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18 10:41: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潍坊报道

在潍坊寿光市,一座占地3000亩的“蔬菜硅谷”正以科技为笔,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范式。这里是部、省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核心配套项目——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集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教育培训于一体,更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为骨架,构建起国内领先的智慧农业试验场。从8万平米智能温室的“云端管控”到种苗繁育的“全流程智能”,从土壤数据的“精准画像”到全产业链的“标准输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智慧的脉搏。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棚型里的“科技密码”:智慧设施重构种植逻辑

走进基地,10余种形态各异的棚体构成了最直观的“智慧图谱”——高标准日光温室里,传感器实时捕捉温光水肥数据;工厂化智能温室中,机械臂精准完成作物管护;新材料高温大棚通过特殊材质实现光热自主调控;滑盖式大棚可根据天气自动开合顶部……这些看似“形态各异”的棚型,实则是智慧农业“按需定制”的生动实践。

“传统大棚靠经验,这里的大棚靠数据。”基地技术人员指着一栋工厂化智能温室介绍,这座由赵春江院士团队规划设计的8万平米单体智能温室,藏着一套“节能密码”:基础下挖设计减少地面传热,智能外保温系统根据时间随温度自动升降,空气能热泵与日光温室余热回收技术联动,从根源上破解了冬季生产“高耗能”难题。“理论计算,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

在模块化组装日光温室里,智慧化体现在“细节管控”的极致。墙壁内嵌的温度传感器每30秒刷新一次数据,当监测到室内温度超过一定温度,通风口便自动开启;湿度传感器与喷雾系统联动,确保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60%-70%的作物最佳区间;土壤墒情传感器则实时传输水分数据,联动水肥系统实现“缺水即补、不旱不涝”。

8000平米的研发中心是这些“智慧棚型”的“大脑中枢”。这里不仅能为10余种棚型提供试验验证与数据采集服务,更通过可视化温室集群智慧管控云服务托管系统,实现了全基地生产管理的“云端化”。技术人员在中控室轻点屏幕,即可远程操控任意大棚的灌溉、通风、补光设备;系统自动生成的“生长报告”,会标注每株作物的生长周期、施肥记录、病虫害情况,让种植从“看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

这些智慧设施的背后,是120多项发明专利的技术支撑。精准水肥系统可根据作物种类自动调整氮磷钾配比,潮汐灌溉技术让根系吸水更均匀,智慧气象站提前72小时预警极端天气,多功能机器人穿梭田间完成巡检与采摘……“我们要让每个棚型都成为智慧农业的‘试验场’,验证哪些技术能真正落地、哪些模式值得推广。”基地负责人说。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实验室连着田间:科研集群筑牢智慧根基

在基地研发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一台基因测序仪正高速运转,屏幕上跳动的碱基序列揭示着番茄抗病基因的密码。这里是王晓武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平台,与顾兴芳研究员的细胞工程实验室、李宝聚研究员的植保实验室,以及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和分析实验室,共同构成了智慧农业的“科研矩阵”。

“智慧农业不只是设备智能化,更要从‘根’上实现精准。”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分子生物检测技术在这里已成为常规手段:通过基因标记快速筛选抗病虫品种,利用PCR技术检测种苗携带的病原菌,借助光谱分析判断果实内在品质。“以前培育一个番茄新品种需要8-10年,现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缩短一半时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的入驻,让实验室的“智慧成果”能快速流向田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团队在这里开展了8项重点研发:番茄育种团队通过智能气候箱模拟不同地域光照条件,筛选出适应多区域种植的品种;辣椒育种团队利用物联网设备记录不同温度下的坐果率,建立“温度—产量”关联模型;功能基因组团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调控黄瓜苦味的关键基因。2021年,该所167名科研人员在这里完成了14个研发团队的试验任务,输出技术方案30余项。

土壤是农业的“命脉”,智慧农业更需“读懂”土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寿光设施农业研究中心建成的国家级CMA检测认证实验室,完成了寿光全境域土壤调研,600余份样本、2万余个数据构建起“土壤健康数据库”。“我们通过分析土壤有机质、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为每个区域定制‘改良方案’。”科研人员展示的土壤数字地图上,不同颜色标注着土壤肥力等级,点击任意地块,即可查看推荐施肥量、适宜作物种类。“这就像给土壤开‘体检报告’,精准到每一寸地。”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工作,则让智慧农业有了“标准锚点”。在这里,5项日光温室蔬菜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已获农业农村部发布,126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正在基地开展数据采集。在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实验室,35个番茄品种、23个黄瓜品种的外观、颜色、味觉指标被量化为具体数据:番茄的糖酸比需在6-8之间,黄瓜的脆度数值应大于4.2……“这些数据不是凭空而来,是智能传感设备与人工品鉴结合的结果,最终形成的标准将成为智慧种植的‘操作手册’。”标准中心工作人员说。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全链条的“智慧闭环”:从种苗到餐桌的精准管控

