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国首个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正式公布:对未按时参保人员设定待遇等待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02 07:41: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明晰各方责任,落实依法参保;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连续参保;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有感参保。

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可在常住地参保

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要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超大城市要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做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工作。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落实参保相关政策,抓好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扩面工作。

推进居民医保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保持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合理的比例结构。对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保按有关规定给予分类资助。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政策,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支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及已参保的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

在巩固住院待遇水平基础上,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升基本医保门诊保障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居民医保年度新增筹资的一定比例用于加强门诊保障,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在基层就医。

建立对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和零报销人员的大病保险待遇激励机制。自2025年起,对断保人员再参保的,可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适当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原则上每次提高限额均不低于1000元,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具体政策标准由各省份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等待期具体标准由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建立全民参保数据库

实现“一人一档”管理

国家医保局建立全民参保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管理,定期将未参保人员信息推送至省级医保部门。省级医保部门要及时掌握本地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参保人员、未参保人员等信息,定期更新全民参保数据库。

每年9月开展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各级医保部门、经办服务机构、定点医药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动员,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动员参保。

推动落实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会保障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促进监护人为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医保部门和税务部门要丰富参保缴费方式,拓展个人缴费及纳入医保结算的医药费用查询渠道,为参保人员提供线上线下多样化、便捷化的参保缴费等服务。用3年时间逐步统一全国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发挥商业银行、商业保险机构等网点作用,延伸医保公共服务。

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积极创造条件,将自愿申请且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推动实时结算。推进村卫生室合理配备国家集采药品,方便农村居民就近看病就医,更好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加大对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用好医保基金,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大力推动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医保服务应用。

强化部门协同。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参保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做好人口信息数据比对、社会保险业务协同联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等工作,动员引导社会力量依法规范参与医疗救助,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推进信息共享。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综合评价,保障资金支持,确保各项措施平稳落地。 综合新华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取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户籍限制。“扩”是指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提”是指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提高大病
2024-08-02 01:23:00
医保个账改革十问十答:门诊共济改革的初衷是什么?
...陆续开始启动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改革。这项关系到3.54亿医保参保人利益的制度,要求待遇支付向退休人员倾斜,截至2021年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退休职工为9324万人。目前,
2023-02-12 22:5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展开医保待遇有何变化(政策解读·问答)本报记者 孙秀艳《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1日 第 03 版)医保支付方式改
2024-05-11 05:41:00
财经观察:医保年年交,值不值?
...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治疗共花费47956元,居民医保报销12978元,大病保险报销11950元。”这是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一份个人报销清单。因消化道问题,安徽省池州市村
2024-08-10 11:05:00
医保家庭成员共济 惠及更广大参保群众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小“共济”大民生医保家庭成员共济 惠及更广大参保群众 本报记者 曹娜2023年1月1日起,我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政策(以下简称医保门诊共济)实施。记者从市医
2023-02-10 09:27:00
安徽发布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实施意见 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职工医保
...遇保障政策等。实施意见明确,2025年起,组织实施居民医保省级统筹相关政策,实施居民医保省级调剂金制度;规范统一职工医保筹资与待遇保障等配套政策。统一参保覆盖范围落实国家全民
2024-04-16 08:58:00
医改最大受益人被忽悠上街反对?其实改革后老年人更受益!
...每个月多拿100多元。」此前有观点将此次「风波」归咎于医保个人账户的归属权问题——究竟是保险还是储蓄?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告诉健康界,医保个
2023-02-14 10:52:00
明年起将设省级统筹调剂基金
...时足额支付规范待遇保障从2024年起,逐步统一全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同一制度内参保人员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两病”门诊用药等待遇保障政策10日,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为
2023-11-11 04:05:00
医保制度如何发展?陈竺:实现“三医”高质量协同发展
...今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谈及我国医保制度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
2023-04-24 00: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