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5 21:33:00 来源:戏说三国

(浪淘古今事原创,发表于百家号,未经许可不得抄袭、洗稿和抓取)在20世纪初,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诞生了,她的名字叫林巧稚。她是我国的第一位女院士,是妇产科的专家,有人称她为婴儿的守护神。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这个女人成为了标榜历史的名人,她小时候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里,本来她的生活平淡而幸福,父亲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他曾经出国外留学,回国后做了翻译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美好,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家庭主妇,但是就在生下林巧稚的那一年,她的母亲得了一种很难治的妇科病。没过多久,当林巧稚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后来当林巧稚长大成人之时,她得知自己的母亲是因为得了宫颈癌去世的,那个时候,这种病是一种非常难治的妇科疾病。林巧稚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难受,后来在她的心底里萌发了一个希望的种子,那就是当一个医生。她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林巧稚早早就失去了母爱,当她看到别的孩子在炫耀自己的母亲时,林巧稚心里便如刀割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母亲的思念愈切,越思念母亲,她就愈希望自己是个医生。这个强烈的愿望,最终也决定了她人生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太婆气喘呼呼地腆着大肚子,来到医院妇产科看病。经过检查,原来她肚子里长了个大瘤子,跑了很多地方都说这个病没法治。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她听到医院里有个叫林巧稚的医生,专门治各种疑难杂症。此时的林巧稚医术已经非常高明了,这也源于她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在林巧稚查看了病人的病情之后,她说出了一句话:“不要担心,能治好”。这句话一说出来,家属和病人顿时高兴的流出了幸福的泪水,这是一个病人听到的最欣慰的一句话。年过半百的林巧稚亲自主刀。在无影灯下,她信心十足地为老太婆做大手术,手术室里静悄悄的,整整六个小时,手术终于结束了,所有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手术结果非常成功。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这个瘤子整整有56斤7两,这都是一个小孩的体重了。像这么大的瘤子林巧稚也是头一次碰到,真是实属罕见。在林巧稚手里痊愈的病人有很多,许多人都称她为“生命天使”,因为她拯救了很多生命,而且她本人亲自接生的婴儿多达5万。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就是这个伟大的女人,她一生都没有选择结婚,许多人很诧异,为什么没有组建家庭,她说道:“我一辈子没有选择结婚,是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家庭和孩子,为了我的事业,为了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我决定不结婚。”林巧稚这一番话说完,众人给她竖起了大拇指,真的很棒。就是这样一个女强人,她还是我国第一位女院士。

她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却一辈子没结婚,说出原因后众人竖大拇指

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因为她成功接生了很多婴儿。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一生的功劳被世人所铭记,她的奉献精神也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久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婚姻好不好,全凭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经营
...珍自爱,守心安住,同样可以找到独行的美好。妇科专家林巧稚医生,一辈子接生过数不清的婴儿,但她自己却没有成家。她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都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无怨无悔。某种程度上
2022-12-19 20:01:00
百姓称她活菩萨,林徽因冰心都感激她,未曾生子却是5万人的母亲
...出血的状况。于是就来到医院来检查。接诊她的医生叫做林巧稚。相信说到这,大家就知道我们今天的故事说的是谁了,不错,她就是我们国家近代妇产科的第一人—林巧稚。林巧稚为她做了检查,
2025-04-30 08:44:00
...喝彩、为祖国庆生!99岁的罗世芳教授师从“万婴之母”林巧稚教授,这位1947年便踏上从医之道的妇产科前辈,真正退休也仅有三四年,白寿之年,医疗一线的事情,依然十分挂念。这位“
2024-10-02 09:39: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科院院士、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逝世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与新中国第
2025-04-22 17:53:00
...,让人不禁想起百余年前的另一个场景。1921年,年轻的林巧稚参加协和医学院招生考试时,遇到一名女考生因中暑晕倒,她当即放下试卷上前施救,直至对方脱离危险,而她却因此耽误了考试
2025-05-23 03:05:00
试管屡败不放弃!跨越千里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成功自怀
...胡雪慧主任的那一刻,她激动地握住主任的手,连连竖起大拇指表示:\"胡主任,您真的太牛了!也是您圆了我的母亲梦,我们全家都感谢您!\"胡雪慧主任表示,王女士的成功怀孕得益于精准
2025-08-18 16:29:00
· 迟到三十六年的“谢谢”
...的谢湘向好友周志春求助。周志春是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侄外孙,他辗转找到林巧稚的助手、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连利娟咨询。“我和连大夫并没有直接见过面,她的所有意见都是通过周
2023-07-04 19:33:00
结婚合影时新郎和伴郎“比心”,新娘竖大拇指:你们结婚吧
...地抢镜了结婚合影时新郎和伴郎“比心”,新娘冲他们竖大拇指:你们结婚吧,我好像很多余!在合影的时候,新郎和新娘虽然是挨着的,可是新郎去额跑去和伴郎“比心”,这样的操作让人觉得很
2024-10-08 10:30:00
...细洗手和清洁乳房。用一只手扶住乳房,而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位于乳头底下约两厘米的乳晕区域。手指呈“C”形,剩余的三个手指支撑住乳房。然后,大拇指和食指朝胸壁方向轻挤乳晕底
2023-09-11 08: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