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2023年底,为了追一部电视剧,我花0.1元在某视频平台开通了7天的VIP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李女士告诉媒体记者,没想到后来VIP会员被自动续费到了今年6月,前后扣款近百元。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竟被自动续费长达几年时间。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多达15万条,音视频软件、办公软件等是重灾区。
被自动续费是由来已久的痼疾,说到底还是玩的“默认套路”,即APP平台利用消费合同条款规则与消费欺诈的模糊地带,设置的消费陷阱,通过误导和引诱规则勾选,实现形式上的合同默认,从而圈定套牢目标客户群体并默认后台自动支付。
对于自动续费,无论是2021年生效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还是新修订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都强调了平台的提示和告知义务,要求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很明显,徒法不足以自行,平台依旧我行我素。一方面是监管力度比较欠缺,约束力度较弱;另一方面“默认套路”对于消费者,多是癣疾之痛,几十几百元的扣款,当真维起权来,“追鸡杀牛”,得不偿失,因而权益博弈的制衡也很弱。
因此,遏制自动续费,完善法规固然重要,而监管补位,倒逼守法更关键。首先,监管需要适应平台经济、网络市场的发展,介入到其运营服务中来,对包括收费在内的行为、规则等,实施合规性审查,及时查纠问题,从源头上堵住诸如“自动续费”之类的格式化侵权。
其次,针对自动续费对整体用户无差别的“格式化”侵权,监管在依法予以严厉行政处罚之外,还可以引导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开展公益诉讼,追究APP平台侵权责任,提升消费博弈能力。
此外,“默认套路”,合同误导是手段,扣费是目的。有账户资金保管权利的第三方支持机构在“不明扣费”的作用很关键,遏制默认自行续费,也需要扼住支付的“七寸”。因此,监管层面也有必要督促手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修补支付管理漏洞,确保商家的“自动续费”协议,不绕过支付前告知程序,充分保证用户支付的知情权利,防止授权支付被滥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