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多次毫不避讳的对时政进行批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20: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对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他是“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

据《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记载,李世民曾对魏征真切的评赞道: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指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能够尽心辅佐、直谏忠言并助我(指李世民)成就伟业而又受到黎民百姓爱戴的人,只有魏征做到了,自古以来彪炳史册的大臣也不过如此。

在能臣辈出的唐初,李世民似乎对魏征情有独钟,他对魏征的高度评价让许多人把“忠臣”这顶帽子安在了魏征头上。但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却发现,魏征的人生价值取向并不是成为一名忠臣。

根据《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记载,魏征曾在李世民面前说过:

“忠臣,龙逢、比干是也……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他认为忠臣是像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这些人虽留下美名,但他们的君主陷入险境、国家沦丧,只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他还向李世民进言:“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在魏征的价值观念里,他认为最有利于国家的是良臣而不是忠臣。

除了价值观念外,魏征在实践活动上的价值取向也不是以忠臣为标准要求自己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魏征:弃李建成投奔李世民,却没被称为叛徒
...621年,李建成用魏征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诛杀。后来,李世民赦免了魏征,并让其担任詹事主簿一职。也就是说,魏征原本是
2024-03-27 06:05:00
魏征:唐朝的“真言王”,直言不讳的“忠臣”传奇
...忠臣形象中树立了榜样。想当年,魏征初入唐朝时,正值李世民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作为一名重要的谋士,魏征可谓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但魏征可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角色,恰恰相
2024-09-05 21:24:00
魏征之死:唐太宗李世民的复杂情感与历史反思
...病离世,结束了他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魏征以其直言不讳、敢于进谏的风范,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然而,魏征的去世却引发了一场令人费解的风波,唐太宗在
2024-10-13 12:03:00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
2024-03-16 06:52:00
古代皇帝为什么畏惧的是忠臣
...臣。其实魏征最初是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才跟了李世民。一次李世民对魏征说,我哥死了,你却还活着,你这是忠还是不忠?魏征回答李世民说:忠于社稷要高于忠于君主,社稷亡了,我们
2023-04-25 16:34:00
魏征:从道士到唐朝名相的传奇人生
...,窦建德算是魏征的第四位“主公”。公元621年,大唐派李世民征讨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吓得王世充赶忙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领兵10万南下援助洛阳的王世充,却在虎牢关下被率领着35
2023-10-08 15:38:00
众所周知,魏征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给李世民提出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被李世民认作标准的谏臣,做出过不小的贡献。魏征死的也很风光,魏征病死时李世民感慨到自己失去了一个一面可以正自身言行举
2024-05-25 19:29:00
大唐第一杠精的人生信条:人生再难,唯有挺住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朝堂上可谓群星闪耀,人才济济:文如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武有尉迟恭、秦琼、李世绩。在众多的名士之中,魏征既不算李世民的创业班底,也不属于皇亲国戚,反而在李世民
2023-06-15 13:37:00
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谏臣,他以直言不讳闻名于世,正因为他的直言敢谏得到李世民器重,但是李世民并不喜欢魏征,他对魏征一再忍让,只是为了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是一位谦虚、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皇帝,中国古
2023-06-27 11: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