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15: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上面片段节选自唐朝李华写的《吊古战场文》,这篇文章很著名,因为它真实的描绘出了古代战场的荒凉凄惨和战争的残忍血腥。古代,经常会爆发战争,战争也很残酷,人们期盼着战争的结束。而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打扫战场。

那么,一般由谁来打扫呢?

如果是持久战,双方每次作战之后,都会派出少量士兵,进行打扫,要不然,阵地上都是尸体,还怎么继续厮杀呀。而这些打扫战场的士兵,是不能被攻击的,这是双方约定俗成的规定,就相当于“双方交战,不斩来使”一样。

如果是遭遇战或战争正式结束,失败的一方,逃跑都还来不及,肯定是没有心思打扫战场的。所以,战场只能由胜利的一方来打扫。而军队里,也有专门负责打扫战场的士兵。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那么,打扫战场一般要做哪些事情呢?

一、检查生死

首先,士兵要检查,战场上有没有己方人员还活着。发现后,要把他们立刻运到军营当中进行救治。当然了,还要仔细留意密集的丛林或者山地,这些地方都很容易隐蔽,要留意是否有敌方未死的士兵,如果碰到,直接干掉就行了。

还需要留意,战场上的死尸,有没有装束和普通士兵不一样的,这有可能就是高级将领。到时候就可以向朝廷报功,领取更多的奖励。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二、缴获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对于战争特别的重要。一般战争结束后,失败的一方往往只顾着逃命,顾不上粮草辎重。这时候,胜利的一方,就可以把这些当做战利品,拉到自己军营使用。

而清点出来的公文、信函,则需要上交,因为将军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了解敌军的作战意图,做好下一步的作战安排。

三国时期官渡之战开始时,曹操军营粮食短缺,曹操曾打算退兵,还好最后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辎重,解决了问题。

而且曹操还在袁绍军营中,发现自己队伍中很多人向袁绍写信,这有通敌的嫌疑,这是重要的情报。但是,聪明的曹操,把这些信件全部烧了。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三、回收兵器

战争,很需要钱。古代,生产力低下,打造兵器,不仅需要钱,还很需要时间。而面对战场上被丢弃的兵器,需要把它们捡起来运回去。那么,如果兵器坏掉了还要吗?也需要的。因为这些兵器,还可以交给铁匠,重新再打造兵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材料。

四、处理尸体

处理尸体,也需要是打扫战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时间久了,尸体会腐烂,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有可能产生瘟疫等疾病进行传染,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于战场上的尸体,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①埋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了,中国人也讲究入土为安。但是,因为战争,方法也很简单。挖一个大坑,然后把尸体全部扔进去,再用土填上。

古代史书中,出现了很多“坑杀”的记录。很多人就误以为是活埋。其实这是不对的,具体什么意思,下文还会讲到。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②火葬

火葬处理尸体这种方式,在中国出现的也比较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墨子》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

火葬处理尸体,比土葬方便,也不用费太多力气,一把火烧了完事。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城时,战争进行的非常惨烈。守城的是名将袁承焕,而且城墙上还有红夷大炮。经过后金军数次进攻后,死伤巨大,尸横遍野,后金军都是踩着同伴的尸体前进。后来,士兵们不愿意攻城了,努尔哈赤无奈,只得在旁边办了一个火葬场,把抢回来的尸体火烧处理了。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③、横尸于野

虽然不处理尸体,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有时候,尸体是直接暴露在荒郊野外的,任由野兽撕咬,或者尸体腐烂。因为战争结束后,作为胜利方,可能要赶时间去下一个战场。当然了,也有一些将军想省事,对尸体置之不理。

像三国时期,战乱频繁,曹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真实的反应了当时尸横遍野的情况。同样的,《吊古战场文》中也有相关句子:“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④、筑京观

战争,是残忍血腥的游戏。胜利的一方,自然想要炫耀自己的战功。明末张岱在《夜航船》说:“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

筑京观,就是把敌军的尸体全部堆积在一起,盖土夯实,筑成土丘,也是产生于春秋时期。《左传》中记载,楚庄王领兵打仗时,就有人向他进谏:“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可见,当时胜利者筑京观是很正常的事情。

古代打扫战场由谁来打扫的

史书中记载的坑杀,也就是筑京观的意思。很多人理解为活埋,这是不对的。《史记》中其实写作“阬杀”,“阬”是高大的门楼的意思,而“观”也有门楼的意思,与“阙”相通,“阬”与“坑”音同,所以后世常写作“坑杀”。

例如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军四十万。如果理解为活埋,这么多士兵肯定会反抗,即使不反抗,也需要挖非常大的坑,也很费事。

网上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打扫战场,有时还会把尸体当做军粮,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战争是残酷的,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在守城时,如果粮食吃完了,往往会杀人而食,但打扫战场是不会的。因为战争胜利了,如果缺少粮草,会有很多办法解决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打完仗后,战场尸体怎么处理
...的传统,但这里的“入土”与平常的葬礼有着明显区别。战场上的尸体通常会就地埋葬,这一举措旨在防止疫情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尸体的方式通常会尽量快速和高效,而不是按照传统仪式
2023-11-03 19:42:00
为抢回战士的遗体,成吉思汗颁布了一条奇葩命令
...,所以成吉思汗从来都不会让任何一个跟随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白白牺牲。然而,在任何一个时代,战争所造成的伤亡都是无法避免的。于是成吉思汗又向手下的军队提出了另外的一个要求——坚决
2023-02-16 18:51:00
项羽为什么在冷兵器时代这么厉害?
...,但有所不同的是,项羽跟普通人的差距更大,一个人在战场上杀死上百人也是有可能的。2、“武艺”高强。这里的武艺不是指的功夫,而是指的在战场上凭借一系列的击杀行动让自己活下去的能
2023-08-23 15:11:00
中国史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了九十六年
...竭尽全力地征兵。而在作战的时候,就将大量的士兵投入战场。一个人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成人,而一场战争中,少则几十人,多则数万、数十万丧命。最著名的赤壁一战,孙刘联军以少
2023-01-17 22:47:00
《英雄连3》:二战经典RTS游戏的回归
...,双方的部队都是以4-6人的形式小股分布,成点状散布在战场各处,散乱的战场环境和巨量的信息往往让你手足无措,面对现在战争的交叉火力,远程轰炸,会经常不知道怎么防守和发动进攻。
2023-05-15 18:25:00
...的杀戮但是这个几率很小,因为敌人在胜利以后,会打扫战场,杀死一些还没有死的士兵。所以生还的希望比较小。想到这些不仅打一个寒颤?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我们似乎被电视剧欺骗了,电视
2023-09-02 16:23:00
关羽青龙偃月刀背后的真相:古代武器重量与战场实力揭秘
...武将真的能像关羽一样,骑着马耍着几十斤重的武器,在战场上厮杀一天?这个情况到底属不属实?其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古代的时候,战乱不断,而且战争都是冷战。所以,很多时候双方
2024-05-04 22:24:00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瞬间将我们带入那激情澎湃的战乱年代。烽火狼烟的古时战场,往往充满壮志凌云豪情,更有不少勇武之士所向披靡、不惧千难万险,只为求得一方国泰民安。但人们也不难发现,如果将注意集中在
2023-07-13 14:08:00
秦赵长平之战,“杀神”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记载,白起将数十万赵国士兵及上党平民一起坑杀在长平战场,只留下240名年纪尚轻的少年回赵国传话,以达到恐吓赵国人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数十万人进行坑杀,那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2024-04-13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