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0余载守护 只为湖区千家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9 01: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

20余载守护 只为湖区千家欢

—记洪泽区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员工刘文龙

■通讯员 陈 欢 融媒体记者 黄 煌/文 王 昊/图

老子山镇,地处淮河汇入洪泽湖的入湖口,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湖光旖旎,山色俊美。这里的居民临山而居,依水而栖,由于生活配套不足、交通不便,电视和网络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窗口。虽然地处偏远,但是这里的1000多户广电用户从来不担心看不上电视、上不了网,因为他们的通讯录里都有一个同样的手机号码——这个号码属于洪泽区广电网络有限公司老子山服务中心员工刘文龙。

黝黑的皮肤是坚守的见证

“大娘,开门,我们来给您开通有线电视啦。”近日的一个下午,刘文龙来到一处小院门前,扯着嗓门,热情地招呼着用户。黑,真黑。初见不善言辞的刘文龙,肤色成为了记者的关注点。“刘大哥,您这皮肤是天生这么黑啊?”面对记者的调侃,刘文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撸起袖子:胳膊上下黑白分明,像是“熊猫手”,而黑处简直黑得发亮。“晒的!”他说。湖风烈日当然会灼烧皮肤,40多岁的刘文龙之所以能黑成这样,是因为他20多年来不分昼夜地坚守着岗位。

2001年,21岁的刘文龙来到洪泽区广电网络有限公司老子山服务中心工作,担任外勤维修员,“当时外勤人员一共就3个,一个快退休了,另一个年纪也大了,我作为年轻人,一上来就成了‘主力’。”刚开始工作,刘文龙啥也不懂,跟着老师傅学技术、积累经验,逐渐发现自己对这一行很感兴趣,维修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想方设法地消除疑惑,每天下了班还要抱着专业书籍多学一会儿,不出一年就从“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技术并不是难题,坚守才是真正的考验。生在滩涂上,长在湖岸边,刘文龙是土生土长的老子山人,对家乡非常熟悉,但做好这一行,光靠地熟人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吃苦。以前的老子山,到处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特别是通往长山村的道路,坡度达到30度。每次下雨天到村里维修,刘文龙都要背着10多公斤的工具,扶着路边的树木前行,滑倒是常有的事情。还有去书院巷,压根儿就没有路,要维修只能把车停在山下,徒步爬上去。这还只是在岸上,去湖区维修还要坐船,途中就要花去1个多小时。岸上维修每天都要去,湖区隔两天就要去,刘文龙工作20多年来,几乎每天都扑在为用户服务这件事上,最繁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做好3000多户用户的维修服务工作。

这份工作苦,苦到从2001年至今一共就有过5个外勤维修人员,生生熬走了3个;苦到从2006年到2021年,只有刘文龙一个人坚守这片湖区。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像老黄牛般任劳任怨,终日忙碌。

破损的竹梯是行动的勋章

在跟随刘文龙工作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的竹梯上“长”了许多小裂纹,像是用了不少年,而经过询问得知这梯子是才换的,用了还不到一年。竹梯这么破,能出现这么多小裂纹只有一个原因——用的次数太多。同样破旧的还有他的裤子、鞋子,满是尘土,变形严重,穿了也不到半年。“要想把工作做好,只有不停地走、不停地干。”刘文龙说。

从2006年开始,刘文龙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因为整个站点只有他一个外勤维修人员。为了尽快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早期,刘文龙租了一辆载货三轮,加快行动速度,提高服务效率,“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维修要用的竹梯长、携带不便,不租一辆还真不行。”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敢长租,遇到任务少的时候,还是自己骑车去,想多给公司省点钱。

自工作以来,刘文龙连续18年没有在家过除夕,几乎每年都在站点等待用户电话,或前往维修一线。对此,他说:“我们这里的居民除夕夜一定要看春晚,要是信号断了,团圆的气氛也就不在了,我要做好保障。”有一年除夕前夜,镇里某处外部电视线断开,导致多户村民看不上电视,刘文龙得到消息后,立刻前往事发地维修。刚下完雪,天冷,地滑,他刚爬杆线准备维修就因竹梯打滑摔倒在地。从地上爬起来,他顾不上疼就再次爬上杆线维修,为了防止打滑还用绳子将自己拴在了电线杆上,等到修复完毕,手已经和绳子粘在了一起。2022年除夕夜,一户外地返乡村民刚到家就发现看不上电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给刘文龙,第一时间得到了他的响应和帮助,说什么也要留他吃顿饺子。刘文龙推辞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要回站里值班,解决突发问题。”

