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机器人当上“蚕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2 04: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养蚕不用桑叶,改用喂食饲料;蚕宝宝住上“公寓楼”,室内温度、湿度均可调节

机器人当上“蚕娘”

本报记者 黄仕强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12日 06版)

阅读提示

在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家蚕的“粮食”不再是桑叶,而是经过科学配比而成的颗粒、糕状“营养餐”。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更探索出了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丝路”。

在干净整洁的蚕房里,胖乎乎的蚕宝宝被置于饲养盘中,食物从传统的桑叶变成了“营养餐”,“蚕娘”也变成了各种智能化设备……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重庆永川区仙龙镇的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在这里,传统蚕桑产业正“破茧重生”。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扎根农村且科技含量十足的养蚕基地,智能化养蚕在这里变成了现实:1平方米的空间可以养1万头蚕,4000平方米蚕房满负荷生产后,年产茧40吨,且只需要10个左右的技术工人操控设备就能完成生产任务,还不受季节、天气的影响实现全年无间断养蚕,现代化的蚕房让传统桑蚕业走出了“新丝路”。

通过无人设备投喂

过去,农家妇女采桑养蚕,被称为“蚕娘”。在永川区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除了管理岗位和设备操控岗位由具体工人负责,“蚕娘”的工作几乎都交给了机器人。

据了解,该基地是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包含3000平方米的家蚕智能养殖基地、700余亩新型桑园、300平方米蚕基药业实验基地和50亩科普示范基地,是一个集转化、生产、教育、科普、观光旅游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智慧蚕桑产业园。

“传统的农户养蚕模式,一张蚕需要50多个蚕簸,农户投放桑叶需要弯腰上万次,将蚕簸端进端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该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养蚕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而基地采用现代科技实现了工厂化养蚕,让蚕农告别了苦与累。

该工作人员说,养殖基地分为小蚕共育室、大蚕饲养室、饲料加工室等多个专用房间。每个房间均实行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工人只需轻松操控仪器就能达到高产质优的效果。

在这里,蚕宝宝生活的房间要求是无菌环境。

记者来到蚕宝宝居住的“公寓楼”,隔着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堆垛整齐的塑料筐整齐排列在蚕房内,室内还配备了空调和通风设备,可以把温度、湿度设置在适合家蚕生长的恒温范围内。

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沈关望说,这里的蚕房被打造成10万级无菌恒温恒压控湿空间,到了喂食时间,自动导引运输小车便将一摞摞放置蚕宝宝的饲养盘运送到自动投喂系统,再通过无人设备投喂,每台无人投喂机可同时投喂2万只蚕。

蚕宝宝吃上“营养餐”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蚕桑产业至今仍是一些地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在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家蚕的“粮食”不再是桑叶,而是经过科学配比而成的颗粒、糕状“营养餐”。

据介绍,这种颗粒、糕状饲料是由桑叶粉、玉米、豆粕等原料按比例加工制造,同时添加其他营养物质,再经机器碾压成型,营养成分更高,家蚕也更喜欢吃。

“这就是蚕宝宝的‘营养餐’。”该基地的一名负责人指着外表如“泥土”一样的饲料说,基地的饲料加工房内分门别类装着豆粕、玉米、干桑叶等原料,经过机器加工后,用管道连通到自动投喂系统,整个饲料加工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在原料生产环节,该基地建立了新型桑园,桑园内种植了专用桑树品种,每年可收割多茬,同时研发了专门的拖拉机收割桑叶,不再经由工人一片片采摘,桑枝、桑叶经过机器粉碎碾压后最终变成了“营养餐”的原料。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常规的采叶喂蚕,桑枝多被浪费了。如今,有了智能化、机械化的加持,桑枝在被粉碎后也能得到合理利用。

“跟传统家蚕养殖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我们是用人工饲料养蚕,这样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沈关望表示,现在用人工饲料养殖可以把饲养盘垒成多层,场地利用率可提高4到5倍,恒温恒湿的厂房每年可以养蚕20批次,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厂房每平方米的利用率提高了20倍左右。

传统桑蚕业走出“新丝路”

