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家知道航天日的由来吗?知道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吗……”
4月22日上午9点,中国航天科工航天精工贵州公司(简称贵州航天精工)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70多名来自遵义航天实验中学的师生受邀走进贵州航天精工,参加2024年航天日主题活动。在科普讲座上,科普讲师陈霄霄从同学们日常生活入手,将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娓娓道来。
4月22日,遵义航天实验中学师生走进贵州航天精工参加航天日主题活动
今年是陈霄霄连续第二年担任航天日活动的科普讲师,一天的活动下来,每次都要讲得口干舌燥,但她却感到由衷的高兴:“少年强则国强,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颗种子,我们的航天事业会传承得更好。”
除了是孩子们的科普讲师,陈霄霄还有另一个身份:研发室项目管理员、开发室主任,从业十年来一直拼搏在技术岗位。作为一名女技术员,陈霄霄有自己的热爱和坚守。在贵州航天精工“师带徒”的培养模式下,第一任师父给陈霄霄的职业生涯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她早已接过了师父的“接力棒”成长为别人的师父。
“教的同时,更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做,把关好,这样才能更快成长。”陈霄霄时刻牢记以身作则,将师父曾经教给她的“武功秘籍”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更年轻的一辈。
近年来,贵州航天精工始终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助力装备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企业使命,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大力实施“精才工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和优秀后备人才。唐林就是其中的优秀后备人才之一。
“温度从650℃到900℃,最短测试时间是5个小时,最长可达200个小时。”在贵州航天精工检测中心,唐林正和试验员袁光磊观察电子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上进行的应力持久测试。
唐林在工作中
1991年出生的唐林,自2018年3月进入公司以来,从车间一线技术人员到研究所副所长,只用了4年时间。2020年,为积极推动公司某专项任务,唐林带领团队变“不可能”为“可能”,通过工艺方案的全面优化、新颖的模具设计思路,实现多项核心产品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生产,贯彻落实“质量制胜、交付至上、成本致远、创新治本”经营方针,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唐林也成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优秀后备人才。
在唐林看来,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公司培养。“公司除了注重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更注重技术人员思想建设,公司大力推动‘青马工程’专项,为公司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作风形象好的青年骨干。”唐林说。唐林作为集团公司第二批青马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中。
此外,贵州航天精工“Y类项目”为30岁以下的青年技术骨干提供了发展平台,短短一年多时间,累计突破了关键技术14项,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本压降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贵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唐林表示,贵州航天精工将持续践行“三个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紧固连接技术和紧固连接系统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
编辑 鲍贝贝
二审 张恒新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