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薄荷是中国传统的、栽培面积最大的香料作物。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华佗在其《丹方大全》一书中,多次提及薄荷入药治伤医病,唐朝也有把薄荷当药物使用的记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其名著《本草纲目》中,曾对薄荷的特征、用途以及分布作了阐述。明代我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已有小量薄荷种植,其后成为太仓地区的特殊产品。
1925年,永盛薄荷公司开创薄荷工业研究,1930年,在嘉定设立试验所,种植薄荷千亩以上。此后,永盛和上海两薄荷公司新开新华、永安等20多个厂家,又在崇明、宝山、海门、南通试种薄荷,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1947年,上海龙华农场引进薄荷良种。
1950年上海引种留兰香,1953年起发展迅速,精油供应国内外。
1956年到1957年,新华厂和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研究改进薄荷油提炼工艺和蒸焗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1956年起,在上海土产公司支持下,由上海香料所主持在上海宝山、刘行等地应用各种新技术,先后育成7个薄荷良种和2个留兰香良种,并推广应用于生产。
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薄荷提油设备分散在乡野山村,工艺落后,影响精油质量。1957年,上海香料所派员去薄荷产区考察了薄荷蒸焗和提油方法,并进行了薄荷提炼工艺的研究,以上海植物园同批的鲜薄荷为原料,进行了水上蒸馏与水中蒸馏对比试验。结果前者能缩短时间,节约燃料而出油率几乎相等,含薄荷脑量也近似。
1990—1992年进行亩产15公斤配套技术的研究,并向15个省、市推广5万—10万亩,获首届轻工博览会银奖。后又用秋水仙素处理育出新品种,其特点是杂质胡薄荷酮的含量低、香气好,唯薄荷脑含量略低。上海香料所育成的薄荷品种向全国产区推广后,受到当时栽培薄荷的农家和农场的广泛欢迎,先后成为薄荷栽培的当家品种。(摘编自《上海农业科研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