼收音机。

从一个世纪前的第一次无线广播到今天的播客,音频通信经历着快速蜕变,人们不再通过收音机,而是通过蜂窝技术或无线网络来访问播客。这些创新也恢复了一些类似于个性化聆听的原始体验:耳塞取代了绑在第一代无线盒子上的笨重耳机,但它们也重新引入了与环境听觉隔离的体验。人们想知道,这项新技术对我们共享公共空间的感知会有什么影响,即使每个人都在同一条街上行走,这个空间仍然会被分成数百万个独立的声音环境。当我们不再听到相同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对居住的地方抱有相同的责任感?风险不仅在于行人听不到驶入人行横道的汽车的轰鸣声;人们能有多少次听到乞讨者讨要零钱,或地铁里街头艺人的歌声呢?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可能开始失去对同一个世界的归属感。

在本雅明通过无线电进行广播时,他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体验城市空间,但他相信我们可以共同体验这个空间,他甚至幻想现代技术可以带来集体行动或革命。然而,新技术打破了这个梦想。它们往往不是让我们更加团结,而是让我们彼此更加孤立,而与此同时,广播信号的绝对数量已经成倍增加,以至于完全可以想象,在拥挤的城市街道上,没有两个人会同时听同一段播客或同一首歌。由于数字革命,企业媒体过去的垄断地位已经让位于一个新局面: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开始播客,并分享他们对任何事情的看法。无论这些观点是否有益,无论他们的陈述是真是假。这种多样性在民主传播媒介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个优势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更多的咆哮,更多的阴谋论,更多的仇恨。技术越民粹,“善于雄辩”就越容易被误解为精英主义。这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美学问题——毕竟,并不是每个有抱负的播客都具备本雅明的语言天赋。今天的许多播客都是无脚本的、对所有人开放的聊天,几乎没有形式和内容。本雅明理解了这些风险,但他仍然坚持认为广播能带来所谓的“物质的彻底转变和重新排列”。今天,这种乐观可能很难维持,但打开一个新的播客,你可能会发现一颗珍珠。

其中最好的一些播客,仍然与一个世纪前的本雅明广播存在相似之处。在20世纪90年代,我在巴黎生活时,会在晚上收听《Domaine Privé》,这是一个每周由不同的名人、艺术家或知识分子主持的广播节目,他们会选择一个喜爱的音乐作品,对其意义进行反思。(我仍然记得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谈论《魔笛》。)更近的例子包括由Nahlah Ayed主持的加拿大广播公司Radio One的《Ideas》系列,或由梅尔文·布拉格在BBC Radio Four主持的《In Our Time》节目,以及法国文化广播每天早晨持续六分钟的《Le Pourquoi du comment》,其中哲学家弗雷德里克·沃姆斯对哲学主题提供简短而精彩的评论。除了广为人知的英语节目,包括《这就是美国人的生活》和《电台实验室》等广播节目都分享了本雅明的好奇精神,以及他通过口述传达出能引起听众兴趣的事物的能力。这些播客将我们都重新变成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广播中的声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与无线电”主题征文丨天籁之音,愉悦我心!
说实在话,我最初结缘无线电,是从无线电收音机开始的。区别于有线广播的无线电收音机如同一位无形而无所不能的朋友萦绕在我的身边。无线电收音机的广泛应用,让我这个无线电技术的“门外汉”
2024-11-12 12:27:00
再回首后的向前:《漫长的季节》、淄博烧烤与本雅明
...达并非指向一个永恒进步的线性时间序列,它恰恰以一种本雅明的方式展现出历史的面貌。而这也正是淄博烧烤走红的一大意义。 向前看:本雅明的废墟新世界将我们留在原地。——刘森《新世
2023-05-17 07:41:00
奔驰eqe350,奔驰的智能电动车
...了EQS的许多配置,如后排绅士功能、后排中央扶手、前排无线电充、自拍摄像头、舒适性后排头枕、后排发光迎宾踏板等10项定制化配置,让豪华至美的设计充溢着整个车的细节。 感知之
2023-01-06 17:37:00
【天眼电台·流金岁月】春之声②:歌声里的年味,记忆中的新春
...好运从此就在你的身边紧紧环绕。这里是【流金岁月·春之声】, 我们在天眼电台,陪您过年,春节不打烊。或许你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直到现在, 过年前后的大街小巷,依然放的还是
2025-01-31 01:30:00
艺术赋能景区-欧洲乐手与中国琴童共鸣艺术之声
...午,岱庙雨花道院内秋风轻拂,红叶飘舞。来自 ECM 欧洲之声室内乐团的艺术家们与泰安市的小琴童们齐聚一堂,共同奏响跨越国界的艺术之歌。随着 ECM 欧洲之声室内乐团的演奏悠然
2024-11-17 16:09:00
赤诚之声激荡红色郓城 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以时代新语传承革命薪火
...来自全县机关、学校、企业的51名选手齐聚一堂,以赤诚之声赓续红色血脉,以时代新语凝聚奋进力量。本次大赛以“抗战故事”“红色基因传承”“中国式现代化郓城篇章”三大主题为核心,通
2025-06-21 10:43:00
艺术家晨晓的“快乐生活美学”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
...教育\"(引自策展人评论)通过色彩的情绪传导,实现了本雅明所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灵光再生,限量版衍生品销售数据表明,大众更愿意为附着快乐记忆的艺术消费买单。————《
2025-07-08 10:47:00
埃以防长讨论边境罕见枪击事件
...赫特说,以方已在埃方全力配合下展开调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称,该事件“严重且不同寻常”,必须彻查。埃及方面发表声明说,一名埃及安全人员当天在埃以边境追捕毒贩时越过埃
2023-06-05 16:45:00
郎朗吉娜夫妻联弹与观众“狂欢”
...际文化交流的逐渐恢复,今年2月份,郎朗就将亮相纽约无线电音乐城。与洛杉矶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的合作以及独奏音乐会巡演也将在今年陆续落地。北京,尤其是城市副中心也
2023-01-20 14: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