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奇点”临近,产业应用与人工智能怎样“共同进化”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7 04: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人工智能迈向“通用智能”,产业链条上各方寻求新机遇——

“奇点”临近,产业应用与人工智能怎样“共同进化”

“奇点”临近,产业应用与人工智能怎样“共同进化”

(视觉中国供图)

□ 本报记者 姚政宇 付奇

眼下,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呈现颠覆性突破。年初,OpenAI公司发布旗下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距去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也仅仅过去一年。

“当前,人工智能迈向通用智能‘奇点’加速临近。”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南京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蔚敏在会上提出,“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主导路线,对未来十年算力、研发等工程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海量专用小模型正在更深入与行业核心业务结合。“预计人工智能5年内将规模应用,并不断逼近与人、环境交互协同的通用智能。”

随着“奇点”临近,企业如何把握这轮“技术演进”机遇,推动产业应用与人工智能“共同进化”?

企业有需求:

工业级场景期待辅助升级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迅速迭代,人们一次次被科技惊艳,也不禁期待,如何将新科技应用到各类复杂场景中、推动工业升级?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国内较早进行“数智化”转型的行业之一。此前,钢铁行业AI主要应用于智能炼钢、智能热轧和冷轧等场景,以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梅钢有着完备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基础,有自主可控的AI算力环境和丰富的Al场景需求,已经部署了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然而,梅山钢铁信息规划经理陈宗仁坦言,因时而需、因地制宜,当前已有的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智能化发展需求。“以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双轮驱动解决钢铁冶金的不确定性,是钢铁智能制造的重大突破口,这就需要打造与之配套的‘工业大脑’。”陈宗仁表示,梅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将机理模型、专家经验与AI模型相融合,实现炼铁生产与工艺操作的过程数字化,整体推进炼铁智能化,实现关键工艺参数的智能自动控制,显然这一过程需要各方的帮忙。

类似需求在各行业的升级转型中普遍存在。

伴随高性能计算、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线控底盘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无人驾驶专用车在物流配送、环卫清扫、安防巡逻、移动零售等领域将迎来商用落地,并向大规模应用发展。然而,在复杂道路交通环境下,开展无人驾驶还面临困难。

“无人驾驶专用车面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复杂道路环境时,会出现交互识别准确率下降等问题。”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江苏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院长华国栋举例说,比如,如何将10米以内的目标障碍物识别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攻克这些无人驾驶算法关键技术指标,都需要AI辅助。

高铁、地铁转弯,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极具技术“含金量”。道岔是铁路和城轨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系统集成,“道岔轨件顶调”,正是道岔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对产品后续成品组装,控制道岔设计线型有关键影响力。

然而,国内外对于道岔轨件的顶调及其检测仍主要以人工为主,特别是压力、位移控制对回弹量的匹配量化,未形成具体策略。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技术装备部副部长朱鹏杰道出需求,“我们需要相关AI大数据建模,对每一个代加工件进行数字建模,构建形成自动引调控制方案以及每个模型的独属加工方案,力争实现顶调自动化一次成型。”

供给有能力:

将“金刚钻”传送给其他企业

江苏是工业大省、科技大省。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介绍,我省已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入“1650”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初步构建了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当前,全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链重点监测企业2023年开票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3%,具备了“人工智能+”的相关供给能力。

江苏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部分企业提前布局,探索打磨出了自己的“金刚钻”。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它集成化程度高、工艺复杂,缺陷检测难度极大,如果使用人工手段进行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漏检错检隐患。

如何实现对驱动电机的精准检测?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生态副总经理潘鸿生介绍了该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研发的一位“工小匠”——电驱动缺陷检测行业标机。这台机器能够对检测台上的电机定子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检测,不到1分钟便可完成检测,并实时显示拍摄到的缺陷图,出具的质量数据分析报告上,前端生产工序有什么问题、哪些工序需要优化等,一目了然。

还有不少企业正在对外传授“金刚钻”。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就是我们的‘工业大脑’,它是行业首个覆盖‘智造+经营+生态’集群式一体化的生产运营中心。”面对兄弟钢企发出的合作需求,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徐发喜介绍起了经验——这个“工业大脑”汇聚了26条产线、数据采集超42万条,开发模型超300个,融合16个业务管控模块,构建全流程智慧生产与运营能力。

“我们打造了智慧工厂‘数字孪生’系统,1:1还原真实产线,通过‘工业大脑’可以实时看到物理工厂里面发生了什么,产品的生产进程、质量控制、设备运行、能源消耗等情况,通过孪生系统可以实时呈现,系统内置了业务规则、工业机理等大量模型,实现了工业数据的‘自决策’。”徐发喜说,南钢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成功转型,并能够将自身模式输出,帮助其他企业植入“工业大脑”。

