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青岛去年耕地面积增长6.52万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0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青岛去年耕地面积增长6.52万亩

2022年全市耕地面积实现净增长,达到647.93万亩

青岛去年耕地面积增长6.52万亩

■金秋时节,即墨区移风店镇女儿村农田喜迎收获季。 于 滈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金秋时节,在青岛多地的广袤田野里,花生、玉米等农作物陆续成熟,迎来收获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期盼今年能有好收成。

丰收,离不开辛勤的耕耘,更离不开对耕地的保护。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全市耕地总量持续减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22年全市耕地面积实现净增长,较2021年增加6.52万亩,达到647.93万亩。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赋予耕地保护更丰富的内涵和使命,也带来更多挑战。顶层设计关乎着战略全局,首先需要建立科学严密的整体性制度体系。

“加强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出台的《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意见》成为我市耕地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为耕地保护工作建立起健全的长效机制。同时,今年还制定了《青岛市耕地保护激励办法》,每年评选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2个区(市)和20个镇(街道),分别给予奖励,调动基层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和自然资源督察处处长孙启龙介绍,今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提升我市耕地保护的治理效能。

守护好我们的良田沃土,就要严格用好耕地用途管制“金钥匙”。我市加强耕地红线的规划管控,将“三区三线”划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引导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存量闲置用地和低效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加强不合理流出耕地的整治恢复,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真正成为不可突破的控制线。

加强耕地保护,还离不开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这对化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城市发展用地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俗点讲,就是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此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近两年来,我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调查评估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编制补充耕地整治规划,着力实施补充耕地项目,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孙启龙说。

7028名基层田长“扎根”田间

时下,在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的西杨格庄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收获、晾晒玉米,田间、地头、村居庭院处处可见金黄遍地的景象,“大家都利用晴好天气抓紧脱粒晾晒,确保颗粒归仓。”李海志告诉记者。

作为西杨格庄村支部书记,李海志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基层田长”,是全村172公顷耕地的“大管家”。他每周会开展一次巡田,骑一辆电动车,沿着田边巡查,一旦发现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的问题,便立即上报乡镇,督促当事人整改。此前,李海志在巡田过程中,发现了涉嫌乱占耕地“非农化”行为。李海志马上对该农户进行耐心劝导,最终农户自行恢复了农田原貌。

“现在乡亲们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了。”李海志说,“田长制”以政策手段守护耕地红线,将土地的命运真正与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一起。

全市耕地恢复、高效利用的背后,离不开各级田长的助力。

记者了解到,像李海志这样的村级田长而今全市有7028名,他们成为耕地的重要守护者。近年来,青岛在全市推行“田长制”,设置市、区(市)、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田长,分别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同时,实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研发启用我市“田长智治”管理系统,完善“早发现、早制止”监管机制。通过“田长制”的推行,让耕地最大限度种植粮食,让种粮最大程度丰产丰收。

近年来,我市还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执法队伍建设,转变执法理念,变革执法方式,维护执法威严,持续采取“严起来”“长牙齿”“真咬人”的硬措施,促进违法行为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管转变,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维护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耕地保护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守护老百姓的‘饭碗田’。”孙启龙介绍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岛完成首次耕地“摸家底”
...质量红线,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1月30日,记者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青岛市圆满完成首次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据悉,此次调查评价以青岛市“国土三调”2019年耕地面积
2023-02-01 13:20:00
2023年青岛市产粮再创历史新高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2023年青岛市产粮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青岛麦收场景。 资料照片播种面积723
2024-01-13 06:05:00
...电(向一鹏)2022年,湖南全面推行田长制,牢牢守住5431.71万亩耕地和48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责任目标,恢复耕地59万亩
2023-02-03 16:54:00
青岛市夏粮收获全面完成,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9%
李自强 青岛报道今年,青岛市自6月6日开镰收割,由南向北快速推进,6月17日,大面积收获结束,5万亩高肥水地块,延续到6月20日也已收获完成。期间全市共计投入农机具18万多台套,
2024-06-25 06:12:00
贺州市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净增长
...荒等问题线索。2022年,全市整治耕地“非粮化”面积4.42万亩,整治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面积2300多亩,治理撂荒耕地2.1万亩。针对违法行为,贺州市建立耕地保护“早发现
2023-02-25 08:54:00
2023年北海实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四连增”
...北海市粮食生产再创佳绩,北海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03万亩,同比增长0.81%;全年粮食总产量32.15万吨,同比增长1
2024-01-16 19:33:00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新发布,2022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22年共投放近1000万吨国家和省级化肥储备;全程托
2023-01-19 10:06:00
我区今年粮食面积单产总产预计“三增长”
...宁讯 (记者/陈静)据农情预计,我区今年粮食面积4288.59万亩,同比增44.63万亩;单产329.89公斤/亩
2023-12-03 06:44:00
科技支撑守护群众饭碗
...固粮食生产作者:本报记者 张小秋玉龙县建立种薯基地6万亩,种植面积86700亩,平均亩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 (本报记者 赵庆祖 摄)近日,记者从玉龙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玉龙
2023-02-21 09: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