在寿光现代蔬菜种苗创新中心,一场“无人化”育苗正在上演:滚筒式全自动播种机每分钟播下120粒种子,误差不超过1粒;人工气候催芽室里,温度精准控制在28℃±0.5℃,湿度稳定在90%;智能嫁接愈合室通过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调控,让嫁接苗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国内首条蔬菜大苗纸钵生产线,将育苗盘制成可降解纸钵,实现“苗随钵走、钵入土融”。

“从种子到成苗,全程看不到多少人工。”种苗中心负责人指着中控屏介绍,整个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传感器实时监测:播种深度有偏差,机器自动校准;催芽室湿度有波动,除湿系统立即启动;转运机器人根据苗龄自动规划路线,将种苗送至不同温区养护。这套全封闭、全智能的系统,年育苗能力达4000万株以上,更能通过数据追溯,精准记录每批种苗的“成长轨迹”。

种苗下地后,智慧管控延伸至种植全周期。在番茄种植区,精准水肥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调整配方:苗期氮元素占比30%,花期磷元素提升至25%,结果期钾元素增加到40%;潮汐灌溉系统每天凌晨3点自动启动,让根系在“浸润-沥干”的循环中高效吸水吸肥,比传统灌溉节水60%。“我们给每株番茄都‘办了身份证’,扫码就能看到它的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情况。”种植户说。

病虫害防治是智慧农业的“重头戏”。基地全面应用生物防控技术:智能虫情测报灯自动诱捕害虫,通过图像识别判断虫种与数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植保实验室;天敌昆虫释放装置根据虫情数据自动调节释放量,用“以虫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物联网孢子捕捉仪24小时监测病原菌,提前3天预警病害风险。“以前打药凭经验,现在看数据,农药使用量减少了70%,蔬菜品质反而更高。”

从采收至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智慧化同样不缺席。采收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判断果实成熟度,精准采摘红熟番茄的同时避开青果;分拣线上的光谱仪快速检测果实糖度、酸度,按品质分级包装;区块链溯源系统记录下采收时间、检测结果、运输温度,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全流程信息。“我们要让‘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可控、可溯,这才是智慧农业的终极目标。”基地运营人员说。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六统一”里的智慧管理:标准输出让智慧农业可复制

“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流程、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在基地的公示栏上,“六统一”管理模式格外醒目。这套由寿光农控集团主导的运营体系,看似是管理手段,实则是智慧农业规模化推广的“关键密码”。

“智慧农业不能‘各自为战’,标准统一才能形成合力。”基地运营负责人解释,“统一农资供应”意味着所有种子、肥料、农药都经过智能检测设备筛选,确保符合绿色标准;“统一技术指导”依托云平台实现,专家通过远程操控系统指导农户调整种植参数;“统一生产流程”则将智慧种植拆解为108个标准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数据记录与考核指标。

检验检测的“智慧化”是“六统一”的核心支撑。基地的检测中心配备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高端设备,可检测130项农残指标,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检测人员表示,“一批蔬菜从采收至出厂,要经过3次检测,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无法上市。”

“六统一”最终指向品牌价值的提升。通过智慧化管控,基地蔬菜的质量大幅提升,形成了“寿光蔬菜”的高端品牌。在销售端,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指导种植结构调整:根据数据反馈,增加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等高端品种种植面积,产品溢价达50%以上。“智慧农业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如今,这座3000亩的“蔬菜硅谷”正成为智慧农业的“输出窗口”:其研发的120余项专利技术已在全国20个省份推广,制定的5项行业标准被纳入国家农业标准体系,“六统一”管理模式复制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200余个基地。“我们的目标不是建一个‘盆景’,而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样板,让更多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智慧技术。”基地负责人说。