当天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由省工信厅牵头编制的《AI赋能新型工业化案例汇编》,通过150个成效较为明确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案例,为产业链上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产业有挑战: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引擎”

随着“奇点”将至,人工智能产业迎来“爆发期”。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已突破 5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接近9000亿美元。

看准机遇,早在2017年7月,我国就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作为促进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政策导向明确——人工智能不仅要不断“研发”,还要最终落在“应用”上。

眼下,我国正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国家数据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不过,张蔚敏也提醒,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成本挑战。人工智能行业投入高,而实体经济企业目前普遍利润率较低、智能化改造产出回报周期长,成本和收益的现实矛盾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敢投”或“投不起”的现实困境。

其次是能力挑战。在技术供给和需求承接能力方面,场景分散、生产流程差异大等生产现状限制应用的规模,对垂直行业AI工程化能力、小数据场景痛点解决能力、服务化价值延伸能力提出一定要求;我国部分领域数字化渗透率仍不及美国等国家,企业普遍面临数据采集难、质量低、标准不统一等“接不住”问题。

还有安全挑战。人工智能在医疗、工业生产等高风险领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面向工业的人工智能安全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技术和工具“用不好”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引擎’。对于江苏来说,机遇已经来临。”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认为,目前AI发展呈现出明确趋势——AI与工业大数据双向驱动将全面释放价值,成为智能制造升级的关键推动力;大模型为工业智能注入认知理解能力,将柔性融入制造流程,可成为工厂“智能中枢”。

房伟建议,面对新需求,要带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自主无人系统等关键技术向多元化场景纵深发展;要通过AI赋能,增强制造行业全价值链条数智化能力,提升研发生产与运营效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质量;还要强化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与供给服务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奇点云发布数据云七大典型场景,携手客户共同进化
...建立企业自己的、基于数据的竞争优势。这也是StartDT在人工智能与数据智能领域接下来的发力方向之一。进化的产品聚焦典型场景,以数据驱动增长揭晓数据云产品的关键更新,是历年S
2023-05-29 19:00: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2027年或迎来“AI奇点”超级人工智能智商媲美人类杨艳SingularityNET公司总裁、科学家本·戈泽尔日前发表言论称,最快将在3年内研制出一款智商媲美人
2024-03-20 03:41:00
大湾区可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人工智能”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热话题大湾区可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热话题。 主办方供图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人工智能无
2024-03-28 04:01:00
阿里投资,双目高清全彩,奇点临近轻薄AR眼镜揭秘
...信公众号(Qidi奇点临近)主题为「智竞未来」的进博会人工智能体验区,通过展示各种创新技术「如AI/AR/VR等等」,让参观者切实感受技术与生活场景碰撞产生的独特魅力,QID
2023-11-09 16:51:00
清华大学胡麒牧:奇点更近时,人类或许能实现永生
...点更近》中的预测之所以备受瞩目,原因在于他紧扣住了人工智能这条人类科技进步的主线。以当下人们熟悉的数字经济为例,论其源头可以追溯至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从那时起,数据便已转化为生
2025-01-09 17:40:00
(聚焦博鳌)从AlphaGo到ChatGPT,人工智能“奇点”或将加速到来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题:从AlphaGo到ChatGPT,人工智能“奇点”或将加速到来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
2024-03-26 22:31:00
通用智能“奇点”正在靠近,郑州这场新质生产力论坛掀起“头脑风暴”
...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主要由人工智能技术、现代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绿色能源技术、机器人制造、材料技术等催生,将形成继农业社会生产力体系、工业社会生产力体
2024-12-10 14:46:00
智能管家,引领智元时代“Chatgpt+智能服务”新经济
智能管家(IntelligentSteward,简称“智管”)是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商务管理和生活品质的私人智能科技助理。智能管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智
2023-02-17 14:26:00
AI奇点在即?分析师称比马斯克说的2029年要早,业内专家称AI需具备自主意识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 今年在ChatGPT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的时刻,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AIGC等成为关注焦点。在技术浪潮之中,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又面
2023-10-16 16: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投资赋“筑” | 粤黔协作 贵州触摸屏领军企业走向世界
粤黔协作正持续赋能贵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两省建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不断深化落地
2025-09-17 20:58:00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破解“池州芯”检测痛点 池州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加速建设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孙根透露,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共性服务平台”,池州市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
2025-09-17 13:22:00
凭借技术突破、链式崛起和全球布局,泉州洛江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三级跃迁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何金 通讯员 叶金玉)近日
2025-09-17 13:24:00
从AI开发提效到游戏全球出海,腾讯云升级全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方案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游戏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游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5-09-17 13:54:00
3・15金秋购物节启幕!海尔智家以“ 三好” 助力安心焕新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共筑满意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5-09-17 11:40:00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