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学做以下养肺美食,立秋时节开启养生模式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9 21:04:00 来源:康之道

立秋了,金风送爽,酷暑渐消。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人们的身体需要得到恢复。中医上讲肺主秋,立秋养生应当遵循润燥、补肺、养阴、多酸8字法则。学做以下养肺美食,立秋时节开启养生模式吧!

一、红枣秋梨汁

食材:无核红枣80克,鸭梨或雪梨4只,蜂蜜150克,冰糖80克,川贝粉5克。

做法:1.梨去皮绞取梨汁;2.将红枣、冰糖放入炖锅,倒入梨汁,大火烧开后小火熬40分钟;3.加入川贝粉熬20分钟,关火;4.放凉后加入蜂蜜,充分拌匀,放入密封罐里,冰箱冷藏。食用时用干净小勺取出,加入60℃以下的水搅匀即可。

功效:本方滋阴润燥,润肺止咳,有效缓解秋季口干咽燥症状。

二、红枣百合银杏羹

食材:百合50克,去核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姜3克,盐3克。

做法:1.牛肉洗净切薄片;2.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3.百合、红枣和生姜洗净,生姜去皮切片;4.砂锅内加水,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煲至牛肉熟,放入盐少许即可。

功效:本方有补血养阴,滋润养颜、润肺益气的功效,适合女性食用。

三、红枣杏仁赤豆粥

食材:去核红枣8枚,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粳米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1.将赤小豆洗净,泡两个小时;2.锅中加水适量,放入粳米、赤小豆、红枣,大火煮沸;3.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杏仁、白糖,文火同煮至粥成。

功效: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2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款水果为秋季养生添彩,寒露后慎食,防伤脾湿
...慎食,防伤脾湿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品尝美食的好时节。在这个季节里,有一些水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被誉为“伤脾高手”,特别适合在寒露后食用。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四种水
2024-07-01 10:27:00
秋天,若不差钱,建议中老年人多吃5种“软黄金”,强体力精神足
...是自然界由热转凉、阳气渐收的过渡期,养生应注重顺应时节,调整生活方式,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饮食上要“润”为先。秋天干燥,人体容易缺水,应多吃些滋润的食物,如梨、百合、
2024-08-28 13:47:00
春分时节如何健康养生?中医专家教你几个小妙招
...昼夜平分,大自然处于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因此,春季时节,我们应当顺应节气特点进行养生,注重平衡与调和。从起居养生方面来看,春分过后,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浙江省新华医
2025-03-21 07:37:00
小雪时节,养肾是关键,多吃这几种“黑”食材,御寒滋补,事半功倍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会越来越低,体感寒冷会更加明显,冬天就在我们身边了。除了增添衣服“防寒保暖”之外,还要
2023-11-22 09:19:00
枸杞生姜搭配,食疗功效非凡
...来说,这款养生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夏天高温时节,饮用枸杞生姜养生茶可以帮助身体排毒、解暑降温。五、其他相关菜谱推荐1. 红枣枸杞粥:将红枣和枸杞与糯米一同熬煮成粥,具
2024-07-08 10:58:00
初春,饮食要“少酸多甘”,记得吃糯米,3种简单做法,营养美味
...素,增强免疫力,让味蕾在美食的享受中得到滋养。初春时节,少酸多甘,记得多品尝糯米美食,为健康生活添一抹色彩。 初春养生:少酸多甘,糯米呵护身体春季养生至关重要,传统养生理念
2024-03-26 11:26:00
多吃红枣制作的美食,共同享受红枣带来的健康和滋补
红枣糯米糕——醇香软糯,口感丰富细腻在寒冷的立冬时节,一道热腾腾的红枣糯米糕能给人温暖的呵护。将新鲜的红枣浸泡后,与鸡蛋、牛奶、白糖等材料一起炒糖浆,再加入桂花糖和马蹄粉进行煮熟
2023-11-29 10:04:00
这6款粥补脾养肝、消除疲劳,春季食用大有裨益
...、红枣糯米粥春季的阳光和煦,万物复苏,正是养生的好时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枣糯米粥不仅能温暖你的胃,更能滋养你的身体。红枣,被誉为“百果之王”,具有补脾
2024-05-08 12:49:00
在金色的秋天,常喝一些养生汤,可以帮助我们度过这个过渡时期
...,莲藕还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非常适合入秋时节。2.排骨排骨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材,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锌等。它不仅有助于肌肉生长和修复,还能提供足
2023-10-24 21: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