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4 16:27:00 来源: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2024年4月24日是我国第9个航天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航天“老兵”叶光富率领两名新队友李聪、李广苏亮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月25日,3名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八号飞船奔赴我国天宫空间站,叶光富也因此有可能成为我国飞得最久的航天员。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从地球看太空,静谧、黑暗、神性可能是我们的普遍感觉,然而,太空环境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平静,实际上完全可以用恶劣来形容。这种恶劣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真空环境:太空是真空的,几乎没有气体分子存在。这种环境导致声波和压力波无法传播,人类也无法在太空中听到声音。同时,由于没有空气和氧气供给,人体无法在其中生存。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二是极端温度:太空中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宇宙射线强烈辐射、黑暗寒冷等因素导致温度波动幅度极大。在阳光直射下,航天器表面温度可以高达数百摄氏度,而在阴影处则可能下降到零下数十甚至数百摄氏度。这种极端的温差对航天器的材料和结构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三是零重力和微重力:在地球上,人们感受到的重力是物质存在于引力场中受到牵引作用产生的效应。但在太空中,物体不受到任何静力学支撑,不存在相互牵引的力,因此会出现零重力或微重力状态。这种环境对人体骨骼、肌肉以及生理系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功能的退化。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四是星际辐射:太空中存在大量高能宇宙射线,其能量远高于地球上的自然辐射。这些射线对航天员和航天器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癌症等疾病,并对机载设备产生严重影响。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五是空间垃圾:太空中还充斥着大量的太空碎片,包括废弃的卫星、航天器的残骸和碎片等。这些碎片以极高的速度运动,即使是小的碎片也具有巨大的能量,足以对航天器和宇航员造成严重伤害。太空碎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太空垃圾带”,使得太空活动变得更加危险和复杂。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航天员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太空环境的极端条件,如微重力、辐射、以及缺乏地球大气层的保护等因素所导致的。比如:

心血管系统变化:主要是心率和血压下降问题,在微重力环境下,血液能够更容易地流向上半身,导致头颈部充血,而下肢的血液供应减少,这种血液分布的改变使得航天员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同时心脏萎缩,由于心脏不再需要像在地球上那样努力泵血,心脏肌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骨骼和肌肉系统变化:一方面骨密度降低:在微重力环境中,骨骼不再需要像在地球上那样支撑身体的重量,因此骨密度会逐渐降低,导致骨质疏松。另外会肌肉萎缩:由于缺乏重力的锻炼刺激,航天员的肌肉会逐渐萎缩,特别是背部和腿部的肌肉。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免疫力下降:太空环境中的辐射和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航天员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生理变化:特别是身高增加:在微重力环境下,由于脊柱受到的压力减小,航天员的身高可能会暂时增加2-5厘米。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永久性的,返回地球后会恢复原状。此外,微重力环境会导致体液在体内的分布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水肿和其他相关症状。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心理压力增加:长时间在封闭、孤独的太空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航天员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国的航天员和科研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

针对身体变化的应对策略:在心血管系统变化的应对上,一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专门的锻炼设备,如太空跑步机、弹力绳等,模拟地球上的重力环境,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二是饮食调整:摄入富含钾、镁等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食物,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三是医学监测:通过定期的心电图、血压测量等,监控航天员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在骨骼和肌肉系统变化的应对上,一方面是强化力量训练,利用太空中的力量训练设备,对骨骼和肌肉进行刺激,减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速度。另一方面强化营养补充,航天员通过摄入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持肌肉的正常代谢。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在免疫系统变化的应对上,在进入太空前,航天员会接种各种必要的疫苗,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太空舱内,航天员会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如定期消毒、勤洗手等,减少病菌的传播。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针对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是心理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通过视频通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缓解孤独感。专业心理咨询: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航天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太空环境中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开展休闲活动:通过阅读、听音乐、看电影等活动,可以帮助航天员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通过拍摄太空中的美景,让航天员感受到太空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此外,技术支持也有关键。一方面,我们的天宫空间站,拥有先进的太空舱设计,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太空舱内设有舒适的睡眠区、健身区、工作区等,为航天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拥有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确保太空舱内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对航天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太空待久了,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航天员如何克服“太空病”?

同时,天宫空间站中还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太空舱内配备有各种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血压计、急救药品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拥有强大的地面救援团队支持:地面救援团队随时待命,为航天员提供远程医疗支持和救援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在神舟十三号返回时,我们就分析过3位航天员身体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当时三人组在轨飞行6个月,落地后无法站立,甚至都无法直坐,让人直呼心疼。那么同样在轨飞行6个月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们
2022-12-05 10:00:00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舱稳稳地降落在了东风着陆场。在太空“出差”6个月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造阶段完美收官。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出舱后,3名航
2022-12-08 08:00:00
【百万庄小课堂】走进航天医学:在太空如何开展医学实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字幕】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航天员们一直在太空中进行着各种医学实验。航天员的身体在太空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又是怎么做医学研究的?听听专家怎么说。【一】太空中人
2023-08-20 20:13:00
为什么航天员要进行肠道清洁?曾受何种痛苦?
肠道清洁是航天员在进行太空任务之前必须经历的重要程序之一,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让人不敢想象的痛苦经历。在太空探索的壮丽背后,肠道清洁也成为了航天员们日复一日,甚至
2024-02-19 10:20:00
怎么回事?神舟十八号明明安全返回,3名航天员为何脸部浮肿?
太空真不是个好惹的地方。航天员们飞得高,回来的时候却都肿得“认不出”。就在11月4日凌晨1点24分,神舟十八号成功降落,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看着直播的观众都松了口气,终于,长
2024-11-05 10:50:00
中新网酒泉10月30日电 题: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记者 马帅莎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
2024-10-30 05:46:00
180吨天宫空间站的神奇之旅:挑战万有引力的极限
...都在悄然肆虐,让人屏息。在这艘空中巨舰上,科学家、航天员和工程师们正竭尽全力超越自己,追寻着人类未知的边界。现在就一起踏上这个震撼心灵的探索之路吧!天宫空间站的重力控制系统:
2023-12-08 10:47:00
...,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太空医学诊疗设备 为航天员健康保驾护航空间站进入应用发展阶段,航天员的“太空出差”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在轨期间,他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时常关
2023-08-19 11:12:00
太空的禁忌:航天员禁止“放屁”,太空放屁有多可怕?
...的举动,竟然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是的,我在说放屁。航天员在太空中“放屁”是被严格禁止的,而这一禁忌却隐藏着让人胆寒的原因。让我们揭开这个气味扑鼻的谜底,一同探寻太空中屁的禁忌
2023-12-08 10: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表妹新租了一个房子,但门口经常被邻居堆满厨余垃圾,自己只是善意提醒了一句,没想到竟招来邻居全家殴打
2025-11-06 13:48:00
河南一学校给班级学生发50万元奖学金 校方回应:本学期共发放359万元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开封市求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方视频号内发布了一条给班级学生发放5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
2025-11-06 13:44:00
从“1”到“10万+”,反诈“网课”开讲啦!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11月5日,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舞台上,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高思雨一段熟悉又带着俏皮改编的《童年》旋律
2025-11-06 13:39:00
河北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信贷供给、精准服务、夯实基础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努力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11-06 11:17:00
六安高效处置一起柴油泄露污染事故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上午,G312国道六安某宇混凝土搅拌站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
2025-11-06 12:33:00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