2012年开始,刘文龙的业务中有一项被划上了“重点”——留住老用户、发展新用户,这可难坏了他这个“闷葫芦”,一开始因为不善言辞总是吃瘪。后来,刘文龙又发挥起了他那股子实在劲儿,“你只要选择我们的业务,只要遇到问题我立马给你解决。”听到他说这话,村民们也纷纷“留”了下来,选择开通广电业务,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业务好,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刘文龙这个人实在。

群众的满意是无悔的执着

2022年6月,在一次外出维修过程中,刘文龙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边,头上鲜血直流,四周一个人都没有。见状,他立刻将老人扶起并紧急处理了伤势,本想要送其去医院,可又苦于没有车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定睛一看,老人正是曾经服务过的用户的母亲。他在安顿好老人后,立马骑车到老人家中告知情况,让其家属带老人去了医院。第二天,老人的家属为表示感谢,悄悄给刘文龙送来牛奶、饼干。可刘文龙又将这些东西送了回去,给老人补充营养。对此,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我是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

其实,这几年,刘文龙一直感觉对家人有所亏欠。他的父母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母亲先是接受了脑血管肿瘤手术,不到半年又查出乳腺癌,先后又做了3次手术;父亲因为气管炎、肺气肿先后3次住院,近期又查出腮腺肿瘤并进行了手术。2019年,母亲做脑血管肿瘤手术时,他仅仅陪母亲做完手术,度过危险期后就返回了岗位,几乎没有陪护,他担心自己离开太久,站点的工作会出现问题,他担心村民们因为他不去维修而看不上电视,体验感会变差。

不过,这几年,刘文龙也有了值得欣慰的事情:老子山站点引进了新鲜的血液。2021年刚来的站点经理龚林林精明能干,拓展了多项业务;2022年来的外勤维修人员郑志峰踏实肯干、不怕吃苦、主动钻研,帮他分担了许多工作,现在也能够独立处理许多维修问题。今年以来,老子山站点在全区站点评比中,连续多月荣获“综合业务月冠军”流动红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群众满意这一份无悔的执着有了更多力量的支撑。

“我们的网络也更好了,服务也更好了,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刘文龙笑着说。踏着崎岖的山路,刘文龙背着工具包、扛着竹梯、带着“徒弟”,健步前行,穿梭于家家户户,渐行渐远,坚守湖区20余载,只为千家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霞午后阳光下,烟波浩渺的洪泽湖面上,洪泽区邮政公司老子山邮政支局支局长兼投递员唐真亚驾驶着一艘铁皮快艇飞快驶过。龟山、新滩、刘嘴……每到一个村落,他都微笑着打招呼,将报刊、信
2023-03-19 06:35:00
...:淮安日报小站点 大作为——洪泽区广电网络有限公司老子山服务中心发展纪实■通 讯 员 陈 欢融媒体记者 黄 煌“满意!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帮我省了不少麻烦。”日前,在洪泽
2023-08-05 01:26:00
...转自:淮安日报■通讯员 郑耀华本报讯 9月11日,洪泽区老子山镇庆祝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捐资助学活动在老子山九年制学校举行。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兆富,老子山镇
2023-09-14 00:14:00
...变升压工程、蒋坝变扩建工程、杨码110千伏开关站工程、老子山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邓码变11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等工程均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国网公司优质工程。2020年11月,洪
2023-06-22 01:16:00
...AAAA级洪泽湖古堰风景区、三河闸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老子山温泉度假区等一批特色景区,打造沿湖最美风光带。省重点文旅项目淮安方特的落户,让洪泽向建设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
2023-01-08 04:00:00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通讯员 刘 庆本报讯 日前,洪泽区老子山镇新淮村赵女士来到老子山派出所,为民警送上印有“热情为人民服务 真诚为群众解忧”字样的锦旗,感谢民警帮助找到自己的
2023-12-07 03:39:00
...淮安日报■通讯员 严 闯 史进程本报讯 近年来,洪泽区老子山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进一步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老子山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1个代表之家、2个
2023-06-15 00:20:00
深读 | 主题乐园:主打特色,题须多解
...特乐园不仅直接带动了洪泽区旅游业发展,还强力拉动了老子山、蒋坝等周边景区景点实现个性化服务、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增长。从建项目到塑品牌,从强自身到传经验,江苏的主题
2023-06-25 09:41:00
在洪泽湖漂了一夜,驾摩托艇入湖区的两名男子失联近12小时成功获救!
...CCTV视频监管子系统,发现该艇驶出码头后跨越航道驶入湖区非通航水域,经过科学研判,迅速制定搜救方案。 因夜间视线不清、搜寻目标小等不利因素,搜寻十分困难。本着对人民生命高
2024-04-29 09: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