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1 19:12:00 来源:胶东在线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胶东在线6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这是一次被誉为“天花板”的手术,集结了烟台毓璜顶医院的顶级阵容。从上午8点半开始到下午3点半结束,7个小时时间,患者体内的血液被“换”了五次,从体内取出的肿瘤总长度达到45厘米……最终患者转危为安,并于6月17日顺利康复出院。

这次手术,直接参与人数近20人,参与科室8个,记者近日来到毓璜顶医院,详细了解了这次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手术过程。“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这颗‘种子’若肆意生长,也会引发巨大健康风险。”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侯建青表示,“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彰显了医院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准,为今后开展类似手术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毫无征兆,女子体内长了“爬山虎”

“我怀着无比感激和崇敬的心情,写下这封感谢信,以表达我和家人们的无限谢意……”当记者见到这份由患者丈夫手写的感谢信时,患者Y女士已经成功完成手术,并准备出院了。提起一月前那次查体,她和丈夫至今心有余悸。

“5月15日,我爱人在体检时发现子宫内长了肿瘤,随后,我们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治疗……”Y女士的丈夫表示,查体之前,Y女士是毫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要不是健康体检来到毓璜顶医院,要不是妇科副主任医师刘春艳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迅速安排一系列检查,她随时可能会因为体内的肿瘤逐渐变大而堵塞血管导致猝死。

这一点,侯建青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这个病我们称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子宫肌瘤的一种,但这种长到血管内的子宫肌瘤是极其罕见的。此病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女性,其生长特点为如‘爬山虎’般沿静脉血管延伸,可沿着髂静脉达下腔静脉,甚至达到右心房和肺动脉,严重时可导致猝死。但20%——30%的患者无症状,往往容易误诊、漏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据介绍,如果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阴道不适或盆腔压迫感;或下肢乏力、水肿、腹胀、腹水、少尿等;间歇性晕厥、呼吸困难、心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通过盆腔B超可以有效发现肌瘤,以便及时治疗。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事无巨细,三套方案择优而从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侯建青告诉记者,据文献统计,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2021年,这种病例全球加在一起不到800例,“而且大概分四期,一期是长在盆腔血管,二期到腹腔,没到肾血管,三期是超过了肾血管没有到达心房,像Y女士这种到达心房的情况是第四期,也是最为严重的。”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手术,切除体内这个‘庞然大物’。”因为肿瘤涉及范围广,手术过程变得风险重重,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术中大出血,或肿瘤脱落引起急性栓塞。但“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而且要把肿瘤完整切除。”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侯建青马上联系血管外科主任杨牟、心外科郑磊副主任、孙鹏飞副主任、麻醉科马加海主任、泌尿外科吴吉涛主任等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并设计了三套手术方案。

“第一种,也是最彻底的一种,从患者锁骨窝开始,将创口开到耻骨联合处,长度大约60厘米,然后通过体外循环,将人体体温降低到26°的超低温环境下,进行心房内的肿瘤切除。这样可以保证肿瘤不会残留在心房内,但这个方案对病人的损伤很大,因为在超低温环境下,病人会因心脏停跳而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心脏无法复跳。第二种方案是开胸开腹。在右心房处开口,通过手或器械将肿瘤从心房内推出。第三种就是只开腹不开胸,通过食道超声引导,从下腔静脉把肿瘤从心房中拽出。”选择哪一种?为了这三套方案,妇科、血管外科、心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的专家们进行了十余次讨论,最终决定在做好体外循环准备的情况下,实施第三种方案,这种方案对患者的损伤是最小的。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顶级阵容,巨大肌瘤连根拔起

6月5日上午8点半,手术正式开始。因为考虑到患者术中会出血过多,需要进行体外转流,所以手术被安排在了心外手术间。就这样,漫长的手术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但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台上医护人员的耐心和专业技术的极大考验。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长于丽和她的团队始终保持高度专注和默契,麻醉科主任马加海、副主任医师潘维忠一丝不苟地监护着患者心率、血压……

