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视网
工友正在清理隧道内的淤泥。(图片赵哲昌提供)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在下穿山西太原西南部的晋祠隧道内,平均不到8分钟,就会有一列列满载货物的“铁龙”呼啸而过。
作为山西大宗货物和中欧班列运输的咽喉通道,西南环线铁路线全长53.64公里,其中有20多公里为地下隧道,下穿众多河流、沟渠,淤泥、垃圾经常会堵塞排水沟渠。
春运期间,在地下隧道里,有一群铁路“清道夫”在这里工作。他们每天徒步6公里,蹚着冰冷的污水,排淤清疏,守护着南来北往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
在中铁太原局太原工务段桥隧车间工作的马丁和他的8名工友,承担着晋祠隧道每天的排水清淤的工作。顺着隧道前行几分钟,经验丰富的马丁循着流水声停下脚步,弯腰、伏地,用工具揭开线路一旁的排水沟水泥盖板,把身子探进狭长的排水沟内,用手电查看里面的情况。
“这儿的地下水矿物质含量特别高,就像咱们烧水壶一样,水垢会越积越厚。”马丁说,一旦隧道内出现排水堵塞,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水漫线路,影响行车安全。
继续前行几十米,水沟内浑浊的污水上漂浮着杂物,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此时,中铁太原局太原工务段桥隧车间的张立刚熟练地穿起塑胶防水衣,双脚踩进没过小腿的污水中,用铁锹一铲一铲地将淤泥装入编织袋。遇到难以疏通的地方,他只能撸起袖子,弯腰蜷缩在狭窄的空间里,用手往外掏。
张立刚说:“在隧道里想找到堵塞的排水沟,只能一块一块把板儿掀起来看。”尽管他们都穿着防水服,但刺骨的污水还是会渗进衣服里,时间长了手臂会红肿得失去知觉。
随着淤泥杂物被清除,污水水位开始下降,水流恢复畅通。一处淤积点清理完毕,工友们继续向前“巡诊”。
工友们下道避让列车。(图片由赵哲昌提供)
由于车道内车流密度特别大,留给工友们作业的时间非常紧张。他们除了争分夺秒排淤清疏,还要不时避让疾驰而过的列车。
春运期间,他们每天徒步6公里,弯腰俯身,疏通水渠,清运淤泥,累计清理36处/15立方米。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大伙要重复上百次,他们用一身脏,换来了隧道排水畅通,保障列车行驶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2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