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05 10:00:00 来源:以管窥豹

在神舟十三号返回时,我们就分析过3位航天员身体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当时三人组在轨飞行6个月,落地后无法站立,甚至都无法直坐,让人直呼心疼。

那么同样在轨飞行6个月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们,身体上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他们返回地球后又要经历哪些挑战?我们再来重温一下。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首次太空会师

11月29号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实现首次太空会师,这也是我国空间站首次“在轨轮换”,此后将成为常态。

在轨交接将是未来我国空间站运行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和可靠。

根据载人航天相关消息,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天左右,预计神舟十四号乘组将在一周之内返回。

6人同时在轨对我国空间站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整个空间站的运行是靠可再生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来维持,3个人与6个人的负荷显然是不一样的。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不过载人航天工程的工程师们,早就为6名航天员规划好了在轨轮换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生活方面,尽可能让航天员的在轨生活更加舒适。

比如在轨配置了两套厨房设备,可供6名航天员同时进行进餐准备,根据空间大小选择一起进餐或者分场所进餐,两个乘组可以分享食品。

另外,除了天和核心舱的三个睡眠区外,问天实验舱还有三个航天员的睡眠区,这可以保证6人同时在轨也可以休息好。相比俄罗斯的3名航天员在轨只有两个睡眠区更加舒适和人性化。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不过,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在轨时的身体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刚刚升空,他们需要适应空间站的失重环境,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已经在轨飞行6个月,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太空环境,但相比在地球上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生活6个月之后,身体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呢?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1、肌肉萎缩

生过大病的朋友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经历了长时间卧床不起而恢复健康后,第一次下床时如果没有人搀扶的话,很可能会扑通一下跪倒地上甚至摔倒。

这是因为长期卧床导致腿部肌肉萎缩,突然需要站立时,腿部肌肉尚未恢复而站不稳。而长期在轨的航天员们,同样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航天员们在地球上生活时,需要支撑身体直立和运动的肌肉组织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到了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中,航天员不需要保持“站立位”,那么后背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就不用再对抗重力。

长此以往,航天员的肌肉就会退化或者萎缩。数据显示,航天员进入太空5~11天后,会失去20%的肌肉,神舟十四号三位航天员在轨6个月,肌肉萎缩的程度可想而知。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2、骨骼流失

同样因为失重的原因,长期在轨生活的航天员们的骨骼也会流失。骨骼的生长需要外力的刺激,当肌肉收缩或者扩张时,骨骼受到挤压或者扭转应力,刺激骨组织的生长。

但在失重环境下,骨骼承受的应力极大地减少了,这会导致骨骼生长减缓,骨组织流失。数据显示,航天员在轨生活每个月都会流失约1.5%的骨组织,并且骨骼流失最多的部位是盆骨和下脊柱。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3、体液减少

水往低处流,这是因为地球重力的原因,人体内的体液同样会受重力影响而向下流,好在我们的心脏跳动可以给血液施压,让血液可以流到头部。

但如果到了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体液失去了向下流的作用力,紧靠心脏跳动来泵促血液流动,这会让更多的血液流向头部。因此在我们见到航天员传回的画面,他们的面部看起来有些“胖”,这其实是体液聚集的结果。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血液大量流向头部会造成航天员头晕脑胀,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刚进去空间站就会遭遇这种情况。为了缓解脑部血液聚集过多,大脑会发出指令减少血管中的血液,以降低血液。

所以在轨飞行6个月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他们此时身体里的血液相比刚升空时,至少减少了20%左右。这让他们刚返回地面时,难以适应地球重力环境。

总之,长期在轨生活会导致航天员的肌肉萎缩、骨骼流失、体液减少等,当他们太空任务返回地球时,重新回到了地球重力环境中,一时半会无法适应,这也是航天员刚落地后需要躺着并抬着走的原因。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除了上述身体变化外,长期在轨的航天员还会出现强辐射影响,免疫功能紊乱,视力下降等问题。

