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08 20:16:00 来源:卓越科技

前几天,Meta发布了首款AR眼镜原型产品Orion,被业界称为AR产业的iPhone时刻。不过在雷科技看来,这款“十年磨一剑”,硬件成本都高达1万美元的Orion并非AR行业的iPhone,如果非要用另一个明星产品对比,它更像是视频大模型领域的“Sora”。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MetaMeta十年磨一剑,Orion真「遥遥领先」吗?

尽管Meta暂时还没有Orion的发售计划,媒体方面也只有TheVerge一家上手体验了Orion,但它的设计理念足够前卫,展现了Meta对AR眼镜未来发展的判断。

从外观来看,Orion是一款「外形诡异」、边框特别粗壮的眼镜。即使你从未接触过任何AR眼镜产品,Orion的外形设计都会让你觉得「这款眼镜有问题」。但在Orion臃肿的设计背后,蕴藏着Meta长达10年的技术研发积累。

首先,Orion采用了MicroLED投影方案。

Meta所采用的光学级碳化硅让Orion可以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提供高达70度的视场角(FOV)。作为对比,市面上大多数AR眼镜的视场角只有30-50度,只有极少数高端型号能达到55-65度。

作为AR眼镜的核心指标,视场角关系到AR眼镜的显示面积,也严重影响AR眼镜的「沉浸感」。举个例子,视场角就像在全黑的房间里,手电筒光束的宽度。如果AR眼镜视场角太小,用户必须反复扭头才能「看全」一个窗口。这也是市面上大多数AR眼镜只能实现「智能手环」级别的交互的原因。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Meta

而70度的视场角允许用户在眼前完整显示一个具有交互价值的窗口,这也让AR眼镜的实用性显著提升。另外,定制硅方案也显著降低了Orion的功耗和重量,配合镁合金框架,Orion本体重量只有100克左右。

其次,与业内大多数产品不同,Orion采用了分体方案。

整套系统由AR眼镜、EMG(肌电图)腕带和无线计算单元组成。EMG腕带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的智能手环,但内侧的EMG传感器可以准确捕捉手腕的动作,提供精准的输入和反馈。当然,Orion眼镜两侧也有用于捕捉手部动作的摄像头。而无线计算单元的大小与全景运动相机类似,即使放在口袋里也可以为Orion提供计算能力。

最后,在交互上革新,它抛弃了传统手柄,采取EMG手环。

长期来看,AR眼镜的传统手柄方案必然会被抛弃,未来的控制手柄必然会和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产生更强的联系。EMG手环通过肌电图技术检测用户的肌肉电活动,这不仅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还极大地丰富了交互方式。行业内普遍认为,直观、无缝的交互体验是AR普及的关键,而Orion控制手环的出现证明了AR控制设备小型化的可能性,也让用户提前看到了「更自然」的AR交互方式。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Meta

Orion的无线分体式设计,也真正意义上打破了AR眼镜的「脚镣」。通过将计算和处理模块移出眼镜本体,不仅大幅减轻了重量,还改善了佩戴舒适度。这一设计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AR眼镜的形态,使其真正有可能成为日常佩戴的电子设备,而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展示的噱头。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Meta

不可否认的是,和有线分体方案相比,无线分体方案确实影响了Orion的续航时间。但从用户的角度看,无线设计确实更符合用户对「眼镜」的心理预期,可以促使AR眼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市场还在早期,国产AR眼镜依然有创新机会

尽管MetaOrion用实际产品「重构」了消费者对AR眼镜的想象,但对其他AR眼镜品牌,尤其是国内AR眼镜品牌来说,AR眼镜的市场也没有被完全堵死。

首先,Orion目前还是一件非常早期的产品。尽管Orion是Meta「潜心十年」之作,但其粗大的边框、接近100g的重量、相对有限的功能与避而不谈的价格,都证明了Meta对Orion的态度——这其实就是Meta的「GoogleGlass」。

对Meta来说,Orion与其说是一款想要抢占市场的产品,倒不如说是一款展示Meta在AR领域头部地位的产品。即使Orion在日后能「批量」生产,Meta也会优先满足第三方开发者的需求,用有限的Orion打造MetaAR眼镜的应用生态,并为下一代Orion做准备。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Meta

国产AR佼佼者Rokid在今年发布了备受好评的RokidARLite,它的一大优势就是“买得到”,官方定价为4499元,用户使用官方发放的F码后,还可以享受到1000元的优惠等权益,成为当前人人都买得起的最强大最普惠的AR设备。

其次,国产AR品牌拥有更强的市场敏感度和本土化优势。

尽管Orion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与国外消费者有所不同。国内品牌在应用生态、影视内容方面的资源远胜Meta等海外企业。此外,国产品牌还可以利用价格优势,在中端消费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通过优化生产成本和规模化制造,国产品牌完全可以推出更加亲民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长远来看,在虚拟现实市场真正成熟之前,Orion或许是最好的折衷方案,它提供的轻巧、便携、生活化,是现阶段AR眼镜做不到的。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最后,国产AR品牌在软件应用与内容生态上具备天然优势。

