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对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他是“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
据《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记载,李世民曾对魏征真切的评赞道: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指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能够尽心辅佐、直谏忠言并助我(指李世民)成就伟业而又受到黎民百姓爱戴的人,只有魏征做到了,自古以来彪炳史册的大臣也不过如此。
在能臣辈出的唐初,李世民似乎对魏征情有独钟,他对魏征的高度评价让许多人把“忠臣”这顶帽子安在了魏征头上。但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却发现,魏征的人生价值取向并不是成为一名忠臣。
根据《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记载,魏征曾在李世民面前说过:
“忠臣,龙逢、比干是也……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他认为忠臣是像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这些人虽留下美名,但他们的君主陷入险境、国家沦丧,只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他还向李世民进言:“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在魏征的价值观念里,他认为最有利于国家的是良臣而不是忠臣。
除了价值观念外,魏征在实践活动上的价值取向也不是以忠臣为标准要求自己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