4、免疫功能紊乱

在空间站内生活除了受失重影响外,还要遭受一定程度的宇宙辐射。

虽然空间站外壳屏蔽了大部分宇宙射线,但太阳辐射和来自外太空的高能宇宙射线与空间站外壳发生碰撞时,会释放大量的次级粒子,进入空间站生活舱,对航天员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航天员在空间上的睡眠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当他们刚进入空间站时,睡着都十分困难。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在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中,航天员总是飘在“空中”,他们没有上下之分,也就不存在站起来和躺下去之说,因此航天员睡觉时很难感受到躺在床上的那种放松感。

另外,空间站每天能环绕地球飞行16圈,这相当于16次日升日落,这会造成生活在那里的航天员的生物钟紊乱。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长期睡眠不足、强辐射、生物钟紊乱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大等问题,会导致航天员的免疫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心理疾病。

还有,根据国外航空科学团队的研究发现,长期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中,有60%的成员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这跟空间站上的失重环境有关,好在返回地球恢复重力后,航天员的视力也会恢复。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航天员长期在轨执行任务过程中,上述身体变化和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这些是航天员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让人感到心疼。

不过,为了尽可能缓解航天员在轨生活可能出现的症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团队有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比如空间站里的健身器材,就是专门针对肌肉萎缩、骨骼流失等问题准备的,航天员可以通过每天的身体锻炼,来缓解身体变化。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再比如每个航天员都有独立的睡眠区,即使是在轨轮换期间,也都能保证6名航天员都能休息好。而且我国在轨生活作息时间与地面上是一致的,不需要有人专门值夜班等,这可以保证航天员的休息。

还有营养丰富、口味众多的航天食品,让每位航天员既能保证营养,又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品。航天员在空间站内还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以减轻他们在心理上的压力。

除了空间站上的配备之外,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康复计划系统才是重中之重。神舟十四号3位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会跟神十三航天员一样,要进行为期至少半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神舟十四号将返回,航天员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看完让人心疼

在这半年时间里,航天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恢复、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直到完全恢复到执行太空任务之前的状态。

最后,预祝神舟十四号三位航天员顺利返回,我们在地球上等着你们凯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7:05:5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神舟,航天员,航天,变化,身体的资讯: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稳地降落在了东风着陆场。在太空“出差”6个月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造阶段完美收官。
2022-12-08 08:00
中新网酒泉10月30日电 题: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记者 马帅莎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
2024-10-30 05:46:00
怎么回事?神舟十八号明明安全返回,3名航天员为何脸部浮肿?
太空真不是个好惹的地方。航天员们飞得高,回来的时候却都肿得“认不出”。就在11月4日凌晨1点24分,神舟十八号成功降落,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看着直播的观众都松了口气,终于,长
2024-11-05 10:50:00
再次飞天要重新选拔!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多久才能执行任务?
... class=\"widt_ad\">此次返回舱返回对搜救队伍最大的考验就是夜间和极寒,不过根据载人航...
2022-12-07 11:00
\\\
...象:是什么?为什么?让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黑障。在航天员返回大气层时,由于速度较快和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导致周围空气被电离并形成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会遮挡飞船周围的光线,
2024-03-15 10:48:00
神舟十四乘组返回,女航天员的优势
...站。神舟十四号将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五号左右返回。神舟十四号是载人航天计划于2022年6月5...
2022-12-04 16:00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观察)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②: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征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③:2023年4月1
2023-10-27 06:30:00
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神舟十九号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本报记者 刘诗瑶 喻思南图①: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现场。
2024-10-31 06:26:00
焦点访谈:天地接力 上下求索
...5时46分,东风着陆场再一次迎来了从太空出差回来的中国航天员,神舟十七号乘组安全落地。就在这个4月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也已经成功入轨三周年,开始了第四年的旅程。三年时间里,中
2024-05-01 22: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