从棚型里的传感器到实验室的基因测序仪,从云端的管控系统到田间的标准流程,中国·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实践证明:智慧农业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当科技真正扎根土地,农业现代化的翅膀便会更加坚实,而这片3000亩的土地,正是这场变革最生动的注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坊寿光:一年百亿产值,影响中国十几亿人的餐桌
...杰 潍坊报道 通讯员桑宏香每年,至少900万吨蔬菜从潍坊寿光走向全国各地,摆上十几亿人的餐桌;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
2024-04-21 19:53:00
相约蔬菜硅谷 遨游绿色圣境
...这个春和景明、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第二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2024寿光设施蔬菜园区发展大会、2024寿光蔬菜种业春季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开幕(以下简称菜博会、种
2024-04-21 15:10:00
网络安全赋能农业发展 山东政法学院赴潍坊寿光调研
...肖东方、张琦及学生一行11人,到“中国蔬菜之乡”潍坊寿光就“在黄河战略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和作用”开展主题社会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寿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丹河设施蔬菜标准
2024-09-04 09:12:00
潍坊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情暖重阳 追忆初心”主题活动
...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10月23日,潍坊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退休干部到寿光市历史文化中心、寿光蔬菜小镇开展“情暖重阳 追忆初心”主题活动。在寿光市历史文化
2023-10-31 18:23:00
“三个模式”的“科技之翼”
...1000颗,800元左右,这么一箱500袋,售价在40万元左右。”寿光市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一小箱子“樟小白”番茄种子贵比一辆豪车,彻底颠覆了参观者固有的认知。种子
2023-09-15 17:49:00
媒体采风团打卡寿光蔬菜的“奇妙世界”,体验蔬菜里的大智慧
...月22日下午,30余家媒体的40名媒体总编辑、记者走进潍坊寿光,分别参观了寿光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2024-05-23 14:24:00
潍坊寿光:“数字+”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大众网记者 孟栩可 潍坊报道近年来,寿光市坚持以数字技术与设施农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快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的智慧化提升,推动“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加快形成农
2024-05-28 11:10:00
...引擎,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近年来,潍坊寿光市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的“寿光经验”,通过数“聚”赋能、创新驱动,由寿光市大数据中心联合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寿光农商
2024-04-17 15:12:00
科技满满亮点纷呈 高端农机硬核吸睛——2023寿光国际智慧农业装备演示观摩会开幕
...网记者 田爽 潍坊报道智慧引领,装备未来。9月17日,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主办,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圣城街道办事处、寿光市商务局、寿光市发展和改革局、寿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潍坊农
2023-09-17 19:2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8月28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朱晓明用语音进行操作,要求机器人“鲁班1号”打好对应工位的螺丝
2025-09-10 08:27:00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启动 描绘“数实融合”新图景
扫码了解详情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华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
2025-09-10 08:27:0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成果将在厦涌现
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速涌现
2025-09-10 08:58:00
随着中报陆续披露,在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鱼跃医疗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亮眼答卷,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6
2025-09-10 09:17:00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
2025-09-10 10:55:00
当消费市场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时,一场以民生需求为罗盘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
2025-09-10 10:55:00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葛万彩)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靠科技人员自主研发
2025-09-10 11:20:00
AirPods Pro 3 登场了!耳机支持测心率,实时翻译功能国行暂不支持
在今日凌晨举行的“前方超燃”苹果发布会上,AirPods Pro 3正式亮相。这款耳机不仅延续了苹果经典的简约设计和出色音质
2025-09-10 11:24:00
重大变革!iPhone17将仅支持eSIM,不再配备实体卡槽,苹果官网默默下架iPhone16pro
9月10日,在凌晨举行的苹果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史上最薄”iPhone Air 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仅支持eSIM的设计
2025-09-10 11:24:00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李琛 潍坊报道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2025-09-10 11:49:00
高端成效凸显!深圳首家卡萨帝体验中心开业,套购占比超6成
下半年以来,伴随卡萨帝高端化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全国城市体验中心加速落地,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8月31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首家卡萨帝城市体验中心正式开业
2025-09-10 14:14:00
加加酱油七年减盐路引领行业革新,净利润跃升129%书写转型典范
今日,记者从宁乡市获悉,当中国调味品行业仍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时,加加食品(002650.SZ)用一份亮眼的半年报,为行业开辟出一条价值增长的新路径
2025-09-10 14:16:00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播间,助力内容电商激活商业价值
2024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达5.8万亿元,用户规模突破5.97亿,业态早已从实物商品销售扩展至本地生活服务、虚拟内容付费等多元领域
2025-09-10 14:17:00
掌阅科技17周年庆,全面布局多元内容,探索数字化创新新机遇
2025年,掌阅科技迎来成立17周年,正式发布全新使命“让创作点亮美好时光”,同时启用全新Slogan“悦享美好时光”
2025-09-10 14:18:00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据中国移动官网消息,10日中国移动发布《关于部分国际漫游套餐产品更新调整的公告》称,自2025年9月16日0时起
2025-09-10 1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