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段时间,随着央视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的播出,来自泰州兴化千垛镇东旺村的杨忙女大婶一下火了。凭借质朴装扮、乐观勤劳以及“金句”频出,这位70岁的杨大婶风头一度盖过了其他嘉宾,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智慧大婶”。
“面朝黄土背朝天”,作为亿万农民中的一员,头顶红方巾、一脸黝黑的杨大婶,符合人们对这一庞大群体的基本认知。但嘴里时而冒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眼怕手不怕,就这么干”等话语的杨大婶,因口齿伶俐又多少超出了人们的认知,难怪有网友直呼她是“勤劳质朴智慧爽朗阳光的兴化大妈”。
杨大婶所在的千垛镇,是全球“四大花海”之一的千垛景区所在地。“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每年春季,大片大片金黄的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引来八方游客前来寻找“诗和远方”。而“兴化垛田”更是江苏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仅有的2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据当地统计,今年千垛菜花旅游节期间,千垛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可以预见的是,杨大婶的“出圈”,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人气和流量。
杨大婶的“实力出圈”并不是偶然,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她勤劳质朴,年龄虽大但身体硬朗,“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她智慧爽朗,“力气就是个财,白天去了,一觉一睡它又有来”,还能哼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通过杨大婶,许多游子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一缕乡愁萦绕在心头。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智慧大婶”出圈,不只带来了流量。如杨大婶口中的“开口不骂年老人,举头不打过头儿”,传递出来的是乡风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透过杨大婶,更多人会把目光聚焦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其中农民是主体。杨大婶展现出来的农民“精气神”是弥足可贵的,可以感染带动更多年轻人逐梦田野,在乡村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共同在广袤乡村描绘出欣欣向荣新图景,让这片田野充满希望。(董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