如今,随着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的投产,数百亩的桑田延绵,养蚕工厂拔地而起。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更探索出了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丝路”。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已构建了从饲料到养蚕,再到蚕茧的利用和深加工完整的桑蚕产业链,涉及农业、工业、美妆、医药等多个领域。相关数据显示,5年内,该基地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表示,目前,基地主要生产的药用僵蚕是100多种药物的原材料,年产量达100吨,产值近2000万元。基地同时生产出了功能性蚕丝骨钉、骨修复蚕丝支架、蚕丝功能性敷料、蚕丝功能蛋白等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制品,传统栽桑养蚕产业正阔步迈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

此外,该基地还开发了世界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生产工艺,并在重庆永川高新区软件园建立世界上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为国内外一线美容化妆品牌提供原材料。

重庆永川区新城建设党工委委员、区新城建管委副主任汪丹表示,目前永川区蚕桑产业完成了600亩的草本桑园建设,实现了全机械化采收。同时,通过建设蚕桑科普基地,吸引了大批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群,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提升。

今年3月28日,重庆市举行了茧丝绸行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提出在2025年底前发展40万亩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产桑园。该基地下一步也将拓展2万亩蚕桑基地,1个蚕桑饲料加工基地,1个科普实训教育基地,引领全国蚕桑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畈村选择了“土洋结合”的路径。全自动化生产线是只见机器不见人,但中畈村改成半自动化生产线,使用一些人力,把投资成本大大降了下来。科技赋能:解决传统养蚕痛点“以前养蚕既得种桑采
2025-08-27 08:05:00
霍山县与儿街镇:蚕茧吐金,小蚕撑起集体经济大“钱景”
...着一场由蚕宝宝引发的经济变革,走进四顾冲的蚕桑养殖基地,只见蚕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嫩绿的桑叶铺陈开来,密密麻麻的蚕宝宝正欢快进食,沙沙作响,奏响一曲致富乐章,也为当地村集
2025-04-10 09:15:00
石羊镇蚕桑产业织就致富“丝”路
...的两辆小汽车,这是他家养蚕16年的“胜利果实”。在用机器将桑叶切碎后,一顿属于蚕宝宝 的新鲜可口的午餐就准备好了。“我家这一季养着7张蚕种,再过几天就能卖啦,按照目前的蚕价,
2024-05-09 01:35:00
...公司的厂房里,烘干、选茧、煮茧、缫丝……工人们站在机器前,或操作机器,或挑选蚕茧,动作娴熟。“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缫丝机,从茧子上抽丝到成为丝线可全自动生产,这款机器可以自
2023-07-25 05:56:00
百年老产业 奔向千亿新丝路
...多,味道很清甜。”4月22日,在江津区贾嗣镇五福村果桑基地,一群网红主播正在卖力工作。“期待网红主播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游客。”村民张良明对今年的桑葚采摘旅游文化节寄予厚望。去年
2023-05-03 05:06:00
(乡村行·看振兴)勤“茧”致富 江西修水乡村振兴有“丝”路
...蚕桑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修水县围绕桑园基地建设标准化、小蚕饲养工厂化、大蚕饲养省力化、种养分离专业化、茧丝产品优质化“五化”理念,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蚕桑产业已
2024-06-13 21:32:00
桑叶铺起绿色致富路
...更多群众增收的蚕桑产业。村“两委”着力推进小蚕共育基地选址、农户动员引导、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工作,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迅速推动蚕桑产业在吕良村快速落地见效。目前,
2023-11-03 10:28:00
安徽岳西:工厂化养蚕,传统蚕桑产业“破茧化蝶”
...生产效率低。近日,记者在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智慧养蚕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养蚕工厂里,两三个工人正利用机械化养蚕设备进行小蚕共育。工厂化养蚕,正在取代传统的养蚕方式。“这个工厂化
2024-05-14 08:04:00
苏州吴江:复兴桑基鱼塘重现江南水乡风韵
...里建起了现代化蚕桑综合示范基地,桑园采来的桑叶通过机器自动喂给,养蚕变得更加智慧高效,蚕农也轻松了不少。80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庙头村西边四五公里的七都镇开弦弓村考察蚕丝
2024-04-08 00: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