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人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20: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还不了解:古人通讯的读者,接着往下看吧~古人没有现代手机和电话,古人是如何通信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古人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这首诗句的意思是,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三个月之久,家书非常难以获得,一封能抵得上万两黄金。

可见,在古代那时,通信是一件非常重要且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尤其在战火年代,一封家书都是如此的珍贵。

现代社会,我们的通信是极其发达的,像手机、电话、快递等等通信方式。

这些通信方式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的及时传达,也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那么,在古代没有手机和电话的时候,古人们是如何通信的呢?原来古代人也有很多有趣的通信方法,下面就来聊聊关于古代人们的通信方法。

喊叫和以物示意

在很早以前的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常常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和狩猎。

语言没有形成的当时,人们也只能通过喊叫的方法来提醒同伴,遇到危险或需要帮助,通过喊叫的方法可以更快地把信息传递出去。

喊叫声音的大小和长短不一,所要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达到信息的多样性,可以说喊叫就是语言最早的雏形了。

随着人类生活的生产的发展,通信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喊叫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方式的需求。

当在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学会了用以物示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人们在生活中会用特定的某件物品来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

比如,在遇到困难需要求助的时候,会用辣椒来表示,用手帕表示约会,如果收到首饰一类的则表示爱情,如果快要打仗了则用刀剑来传递信息。

烽火传军情,是我国古代用于边疆传递军情的一种通信方式,“烽火戏诸侯”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典故中烽火其实就是指传递军情的一种方式。

利用烽火传递军情,最早开始于商周时期。当时人们在边防军事重地和一些交通咽喉之地,隔一段距离建一座高台,这种高台被人们称为烽火台。

每座烽火台都有专人把守,如果发现有敌人入侵,则燃烧柴草,冒出的浓烟被相领的烽火台看到后,便会效仿,逐台传递,从而达到报告军情的目的。

在当时,烽火台虽然可以在敌人入侵时传递情报,但是它传递的信息过于单一,人们为了更加高效更加准确地传递军情,便发明了更多传递信息的方法。

飞鸽传书

谈起飞鸽传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平常我们看的许多古装影视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利用飞鸽传书的情景。

只要把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写在纸上,然后绑在鸽子的脚上,放飞出去,鸽子就能到达接受情报的地方,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但是,飞鸽传书真的是这样方便的通信方法吗?如果遇到回信怎么办?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有很多疑问,下面就根据史书记载的一些趣事来分析一下。

如果想要了解飞鸽传书,必须得了解鸽子的一些生活习性,养过信鸽的的应该了解,鸽子有一个归巢的习性,自己养的鸽子,它还会飞回自己这里。

古人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有了飞鸽传书这样的通信方法,简单点说,就是写信人的鸽子必须是收信人所饲养的鸽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如果想要通过鸽子回信,那就必须是回信人那里也有写信人养的鸽子,这样才能达到信息的互通。

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这样记载:“张九龄年少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

大概意思是说,张九龄家中养了很多鸽子,想和亲戚写信的时候,只要把信系在鸽子脚上,让鸽子飞往哪里,它就会飞往那里。

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虽然还有待考证,但当时他确实用过飞鸽传书,不过其中肯定有夸大的成分。

鸽子只会飞回原来的地方,所以他就必须有所有亲戚养的鸽子,如果多次写信,还得去亲戚家再把鸽子抓回来,这样看起来确实很麻烦,不过在当时的民间,这种通信方式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飞鸽传书除了民间的记载,其实它最大的用途是在军事通信,据《齐东野语》记载,南宋大将张浚视察属下曲端的部队。

到军营后,空无一人,便把负曲端叫到眼前,我现在要视察你的部队,你的部下都去哪里了?曲端随后拿出花名册递上,请将军随便点名,张浚便点了一个小部队,想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曲端打开一个笼子,放出鸽子,结果不一会功夫,这个小部队就出现在将军的面前,张浚极为震惊,又说,你把部队全部召集起来,曲端便把鸽子全放了出去,不一会,部队全部回来召集完毕。

