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鲁畅 刘志坤
10月10日,济南章丘区小辛庄村附近的玉米地里,正午时分飘起淅沥小雨,敲打在玉米叶上作响,收割机与拖拉机的轰鸣暂歇。
种粮大户胡兴华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尚未收割的玉米——他承包的657亩土地中,仅有30亩在5日之前被抢收归仓。
“从下午三点抢到天黑,三个多小时收了三十亩。”胡兴华回忆。正常情况下,一台轮式收割机一小时能收十几亩,而那天,湿滑的田垄和泥泞的土地让效率大打折扣,“一个小时连十亩都收不完”。
胡兴华在雨中给记者介绍抢收时的场景
这场与连绵秋雨“抢粮”的赛跑,章丘并非没有准备。据胡兴华介绍,在章丘龙山街道,因玉米种植较早、成熟较早,大部分已在雨前抢收完成。
当地农机手早有应对经验,“都会备着大马力拖拉机,或者与人合伙,一旦收割机陷进泥里,立马能拉出来。”胡兴华说,这种“拖拉机待命、收割机作业”的协作模式,让轮式收割机陷车了有后援,或直接启用履带式收割机——两种方案共同构成了应对泥泞的抢收预案。
在小辛庄村,抢收暂时画上了休止符。连日的雨让低洼的田地积了水,“土壤已经下透了”,连履带式收割机也难以进入。村里正组织抽水,将田里积水排向十几公分深的沟渠。
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烘干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前几日络绎不绝的送粮车已陆续散去,烘干设备前堆满的玉米谷山也已烘干入仓。
这种“观望”并非停滞。在章丘,一套从田间到粮仓的保障体系正在运转。10月9日,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发布“三秋”保障信息,组织履带式收割机和应急作业服务队待命;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也与农机合作社建立联动机制,在农户需要时,能第一时间调度机器抢收粮食并烘干。
据此前报道,9月以来,山东鲁南、安徽淮北等地降水量达250至400毫米,部分地区达400至600毫米。与常年相比,河南大部、山东东部和南部降水偏多2至4倍。
进入10月以来,降雨仍未停歇,全省16市普遍出现降水。由于持续大范围降水、累积雨量大,据10月6日山东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分析,有77%的站点10cm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
胡兴华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即便天晴,也要再等土壤条件转好才能继续收割,谈到后续的收割计划时,胡兴华表示还得观望。
一场与雨水争粮的“中场休息”里,农户与机器都在等待下一个晴好的时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