AR眼镜要赢得市场离不开软件应用与内容服务生态的完善,甚至可以说,生态才是起决定的因素。国产AR品牌在软件应用与内容生态构建上有天然优势,以RokidARLite为例,它在对OS进行重构的同时,加大了游戏、办公等生态的构建,甚至让AR轻办公成为现实。

建立在Station2主机的计算能力之上,RokidARLite「多联屏」提供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用户轻办公的需求。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源:Rokid)

戴上RokidARLite,如果你习惯边看B站边写文档,可以在正前方的屏幕进行撰写,在左侧屏幕播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右侧屏幕打开浏览器查阅网页,窗口之间互不干扰,只要稍微转头就能聚焦到任一屏幕上。

再搭配一个便携式键盘,以及RokidARLite上加入的触控交互设计,也完全可以将这种新的「空间办公」体验带到高铁上,或是旅途上遇见的一家咖啡馆,实现办公地点的自由。毕竟,RokidARLite不仅是「大屏」和「多联屏」,还是一个极致的「随身屏」。

在与雷科技连线时,Rokid创始人兼CEOMisa也表示,RokidARLite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OS,Rokid重构了一套面向空间计算的原生OS,给性能释放和交互创新构建了基础,也给更繁荣的AR应用生态创造了可能。

Misa认为,目前构建AR应用生态最适合的路是“七三分”,70%的应用来自移动PC应用向空间计算的迁移,比如微信、钉钉、爱奇艺等,还有大概30%的应用将是面向空间计算而生的全新应用,这也是苹果VisionPro的应用生态构建路线。Orion是Sora,AR产业的iPhone时刻仍未到来

2012年,Google发布了首款AR眼镜——GoogleGlass,作为全球首款,也是最被大家熟知的一款智能眼镜,它提供了语音控制、屏幕显示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能力,开创性地将Android系统塞入一个小巧的眼镜架中,这样的巧思,足以「引爆」整个科技圈。

Meta十年磨一剑!但Orion绝不是AR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GoogleGlass具有前瞻性,但它对智能眼镜的定位太过超前,显得有些天马行空,所以这一产品最终也被Google腰斩。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Google未曾拿下的市场,早已站满了国产品牌。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市面上AR眼镜竞争激烈,但在功能方面,AR眼镜的功能似乎有些过于单一。有限的可视角度、并不出色的硬件算力,再加上捉襟见肘的续航时间,让市面上大多数AR眼镜只能被当作是「显示设备」,无法真正发挥AR眼镜硬件形态的优势。

Meta推出Orion,意义非凡,特别是对国产AR行业:

一是旗帜鲜明的看多态度让人兴奋。Meta耗时十年研发推出Orion,展示了其对AR眼镜的坚定看好。扎克伯格更是直言AR眼镜是最理想的AI助手形态:“眼镜可以看你所看,听你所听,因此可以成为完美的AI助手,因为它们知道你正在做什么事情。眼镜还能将全息影像投射到世界上,这样你与其他人的社交体验就不会局限于手机屏幕上的那些小互动。”

二是给AR产品形态带来了启发。横空出世的Orion,在产品形态上给出了不少新的解法,也给AR行业带来一些启发。国产品牌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国产硬件供应链的技术聚合优势,同时用高出货量降低产品单价,抓紧时间推动AR产品走向落地。

从1万美元的硬件成本来看,Orion不可能让AR行业进入iPhone时刻。今年,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也对媒体表示,今天的空间计算行业,就像是距离初代iPhone发布还有3年(雷科技注:2003年左右)的手机行业,处于一个积极探索和期待的阶段,也就是说,AR眼镜要走向大规模普及起码还要三五年时间。