这个记载虽然看起来有一些神奇,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是完全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

小部队在经常驻扎的军营提前养一些鸽子,并把调兵的文书放在鸽子脚上,最后把鸽子放在总部,需要回来的时候,总部只要把鸽子放出去即可,小部队收到鸽子带来的文书,自然很快就能回到总部。

飞鸽传书这一通信方法,的确能体现古人的高超智慧,除了这一方法,其实用的时间最久准确度最高的还是驿站。

驿站通信

驿站,在古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给传递情报的官员食宿、换马的场所。

我国的邮驿制度最早出现在周朝,虽然还不是太完整,但是已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唐代,邮驿明显多了起来,还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

当时全国共有1600多个驿站,人员达到2万,虽然数量庞大,但大部分都是为官方服务。

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满足民间人们通信的需求,民信局就诞生了,这是由私人经营的机构,跟我们现在的邮局类似,到了清朝以后,数量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它成了民间传递信息通信最方便的一个机构,为平民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结语:

古代通信方式的改变和沉淀,每一步都凝聚了古人们的智慧,正因为有了前人的付出与积累,才会有现在我们非常方便的通信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消息便传出去了,达到了自己和远方的通信,这就是被古人称道的“飞鸽传书”。这种飞鸽传书还是带着神秘气息的,但我们其实都想知道以前是否真的有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一、影视剧中的“
2023-10-10 22:22:00
看古代学生考试的作弊方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学生是如何完成作弊的呢?1.飞鸽传书在古代飞鸽传书是古人常用的一种通信手段,因为没有现今的高科技,用信鸽来传送消息就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了,这样的方法也被用在了考试上,考官在考
2023-04-20 19:34:00
你知道古时候的邮政系统是什么样吗?快递又怎么送?不是飞鸽传书
...帛(尺素)书写的信件保护起来,以免遭到损毁。现实中古人运送物件主要有步递和马递两种方式,近的地方就用步行,远的地方就用马匹,这个古人主要根据物件的紧急程度来,譬如杨贵妃想吃岭
2025-03-13 09:58:00
古代八百里加急为何不用飞鸽传书呢
...了。有人会感到疑惑,电视中经常会有飞鸽传书什么的,鸽子飞的肯定比马快啊,使用飞鸽传书不是要比骑马传消息方便快捷的多。在天上飞还不用绕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其实飞鸽传书就和船只
2023-05-17 15:08:00
山东移动“兆亮智慧家畅享云生活”体验周,萌娃开启科技探秘之旅
...,山东移动工作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少年们了解了古人是如何克服时间与空间传递信息的,更通过一部部老电话机和现代通讯设备,让少年们对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了深刻认识。随后,山东
2023-10-14 16:33:00
山东联通“三十向新 感恩有你”客户回馈活动东营站温暖上线
...物馆参观、5G展厅演示、直播联线多个环节,与客户分享通信事业的发展变迁,见证联通30年不断开拓创新、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当天活动现场邀请了40位余位联通老用户,通过“中国联
2024-05-27 15:25:00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完成2024年省两会、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任务
连日来,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带领全省信息通信行业,加强统筹协调,建立7×24工作响应机制,完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贵州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贵州省第
2024-02-28 17:45:00
元宵灯如昼 千兆越千年 | 中国电信“光雕”百年城墙
...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江苏电信以巨龙为引,串联近代通信时代发展史,带领市民游客一览发报机、固定电话、BP机、大哥大、小灵通、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演变,踏着3G、4G的脚印向信
2024-02-26 10:01:00
七夕,带你沉浸式穿越中国式浪漫
...,它承载着中国人深沉的情感表达。在笔墨传情的年代,古人将相思写入诗词,将盟誓刻进竹简,留下无数动人的爱情篇章。七夕将至,让这一封封穿越时光的情书,为你传递这份绵延不绝的中国式
2025-08-28 16: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