侯建青团队率先上阵。打开腹腔后,一颗盘踞在卵巢外的巨大的肿瘤暴露在眼前。探查后发现,肿瘤与周围脏器粘连严重,他将卵巢及瘤体与周围组织一点点剥离,并将肿瘤从心房内拽至下腔静脉。“这样的效果,给我们后面的手术注入了强心剂。”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在妇科侯建青团队将肾血管水平以下的肿瘤全部切除后,最关键的手术步骤由血管外科杨牟团队接力上阵。术中将患者双侧髂总静脉、肾静脉、肝静脉等全部阻断后,切开下腔静脉,小心翼翼地将瘤体从众多血管内剥离,就连右心房的肿瘤也通过下腔静脉一并取出、连根拔起。经过大致测量,这个肿瘤长约45厘米!在整个过程中,心外科副主任郑磊、主任医师范钦明始终在旁边等待,一旦心房内出现肿瘤残留,两人会马上上台。手术过程中,泌尿外科也为患者在输尿管处安放支架,防止术后输尿管狭窄。

“术中,经体外循环为患者回收20000毫升血液。普通手术出血20000毫升相当于把其身体内的血液换了5遍,但有了体外转流技术的加持,全程只为患者输血400毫升。”心外科副主任孙鹏飞说。历经7个小时,手术圆满成功。Y女士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很快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复查心脏、血管超声均未提示肿瘤残留,且心脏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为了关注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杨牟主任牵头建起了“患者讨论群”,“每天在群里通报患者的恢复情况,以便出现问题后,及时沟通、解决。”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回想整个手术过程,侯建青依然觉得“惊心动魄”,“术中出现的情况基本上和术前估计的一致,圆满的结局离不开医院各科室的通力配合。”短时间内,集合起毓璜顶医院的顶级专家阵容为患者进行手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台手术的成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极致体现。血管外科、麻醉科、心外科、泌尿外科的强大技术支持是我们日后进行更高难度的手术提供了根本保障。”侯建青说。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7小时“拆”出45厘米子宫肌瘤!毓璜顶医院完成“天花板”级别手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妇幼保健院实现妇科手术“无痕”
...患者远离手术痛苦、告别手术疤痕。陈女士5年前查出患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较小,平时没感觉,所以未定期复查。近一年来,陈女士月经量增多,腹部隆起,如孕4个月大小,于是到市妇幼保健院
2024-01-30 00:20:00
子宫肌瘤与囊肿?分享一个方子,既破瘀又扶正,助你改善
...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像是什么宫颈囊肿,卵巢囊肿,或者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等,有很多。那这该怎么办呢?其中有不少患者还反应,自己很害怕,因为担心子宫肌瘤会癌变,但是又不想去手术
2024-07-20 06:32:00
益气生血法治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
...晋县草医堂张某,女,46岁,202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持续发热3天。患者2021年12月17日行子宫全切术
2023-11-10 08:14:00
我离开了大厂,带着结节和子宫肌瘤
... | 南风窗记者 刘阳在小糕组里的7个女生中,有4个人长了子宫肌瘤。生理期紊乱更是家常便饭——小糕正常的生理期周期是两个月,但上班后就没准过,“有时候半年,有时候一个月”。小
2023-06-14 13:43:00
宫颈癌是怎么来的?医生:身体出现3个特征,建议做个检查
... 宫颈癌鉴别根据各项症状体征不难与子宫的其他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体癌等鉴别。子宫肌瘤:月经过多及月经期间出血:特别是发生粘膜下子宫肿瘤。疼痛:一般的疼痛只是隐隐约约的痛,除
2024-07-10 17:31:00
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子宫肌瘤发展成癌症的信号
...岁,平常很正常。最近到医院体检,在彩超检查中发现了子宫肌瘤。小王很担心,怕子宫肌瘤发展成为癌症。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成癌症。但是,如果子宫肌瘤发
2023-02-01 21:31:00
子宫肌瘤难道是“赖”上了女性?一文了解下
子宫肌瘤这类疾病,对女性朋友来说,就像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谁谁谁又查出来子宫肌瘤,每次听到这种“八卦”,对同样身为女性的我来说,是既抱着一丝侥幸,又感到害
2023-02-20 18:20:00
面对子宫肌瘤,4个问题要事先了解清楚
...宫健康也就是保护身体。但近年来,有不少女性都查出了子宫肌瘤这种病。在子宫平滑肌组织中产生的良性肿瘤,都可以称之为子宫肌瘤。但很多人面对子宫肌瘤还是忍不住的担心。“子宫肌瘤?那
2022-12-19 19:44
发现子宫肌瘤不用慌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发现子宫肌瘤不用慌,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尽管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但年龄大于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
2023-10-26 16: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