Orion更像是AR产业的“Sora”。就像视频大模型一样:Sora的横空出世让世界看到了视频大模型的价值与潜力,然而Sora效果再好也一直在“demo”阶段,一般人根本没机会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手推出可灵视频大模型,字节在前几天也发布了两款视频大模型,这些“中国版Sora”或许技术没有Sora强大,但重点在于人人都能用得上。同理,我们期待市场出现更普惠的“中国版Orion”,让消费者可以体验到AR技术的强大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Meta称即将发布的AR眼镜拥有你想象不到的高视场沉浸感
...真的会实现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憧憬的“iPhone时刻”,并帮助AR眼镜和其他诸如Quest这样的未来主义硬件最终流行起来
2024-04-28 07:00:00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SiC器件领军厂商以及衬底环节的本土龙头
...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受益上车节奏加速及AR眼镜领域的应用探索,SiC行业的需求侧有望提速增长:1)在头部车企引领下
2025-03-18 09:16:00
2022年AR硬件汇总:BB已成红海,轻量化+光波导成新趋势
今天我们继续总结2022年发布/公布的AR眼镜和参考设计,2022年AR眼镜市场一个关键特色就是新产品多,技术迭代快,尤其是Birdbath方案的分体式AR观影眼镜产品越来越多,
2023-01-18 12:00:00
国君策略:苹果MR有望引领新一轮产业浪潮 看好三维度投资机会
...消费电子大行情需由爆款产品引领,MR有望成为苹果的Mac时刻,并成为进入元宇宙世界的关键硬件入口。2017-2021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大幅增长
2023-06-01 10:00:00
左手AI右手AR,Meta如何重新变成酷公司?
...是蝙蝠侠,而不是在按键盘上的某一个键。最让我惊喜的时刻是,这个游戏会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教将两手展开,靠自己滑翔飞下去,那种成为超级英雄的感觉太棒了。瞿嘉:我认为《蝙蝠侠》这样
2024-10-18 09:53:00
Birdbath和Pancake之后看什么——CES 2023上的大视角超薄AR光学方案
...概念风生水起。小米、华为、OPPO等大厂们陆续发布了其AR眼镜,细红线、致敬未知、奇点临近等纷纷入局AR赛道,Nreal
2023-01-07 10:00:00
国内首款!无锡锡山企业新突破
...该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行业突破,是国内首台套兼具宽视场与高分辨率的共聚焦显微镜新仪器,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重大突破。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一项重要的眼科成像技术,自1989年
2025-04-11 18:14:00
对话XREAL徐驰:AR取代手机是个漫长的过程,XR行业还没看到“iPhone时刻”
...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的XR行业还没有看到空间计算的iPhone时刻,相反在朝三个产品形态收敛。一是沉浸式设备,即相对笨重的XR头盔
2024-05-31 21:33:00
早期项目 | 「光粒科技」推出AR运动眼镜,将于三季度推向市场
...向现实。目前,公司已基于全自研的光学技术推出AR智能眼镜及全息汽车HUD组件,获得了祥峰投资、线性资本、常春藤投资
2023-08-01 09: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DEKRA德凯百年庆典隆重举行:传承百年使命,共创安全未来
2025年,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迎来成立一百周年。值此世纪里程碑之际,DEKRA德凯亚太区于9月1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百年庆典
2025-09-16 13:38:00
中国品牌,全球奖项:及象教育双奖加身,引领银发教育“中国服务”时代
9月13日,第四届全球品牌经济大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会以“向远
2025-09-16 13:38:00
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中国农机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张一晓 潍坊报道当前,中国农机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通过“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的补贴政策
2025-09-16 10:21: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罗俊明)近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顺利完成SVG智能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安全生产的供电系统稳定性难题
2025-09-16 09:41:00
西贝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罗永浩
近期最热的事,毫无疑问,罗永浩大战西贝。如果你还没关注,也没事,差评君给你简单说下来龙去脉。9月10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
2025-09-16 05:14:00
江西超高压工程实现“智能”验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9月12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平稳返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全线数字化验收顺利完成
2025-09-16 06:53:00
南京天加环境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和“减排”双路径绿色发展为地球控温1.5℃持续努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当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1
2025-09-16 07:46:00
“法国经验”遇上“中国制造”,南山飞卓攻克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一步”——全球主力民航客机今后将用上“南京造”□通讯员杨淏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一个是欧洲排名第一的飞机精密零件制造商法国FigeacAero(下称“飞卓宇航”)
2025-09-16 07:46:00
最浪漫的潮州特产,统治美国人婚礼
凌晨3点,广东潮州。一家婚纱公司收到一封紧急邮件,屏幕那端,是美国客户的紧急恳求——“请务必保质保量,按时交货,拜托拜托”
2025-09-16 05:13:00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9-16 01:03:00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和第18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双展联动
2025-09-15 23:49: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职工自研装置投入使用 开启变电设备一键检测新模式
9月11日,在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500千伏仁义变电站内,一套由该局文峰职工创新工作室历经3年自主研发的“无线传输型的氧化锌避雷器多组同步带电检测装置”成功投入使用
2025-09-15 23:11:00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汪江涛:以人才体系创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文/许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组织痛点,通过体系搭建、机制创新与人才激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动能
2025-09-15 11: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才算预制菜”,实则揭开了餐饮行业一个长期被回避的核心议题
2025-09-15 11:22:00
威海智造 冠军领航 | 从“千规千面”到“千舱千智”,一艘高端客滚船的“冠军制造”算法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仇艺畅 威海报道威海湾畔,巨轮林立,焊花飞溅。这里是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的生产现场,一艘艘高端客滚船正在建设中
2025-09-15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