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5 21:51:00 来源:戏说三国

时光如织,季节悄然更迭,不经意间,秋天宛如一位身着华彩霓裳的女神,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降临人间。

在这个季节,田野里丰收的欢歌渐起,树上的落叶轻旋,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悠然飘荡,仿佛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秋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吹走了夏日的燥热,送来了清爽与宁静。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渐渐染上了金黄、橙红的色彩,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整个秋天的世界。

山间的小径上,铺满了落叶,宛如一条金色的地毯。漫步其中,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秋天在低吟浅唱。

远处的山峦,在秋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色彩,书写着生命的壮丽与辉煌。

在这如诗如画的秋天里,有一首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年来传唱不衰,那便是杜牧的《山行》。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字牧之,自幼便显露出经纬天下的不凡才情。其诗尤以绝句见长,众多作品如璀璨星辰,照耀晚唐文坛,被世人誉为“小杜”,并与李商隐并肩,有着“小李杜”之美名。

杜牧性情刚正不阿,胸襟坦荡,为人不拘泥于世俗琐节,为官更不屑于曲意逢迎。

晚唐牛李之争持续不断,杜牧在此风云变幻的朝堂,虽历经多任官职,却也算坎坷,屡遭外放任州官,足迹可谓是遍布大江南北,足以饱览各地的山水风光。

据说这首诗便是杜牧晚年时,某次游历潭州(即今日之长沙)岳麓山时所作。正是因为这首诗,如今岳麓山才有那驰名中外、诗意盎然的爱晚亭。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杜牧于诗中,仿佛一位丹青妙手,以文字为笔,以情感为墨,以其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精准地勾勒出一幅山林秋色的绝美画卷。

首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开篇七字,就犹如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缓缓展开,引人入胜。

“远”字,绘出了山路之悠长,“上”之一字,则气势磅礴,直指苍穹,彰显了山峦的巍峨与不凡;“寒”字点明了时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而“斜”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石径曲折蜿蜒的走势,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七个字深度、高度与形态兼备,一下就将观者以及读者的思绪,随之飘向那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白云生处有人家”,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露出几处人家。

‘生’之一字,妙笔生花,让静态的景致跃然纸上,化为动态的诗篇,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暖,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惊喜。

白云、人家,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的高远与清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引人无限遐想,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被那美丽的枫林所吸引,停下马车,静静地欣赏着这秋日的美景。

“坐爱”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枫林的喜爱之情。在这宁静的秋日傍晚,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将经霜的枫叶与二月的春花相比,突出了枫叶的鲜艳与美丽。

二月的春花固然娇艳,但霜叶在经历了秋风的洗礼和寒霜的考验后,却更加显得坚韧与壮美。这句诗不仅赞美了秋天的枫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杜牧的《山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魅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的赞歌,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在诗人的笔下,秋天不再是萧瑟与凄凉的象征,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千年来,这首诗传唱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言优美,更是因为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秋天赞歌,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来传唱不衰

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这个秋天,让我们再次品味杜牧的《山行》,让那美丽的秋色、动人的诗句,滋润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诗意与浪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南市图书馆举办“一起读诗吧!”系列活动
...南市图书馆“一起读诗吧!”系列活动第二期——“走近杜牧,唱读《山行》”在济南市高新区文化中心泉城书房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走近杜牧”为主题,由工作人员带领小读者们在“唱读古
2023-11-26 13:06:00
杜牧最经典的一首咏史诗,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谜团
...杜牧偶然在河中打捞到了一支断戟,于是借题发挥,作了一首七绝讽刺三国的周瑜,就是著名的《赤壁》。一、《赤壁》赏析《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
2023-07-07 10:35:00
杜牧最失意的一首诗,写尽自己的“冷宫”生涯
...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也正是这样的一首诗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歌就是我们中学时曾经学习过的《秋夕》,从内容
2023-05-30 08:36:00
...身于清河望族,却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名远扬。杜牧有一首赠给张祜的诗中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牧在今天的安徽当刺史,
2024-05-10 13:31:00
“停车坐爱枫林晚”再度惹怒家长,强烈呼吁踢出教材,理由是太污
..., 力争为祖国的花朵创造出整洁公正的学习环境。流传千年古诗成“毒教材”?不过总会有些家长矫枉过正,他们恐惧孩子让教材带坏,恐惧一张图一句话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所以就喜欢在教材
2023-06-15 08:26:00
AI版《诗话池州》第三集:想象了千年的杏花村,我为你复原了
...才情。杜牧在池州任刺史两整年,踏遍池州的山山水水。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吟出了江南清明的诗酒花语,也吟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有充分史料证明了杜牧笔下的“牧童遥指处”,就
2024-11-22 10:50:00
光影青春献给党——“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庆“七一”济宁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线上摄影邀请展部分作品展示
...一幅作品都似一个灵动的音符,共同奏响一曲对党的深情赞歌。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从展现城市发展蓬勃活力的壮丽景观,到捕捉基层党员默默奉献的
2025-06-30 17:10:00
为力挺此人,杜牧不惜与白居易为敌,一首千古名作证明自己的实力
...唐偏就出了个杜牧,与白居易是各种不合。杜牧当年写过一首名叫《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七律,在诗中他写道“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意思是说白居易是个有眼无珠的人,这样的
2024-10-18 09:56:00
古代打仗的战马到底是什么马呢
...下了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浓缩
2023-05-21 2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