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比尔盖茨:核能发电是迄今最安全的能源生产方式 无可替代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0 09:32:00 来源:驱动之家

快科技12月20日消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布了《年度展望》,其中谈到了核能发电。

比尔盖茨表示,几十年来,核技术的研发一直停滞不前。切尔诺贝利和三哩岛等广为人知的核事故让人们意识到核电所蕴含的真实风险。

人们并没有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选择不再继续研究这一领域。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比尔盖茨2008年创立了泰拉能源(Terrapower),设计和建造下一代核能发电厂。

这座核电站名为Natrium,是一个钠冷快堆发电站,有可能在2030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核设施,与传统反应堆相比,它将更加安全,产生的废料也会少得多。

据了解,Natrium电厂使用液态钠作为冷却介质,其沸点比水高8倍以上,因此可以吸收核心中产生的所有额外热量。与水不同,钠不需要泵送,因为当它变热时,它的液面会上升,随着上升,它会冷却。

如此一来,即使该电厂失去电力,钠仍将继续吸收热量而不达到会导致熔毁的危险温度。

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曾写道,如果我们要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消除碳排放,我们就需要核能发电。其他所有清洁能源都不如核能可靠,而其他所有可靠能源都不如核能清洁。

“在无碳能源中,核能是唯一一个几乎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不分昼夜和季节供电的,其可靠性已经得到广泛证实。”

“请记住,美国当前的核电站群已经安全运行了数十年,事实上,就死亡人数而言,核能发电是迄今为止最安全的能源生产方式。而这个位于凯默勒的新设施将会更加安全。”

比尔盖茨:核能发电是迄今最安全的能源生产方式 无可替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破解AI耗电困局 科技巨头“押注”核能
...创新世界潮】◎本报记者 张佳欣近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透露,将继续对美国怀俄明州“下一代”核电站投资数十亿美元。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悄
2024-06-24 01:57:00
电动汽车有多耗电:比尔盖茨称AI用电量跟它比小得多
...前外界猛批AI,认为围绕它搭建的设施太耗电,不过比尔盖茨却不这么认为。微软和其他科技公司致力于寻找清洁能源,并成为这些新技术的先驱者,包括地热、核裂变、核聚变等前沿技术。对此
2024-09-09 09:12:00
押注核能!微软决心喂大模型新“弹药”!
...看,微软将目光锁定在了核能。大家可能不知道,比尔·盖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核创新公司TerraPower的董事长,该公司正在开发和推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设计。不过,Terra
2023-09-28 11:06:00
AI耗能太多怎么办?微软正考虑引入小型核反应堆
...核裂变是指原子分裂并释放能量。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另一个身份,是核创新公司TerraPower的董事长,该公司正在开发和推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设计。不过,TerraPow
2023-09-27 17:17:00
比尔·盖茨年度展望:2024是人类未来之路的转折点
比尔·盖茨当你回顾2023年时,你将如何记起?对我来说,这将永远是我成为祖父的一年。这将是我与所爱的人共度宝贵时光的一年——无论是在匹克球场上,还是在激动人心的《卡坦岛》游戏中
2023-12-20 13:44:00
AI也怕“没电”?盖茨砸10亿美元建核电站,科技巨头们如何布局
...30年,数据中心将消耗美国4.6%到9.1%的电力。上周,比尔·盖茨投资10亿美元兴建的核电站在美国怀俄明州破土动工。当地时间16日,他称自己还会追加投资:“我投资了十多亿,
2024-06-18 08:48:00
比尔・盖茨启动美国首座“下一代”核电站建设
6月12日消息,据比尔・盖茨个人博客GatesNotes,由其创立并担任董事长的核能企业TerraPower近日在美国怀俄明州凯默尔启动了美国首座“下一代”核电站的建设
2024-06-12 13:25:00
总价61亿,“ChatGPT之父”即将收获一个核能公司IPO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Jeff Bezos)、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人也投资了Helion
2023-07-13 14:40:00
比尔·盖茨4年来首次访华:谈科学创新如何解决人类挑战,还提到袁隆平、屠呦呦
...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时隔四年到访中国的比尔·盖茨在今天的一场活动演讲中提到。昨日晚间9时49分,盖茨通过微博发出消息:“我刚刚降落在北京,这是我2019年以来的首次访问
2023-06-15 20: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