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16:47:00 来源:戏说三国

无论古代,现代战争剧的场面那是十分凄惨,成千上万的士兵上了战场后不断倒下,真是战场人命如草芥啊!但是,有个问题是,打仗冲锋的时候,士兵为啥不装死倒下,然后等战争结束再爬起来,这样不就能避免死亡了么?那么,在古代战场,真的可以装死而存活么?真相让你绝望!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第一,打扫战场要补刀。

首先假设敌军胜利了,自己这边的战友都死光了,自己很机智成功装死了,躺在了地上,准备等战争结束后起来。但是,你想的太美了。在古代,打仗那也是要打扫战场的,敌军在胜利后,会对战场进行清理,首先是要把一些军械,军粮等物资搜集起来,以集中存放,再者,就是看敌人是不是有没死的,通常情况下,遇到没死的,直接上去就是一刀,你装死死的更快。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很多人都说,我一动不动,不让敌军发现我没死,那不就不用补刀么?那更危险,因为一旦发现没有存活的,那么敌军就开始处理尸体了,处理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集体埋葬,二是,放火焚烧,这两种情况下,你装死的最后也都死了,根本没有存活几率。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第二,逮到也是死。

那么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自己方打赢了,敌军大败。那么你同样装死,准备战争结束后爬起来。这里面危险更大,等你的同伴打扫战场,发现了你,而你身上没有任何伤,那么你装死的事还能瞒得住。一者,在当时这是关乎男人尊严的,这还不得羞死,从此抬不起头;二者,古代的军法都是很严的,其中有一条叫做“畏敌惧战者,斩”,你这明显属于畏敌惧战啊,那么即使你活了下来,那么也是要被杀头的。而且这还是屈辱的死去,家人可能都会受到牵连。所以终究还是死,还不如战场冲锋而死,好歹最后能捞个烈士,家族也光荣啊!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第三,纪律不允许。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可以说经过几千年发展,相当完善了。在古代打仗的时候那都是有监督官的。我们经常听到将帅下令,“给我冲,敢后退者斩”。这个命令并不是一个空话,古代战争每一队士兵冲锋,都会有监督官,负责执行将帅命令和军队纪律,那么将帅说敢后退或者畏敌的都斩,那么监督官一旦看到某个士兵犹豫不决,畏敌不前,或者没受伤故意倒下装死的,上去就直接给你咔嚓了,你连反映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很多军队都有保甲制度,一人畏敌,可能首先杀你的就是你的同伴。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所以,古代战争基本上很少有能够装死活下来的,因此,战争时期,想活命,留给你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冲锋,冲杀,这样反而生的几率更大,更光荣。

古代打仗士兵装死能不能存活下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打仗攻城,士兵为什么宁可当炮灰?
...战败后,会逃入城中升起吊桥,那么战胜一方就开始指挥士兵攻城。古代城池一般都很坚固,城门前都有护城河或者壕沟,主要是为了防止城池被敌军攻下。另外,守城的将帅如果有心,还会在城门
2023-05-01 13:06:00
古代打仗为何举旗呢
...统兵亲临,纷纷溃逃。当然,上面提到的两种旗,扛旗的士兵是绝对不允许冲锋陷阵的,因为只是表明身份和主帅方位,只需要跟着主帅中军前行就行了。否则一旦主帅旗倒下,会被己方士兵认为战
2023-05-15 19:55:00
聊聊孙子兵法的军争篇
...去争夺有利战机,则会损失上、中、下三军将领,健壮的士兵能够先到达战场,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这种情况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到达;奔波五十里去争夺有利战机,就会损失上将军,一般只
2024-02-17 16:48:00
实战中,几万发子弹杀死一个士兵才是常态?是士兵太菜吗?
...进行了一些美化,在真正的战场上,几万发子弹杀死一个士兵才是常态。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射手太菜吗?事实并不是这样。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就是,子弹的消耗量计算并不仅仅是把两军对战
2025-01-04 16:44:00
古代发生战争时,士兵为何不躺在地上装死
古代打仗时那么混乱,士兵为何不躺在地上装死?如果了解了古代打仗的情况,你会发现装死其实是在找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古代的军令非常严格,无论是临阵脱逃还是畏敌不前,打完仗后都是要
2024-04-26 23:19:00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扫呢?如果是持久战,双方每次作战之后,都会派出少量士兵,进行打扫,要不然,阵地上都是尸体,还怎么继续厮杀呀。而这些打扫战场的士兵,是不能被攻击的,这是双方约定俗成的规定,就相
2023-04-23 15:24:00
古代战场上的云梯是如何制成的?
...倦地进攻。如果让你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城池与英勇的士兵,你或许会想起电视里的画面。画面中,攻城者们携带着沉重的梯子,试图爬上高大的城墙。而守城的战士们则勇敢地用石头对付他们。
2023-08-31 12:48:00
古代打仗万箭齐发,那射出去的箭怎么处理,是直接选择丢掉吗?
...落后的古代,“金汁”箭造成的伤口极易感染,导致敌军士兵患病甚至死亡,进一步增加了弓箭的杀伤力。然而,弓箭的威力并非无懈可击。敌方士兵的盔甲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弓箭的杀伤力,古代
2025-01-02 15:20:00
孙子兵法:让敌人哭着求饶的“兵法宝典”
...目瞪口呆。他对吴王说:“大王,要想打赢仗,首先得让士兵们团结起来!”吴王心想:“这小子真有两把刷子!”孙武开始训练吴国的士兵,甚至把训练变成了一场场“欢乐大赛”。他常常对士兵
2024-11-18 10: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